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历史 > 学术交流

依托四大抓手,实现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21-05-07 14:10:00   点击数:

 

依托四大抓手,实现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毛泽东曾说过:“我们的目的是要过河,要过河就必须解决船和桥的问题,不解决船和桥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要使历史课堂有效,笔者认为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一、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历史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手段等各方面的开展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而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要紧扣课标。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教师确定以下知识目标: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内容;能力目标: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英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牢记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 的历史教训,明白自身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课堂上,学生通过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内容的分析、理解,得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这就从客观历史升华到了思想领域的认识,学生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断力。学生课前和课后有了变化,很好地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那么这样的历史课就是一堂有效课。
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有效性课堂,从纵向来看,在同一个班级中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从横向来看,不同的班级学生要求不同,历史课堂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将尽可能多的学生的主动性调到最大化,才能实现教学的最大化。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实现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非常关键。
历史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历史教师就要主动转变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都应充分考虑学生情况;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不再局限于向学生问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提问题,还课堂于学生,为学生创造一切条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主动地从“舞台剧的主角转变为导演”,从而“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课活起来”!学生才学有成效。
指导学生自学,教给学生学法。西方教育学家卡尔罗述斯有一段名言“凡是别人教给的东西,相对的都是无用的,对自己的行为极少或根本没有影响,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都是自己发现并化为己有的知识。”历史课堂上,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大胆地组织学生自学,在自学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则在一旁适时点拨、恰当引申,有放有收。
三、恰当的教学策略,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催化剂。
因为学生智力有差异性,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不仅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不同,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领域、不同的教学情境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优势,努力挖掘其潜力,并且还应帮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优势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最终使其获得最佳发展。  
要求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1、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历史情结”。
“每个年轻的心灵里,都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点燃,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但当前初中学生的“历史情结”普遍偏低,许多学生对历史根本不感兴趣。现实教学中,历史课往往成了难得的休闲课、自习课,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不尽如人意,吸引不了学生;中考指挥棒,严重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历史学科成绩不计入中考录取分数,是学生学习历史无动力。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发挥历史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讲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寻找历史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帮助学生知古鉴今,拓展思维,追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明白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真理的母亲”、“历史是生活的镜子”等道理,进而感染学生去亲近历史,发现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
其次,历史教师要关心学生。教师的情感永远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如果亲近教师,必须会亲近教师的历史课。“在爱不在教。”历史教师尤其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学生的信息。
    再次,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激励的学习情景,也是唤起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妙招。例如运用文物、图表、模型、动画、录像、影视等直观事物吸引学生注意,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运用语言感染学生情绪,运用讨论、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活动丰富学生视野等等。
   2、从课堂资源生成入手,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展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也是有效课堂必备的教学策略,其正确与否取决于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取决于有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热情。
 
 因此如果在历史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活跃,创设一种意犹未尽、欲罢还休的境界,那么教学就在这种生成与互动中如行云流水般有效性、自然、流畅。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从容不迫地去接纳和拥抱教学中的生成资源,胸有成竹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精彩,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走向有效性。
四、及时、公正的教学评价,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对教学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学的情况的评价和对教师教的情况的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评价学生学的情况时,贵在鼓励。激励性的评价犹如扬帆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困难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强劲动力。这也是实现教学有效的内在动力。  
教师评价学生,注重针对不同层面学生调整侧重面。对敢于发言的学生,特别是有独到见解甚至敢于对老师的观点提出疑问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课堂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可采用口头评价、奖励评价、任务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化方式,使成绩优异的学生摒弃骄傲,稳步前行,对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更要以其自身的优点为突破口,多加肯定,帮助其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地、自主地学习、发展。
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是通过反思来实现的,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说过:“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反思将会使更多人获得成功。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判断,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寻找解决方法,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趋于优化,从而达到最佳。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