如何构建历史“问题化”课堂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21-06-28 14:22:57 点击数:
如何构建历史“问题化”课堂
我们知道,好的设问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课堂的凝聚力。这种模式就是我在教学中通过“设疑、思疑、说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是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极好办法。它以问题为线,知识为纲,在研究性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动力。”有了这些动力就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与创造思维的能力。总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力求将课文知识问题化,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般不外乎三步,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体是这样做的:
1、“设疑”。设疑的过程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创造的起跑线。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在课前,针对每课的内容设计若干问题,在授课中有意的向学生渗透问题意识,使学生树立明确的问题概念,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发现问题。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运用形象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从问题入手,让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例如,在讲授《抗击八国联军》一课时,提出上一节课衔接这一课的问题:《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是什么?在秩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又逐步提出: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向列强大量借款同今天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给我国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质疑来加深对帝国主义借款本质的认识。随后又问: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情况怎样?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美国为什么没有参加?从而加深学生对门户开放政策的全面深刻理解。通过教师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及其学生的研究讨论,训练了学生讨论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如在讲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根据课前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相关材料,自己发言,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英、法、美等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意图是什么?威尔逊十四点和平计划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远东之争主要是美日之争?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提出问题的难度由浅入深,视野逐渐开阔,而且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越来越高了,我的历史教学更加得心应手了。要注意的是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所以,提出问题要切中要点,突出重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还应简洁,切忌繁杂。
2、“思疑”。学生进入自学探究的关键险段,此阶段一般安排十分钟,要求学生在自觉过程中,把“学、思、查、问”结合起来,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自我探究。首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设疑的目的、问题与前面知识、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其次,要求利用手中资料,认真研读教材,仔细分析,鼓励他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大胆地思考问题,让学生自由地驰骋在探究学习的广阔天空。在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提炼与运用时,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穿针引线”者。学习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一方面,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另一面,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快排除障碍。比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学生中容易出现片面化倾向,这就需要教师用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客观评价,提示学生评价历史人物要公正、客观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去衡量。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和提炼学生已发现的结论,及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
3、“说疑”。一般是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互相讨论,合作探究,老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拨,合作学习,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激发高度的求异思维,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说疑”要注意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看法,以求课堂气氛浓厚、热烈,把课堂推向高潮。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的作用也非常重要。首先,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时不能让学生毫无目标地自由讨论,否则会造成“动”而“乱”的课堂秩序;其次,教师应对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进行引导,以保证合作学习能有效有序地进行。例如,辩论“秦始皇是不是值得称颂的千古一帝”等问题时,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讨论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多,有时候思维越来越远,甚至“离题万里”,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引导学生“言归正传”。
4、“释疑”。这一过程是在前面“说疑”成熟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选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在实施这一步骤时,我们仍然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且要作出及时的评价,采用激励的语言,肯定学生的成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使学生提出的观点偏激,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要在肯定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同时,用温和的语言、友善的表情,巧妙地指出其中的错误。最后教师把比较完整准确的答案展示出来。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教师在“说疑”、“释疑”这二个环节上一定要把握有度,千万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为了实现有效教学,不是教师自鸣得意、孤芳自赏的“精彩演绎”,而是要看学生的参与、看学生的活动、看学生的感受、看学生的收获。由于我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注重了以上问题,改变了以往课堂单调、沉闷的现象,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了,积极性也提高了,从以前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好学”,为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