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思考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20-07-03 15:10:04 点击数: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思考
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受学生欢迎,且效果明显。但有时事与愿违,课堂教学无效现象或低效现象是一些教师的心头之痛,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更是迫在眉睫,因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关注。如何进行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教师如何通过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呢?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可以说,教师都把课堂提问作为自己教学环节设计的主要部分。据研究,发现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每分钟大约问2~3个问题。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日本教育家斋藤喜博甚至将提问称为“教学的生命”,但真正善于提问的教师少之又少,在此针对如何促进历史课堂有效提问提出一些建议。
一、问题设计要有新意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问题设计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而应采用比较新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新鲜感,新鲜的东西能激发人的情绪,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进而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同一问题,可从不同侧面提出,可从反面提出,可变换情景提出,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
1、同一问题,从反面提出,正话反说
范例一:“有人说:如果没有禁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如果没有巴黎和会,就不会有五四运动,请用史实对两种说法加以评价”。这种正话反说,不仅有新意,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引导学生多方思索,多角度认识和理解有关历史问题,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2、同一问题,换个情景提出
范例二:我们学习“王安石变法”后,有位教师设计提问时,列出以下四种情况: 一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某地方官下令,今后每户都必须按土地多少缴税,任何人不得例外,不得隐瞒土地;二是为了减轻政府负担,有人提出,今后农民在青黄不接时,一切借贷均由民间自行解决;三是大地主王力想逃避服役,又不愿缴免役钱,就叫佃户赵正去顶替; 四是有一保长抽出500名青壮年,作为专职武装队伍,不论农闲农忙,都进行训练,军费开支向国家申请。 然后要学生判断王安石对上述四种情况是赞成还是反对,并讲清王安石的态度是根据哪一条变法内容?变换情景的提问设计,不但有新意,能推动学生思维的波澜,更能加深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理解。
二、问题设计要有趣味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就离不开趣味。有趣味的问题设计能够用形象语言创设问题情境,提趣引思,激趣乐学,使无疑变有疑。
范例一,教师提问学生:原始居民驯养小动物的最初动机是什么?多数学生回答是为了获取食物,为了吃动物的肉,剥取动物的毛皮。这是没有教师暗示下的原有思路延伸的结果。接着教师诱导一位平时爱养小狗小猫和各种昆虫的学生,让他联想从小爱养小动物的生活体验谈谈想法,结果他提出了一种新看法:小动物多可爱好玩!初民们最早饲养小动物也可能是为了好玩,是为了与孩子们作伴,是为了增添生活乐趣。各种动物驯养多了,驯养时间长了,才成为家畜,才发展起畜牧业来。等到畜牧业发展起来之后,才谈得上经济价值。饲养动物,追求经济价值是后来的事,不是原始初民最早的动机。原始初民最早时还头脑简单,还不可能有先养后吃的长远打算,只可能凭着喜爱动物这种感性冲动来饲养动物。这样,就开拓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思路,开拓出了创造意境。
范例二,讲到战国时的货币,可发问:“张三兴奋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肉,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形币去买米,……这是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事?”这显然比起“战国时货币形态有几种?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的问法要有趣得多。教学实践也证明这种提问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也深刻持久得多。
三、问题设计要有悬念
宋代哲学家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实际上,这句话蕴涵了一种教学方法---“悬疑诱思法”,即巧设问题,诱导思维。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是因为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疑问时,就会产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所以,成功的教育就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
范例:在《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节课中,提出一个问题,“为庆祝新中国诞生,在开国大典鸣礼炮时,你们知道当时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了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是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会爆发?它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样的悬念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行学习。
四、问题设计要有层次
当一个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知识结构不和谐,不平衡时,问题就产生了,他们会处于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里困境。但不是任何问题都是有效的,非常熟悉或完全陌生的事实都不能形成学生的问题动机,只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困惑而又不会灰心丧气的问题才是适当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层层设问,步步深入。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
范例一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确定国共全合作的方针”的内容,我设计了一个能统揽全局的问题:1924年,国共双方为什么能携手合作?对学生来说,这一问题不但很大,而且难以明白从什么角度切入去思考。为此,我在学生阅读课文和思考的过程中,又设计了一个问题链,将这个统揽全局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互有联系,步步递进的小问题:哪一件事促使中共把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中共为什么要寻求与别的政治力量合作?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共为什么要选择国民党作为合作对象?对国共合作,孙中山的态度如何?为什么?对国共两党的合作,共产国际充当了什么角色?由于是紧紧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设问,设问本身又有层次性和逻辑性,这样就为引导学生主动地深入探究积极思考,逐步深入,从而进入历史思维活动最佳状态,为接下去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问题设计要精心安排,选择时机
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什么时候是提问的最好时机呢?一般来说,时机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心理状态加以把握,也就是:当学生思维受到局限无法突破时;当学生受到旧的知识影响很深而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若有所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时。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话,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课堂提问应使学生处于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1)有一部分答案,但不完整;
(2)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没有答案;
(3)虽一时不能回答,但有回答的自信心。这几种心理状态正是处于“愤”与“悱”的境地,是提问的最佳时机。
六、问题设计要精巧
中学历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遵从学校教育的要求,它亦受到严格的限制。首先, 它受到教学课时的限制,一学期设多少学时历史课,一周几学时,一节课40分钟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其次 ,它受到教学内容的限制。一学期讲授多少内容,每周的教学进度,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都有着一定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提问设计的效益,切切不能多多益善。一堂课仅短短的40分钟,倘若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既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又影响了整个教学的安排。所以,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精巧,要遵循效益性原则,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入手,教学大纲对每一章节的教学重点都作了明确规定,训练重点就是质疑尽可能围绕课文重点知识,针对教与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出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课堂提问,力求保质保量,达到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同时设计的问题要意思清楚,表述准确,符合逻辑,思想性强,可答性强,便于学生理解回答,切忌题旨不清,词不达意,观点谬误或思想格调低下的提问。努力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乱问、滥问,以达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只是手段,启发调动学生思维才是目的。我们要把提问作为入境的路示,把提问作为调频的开关,把问题设计作为激趣的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提问艺术,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尽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碰撞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