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信息的使用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20-06-10 08:55:38 点击数:
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信息的使用
图像媒体 :图像媒体即历史图片。这些图像,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相关情况。形象地帮助学生探究历史地发展规律。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图片;苏联的集体农庄的图片。所选图片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文字媒体的应用策略和方法建议。文字媒体:文字媒体是教学中最基础、最常用的,也是最简单易行的媒体呈现方式。重要的历史概念,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条约的内容,如《凡尔赛合约》《九国公约》;重大政策、法律等如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等基本用文字表述,通过分类、划分领域等,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清晰明了。建议:所呈现的文字要精练、生动、具体、准确。
如何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新版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图文并茂、生动规范。文字叙述生动简洁、配图精美。日常教学中我们除了要依托教材的文字内容外,不可忽视对教材中插图的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不但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说明,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运用教学中的插图是培养学生良好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二战中德国发动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教材中除了文字叙述外,补充“巴巴罗萨计划”要图,组织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此图,引导学生将德国进攻苏联的战略意图、兵力部署、进攻方向、战争进程等予以掌握。便于学生从时间和空间方位上感知战争。运用插图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识图的有利良机。
在本专题中运用最多的媒体就是图表。本专题主要学习的是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因此历史教学中有关经济史的教学,媒体最好的呈现方式是图表。通过图表提供的数据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建议:图表设计要简明、清晰,提供的数据要真实、可信。
图像媒体的应用策略和方法建议.图像媒体:图像媒体即历史图片。图片能形象直观的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相关情况。形象地帮助学生探究历史地发展规律。如苏联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食品短缺,人民排队购买食品、“八一九事件”等可以利用图片作为媒体,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等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八一九事件”加速苏联的解体。建议:所选图片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教材中楷体字内容的运用。教材中课文正文分宋体字和楷体字两部分:宋体字为课文的基本内容,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掌握的主要内容,并且列入考试范围;楷体字为阅读内容,是对课文基本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后补充,具有可读性和生动性。教学中如何去有效地利用楷体字内容为教学服务?更好地诠释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概况。例如在学习动荡的中东地区时,课文宋体字内容交代了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矛盾尖锐,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是阿以矛盾的重要根源。这时就需要利用教材中的楷体字内容,作为对课文宋体字内容的补充和扩展。因为教材在楷体字内容部分介绍了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栖息,巴勒斯坦地区都曾经是他们的家园。通过楷体字内容的补充介绍,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为什么长期围绕巴勒斯坦主权展开争夺。对巴勒斯坦主权争夺实质是对家园的争夺。根据教学内容,楷体字内容运用的时机也不尽相同。有的内容一开始就要运用,起到解惑的作用。如巴勒斯坦主权问题。有的内容,在教学进行中补充,起到启智的作用。如印巴分治中关于克什米尔问题。有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结束后运用,告知这一历史事件的最终结果或遗留问题。如非洲的独立。起到拓展思维的作用。
影视媒体:大量的珍贵的历史镜头。教师在教学过程选用这些素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影视的展示有助于帮助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本质和规律。如马歇尔计划的视频、科索沃战争视频。选择视频作为教学媒体是因为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太抽象或者是学生较难理解。建议是,所选择的视频时间不要太长,能够体现所要展示内容的核心思想即可。
教学媒体除了课本,地图册,教材中的思考题、“每课一得”“材料阅读”“活动建议”“自我测评”,教师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学生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这些都是我们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体。教学中如果能将其进行充分合理而又具有创造性的运用,就一定会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些媒体可以依据教学内容把他们纳入教学的相关环节中来。如“每课一得”中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计算机病毒的补充介绍,可以在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计算机一目时,让学生先阅读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通过对其的阅读了解,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自我测评”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结束后,检测学生是否对所学内容掌握的一种方式。“活动建议”是教学活动课下的一种延伸。如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根据“活动建议”结合课文内容搜集资料,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计算机制作本单元某一课的课件,同学之间进行交流。通过学练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主动学习。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助、引导的作用。在概念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师告之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发现、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机会。新课程改革将突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而教师将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探索新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索,强调研究性学习,将成为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又一方向。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历史形象内容从表现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照片、图画、影视资料表现的具体可观的历史形象;二是通过生动、丰富的语言、文字描绘出的历史情境;三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小图形,加上少量文字表达一定历史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它们构成了历史教学中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上述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表象进行想象、联想、再造,并与逻辑思维的方式结合,达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这是培养学生历史形象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人类历史的过去性、客观性、社会性决定在历史形象思维过程中,进行想象、联想、再造、归纳、分析、综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要有严格的历史时空定位,严格的历史社会属性定位,严格的历史社会自然环境定位。要科学、合理、符合历史客观存在,不能随心所欲地编造历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