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构建鲜活而精彩的课堂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20-06-01 14:32:26 点击数:
注重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构建鲜活而精彩的课堂
改革后的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观,突出表现就是增加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要想在教学中体现“过程与方法”,我们的课堂就必须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权利,从学生既有的经验、知识与文本出发,尽可能多地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唤醒学生,让他们的信息相互碰撞;我们的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与发展,以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进行解构与生成知识,从而产生新的见解与思想。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也就创造出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出现了许多学生课堂生成性问题。那么,如何处理解决教学预设和学生的生成问题,贯彻好新课标的新理念,也就成为课堂教学不容回避的问题,成为我们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教学理念 ——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正经历着一场重大的转型 ——由“以本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化,由“技术”向“实践”回归。为此,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
预设与生成就像课堂教学的两翼,具有互补性,缺一不可 。“教学预设”是教学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的特点。它体现的是对文本的尊重,是基于教育者主体的教学先导活动,解决的主要是历史教学的“目的性”和“秩序”的问题。“生成”是创生、生长和建构,是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它体现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与思辨,关注结果更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就是处理好教学过程与教学结论的关系。所谓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过程,即达到教学目标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教学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也必须重视教学过程。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讲,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就是处理好学习过程与学习结论的关系。重学习结论也即重“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重学习过程也即重“会学”—— 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并把过程方法作为新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无论是注重教师的教学过程,还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教师都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创造性。体现在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权利放在首位,不能以任何理由侵犯和剥夺儿童的权利。教师一定要清晰地意识到教学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错误、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为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宽容学生,更要学会欣赏学生,善于挖掘和捕捉学生的智慧。
二、教学行为—— 新课程下的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在重视教学预设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生成。
历史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历史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所以我们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
课前备课阶段 ——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预设与传统的备课写教案有质的区别,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精心预设。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围绕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和“怎么教”来“备课”和“写教案”,进行有计划的教学预设。毫不夸张地说:教学预设和教案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使上课变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这种预设的弊端就是课堂完全成了教师的课堂,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了学生揣摩教师意图、配合教师完成备课的过程。而新课程下的教学预设更多地是关注教和学的平衡和发展涵义的拓展,包含对目标的理解、对学情的了解、对学习条件的掌握、对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对动态生成策略的把握。以时间为标准可以把预设分为长时预设、短时预设和即时预设:长时预设主要是指周期或单元预设;短时预设主要是指历史课堂课时进程预设和板块预设;即时预设主要是指历史教学中的意外预案和情境反应。这样的教学预设更需要历史教师的智慧 —— 教师要在全面分析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以“模块”为单元进行教学设计,设想两个以上教学预案,对每个教学环节作出多种可能的预设,准备相应情形下应如何处理的方法。一般的思路,是要预设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生活中有怎样的体验,解读的可能答案等;此外,还要考虑教师自己的回应,如怎样鼓励、引导和矫正学生的理解等。只有这样,历史教师对文本理解才能居高临下、融会贯通,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历史课堂引导才能驾轻就熟,预设与生成才能有机融合和相得益彰。
新课程反对的是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过度预设,需要的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精心预设。这种预设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反映学生从旧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生活到科学、从经验到理论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为此,教师在预设时要认真考虑以下这些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背景?2、哪些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已经了解和掌握,不需要教师的系统讲解?3、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引导和讲解?3、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唯其如此,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开放性,从而使教师的教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让学生发现并最终形成有价值的课堂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施加影响,尤其是教师的设计,其中既有外在良好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又要有刻意的训练,如方法的引导、习惯的培养等。在这一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因为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正是教师最为有效的引导过程。比如,充分把握课堂上学生的发问条件。(1)在疑问状态下。即学生有不懂的地方,产生困惑和不解,这是学生最容易提问题的时候。(2)在争议状态下。学生对于课本知识或观点产生不同的理解时,容易提出挑战性问题。(3)在质疑状态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其他同学的启发下,反思学习内容提出的问题。还有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不是问题,而是学习的主题。还要注意的是,有时课堂上生成的并不是问题,而是学生的认识或体验,这也可以作为学生发现的“问题”来看待,并且这种“问题”往往带有很强的个性和情感,是课堂教学中宝贵的“问题”资源。
课堂教学阶段 —— 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以及课堂信息的重组者。课堂教学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即时修订、更改、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
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首要反应是要辩识其价值,并做出教学决策,思考是否能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不能死抱着“预设”,无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需要信息,而是以智启智,抓住契机,巧妙地利用生成性资源。因为历史知识是静静地躺在书本里和教师的脑海里的,如何让学生去爱?这需要我们去精心经营和促成。一般可采取两个角度的策略,通过迂回的办法完成。(1)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先让学生开口”中生成——从而找准起点;在“巧用学生的话”中生成——从而由此及彼;在“妙用学生的错”中生成——因势利导(将错就错);在“善用学生的问”中生成——顺势延伸;在“活用学生的题”中生成——趁热打铁。(2)从教学任务的角度出发:一旦历史课堂出现“预设意外”,教师不仅要沉着冷静,还要牢记围绕历史教学任务这个内核,调整预设,持续“生成”,从而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主要方法有体现价值引导的伺“机”而动,顺应学情的随“机”应变,放大生成的借“机”施教。
尤其是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狂妄,理解学生的可笑,理解学生的单纯。因为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课堂上,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只有出了错,课堂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课外活动阶段 ——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要求教师积极开展课外探究活动,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飞跃。
课堂教学始于问题,也终于问题。历史教师的责任是创造出促使学生思维优化的外部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内容和历史学习本身,使学生在建立独立观念的同时,感受到自己主体的力量,产生认知上的飞跃。
课堂教学始于问题,也终于问题。历史教师的责任是创造出促使学生思维优化的外部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内容和历史学习本身,使学生在建立独立观念的同时,感受到自己主体的力量,产生认知上的飞跃。
而形式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如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围绕研究性学习课题进行研究等,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养成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学生通过参与教师开展的各种课外探究活动,不仅能够解决预设问题、体验学习过程,而且还能形成独立的成熟的自主人格。理想的学习状态应该是内发的,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加以评判。当学生对一种深信不疑的情况提出质疑,甚至相反意见的时候,他们便踏上了主动学习、批判思考的路程。当然,在当今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学生在成长中容易标新立异,会在所谓“质疑”的基础上表现出一种盲目性和非理性的思考。这是学生知识、思想和经验不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恰恰是形成独立思考的问题意识的稚嫩开始。它提醒我们要尊重这种宝贵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选择和鉴别。
总之,新课程的改革无疑是要在对话、合作、统整、欣赏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课程文化,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它提示我们从操作的层面理解学科新理念,追寻新的学科认识;既超越传统的知识点视角,也超越传统的知识结构视野,把学科中蕴藏的智慧与力量还给学生。所以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让精心预设为动态生成保驾护航——保证生成的合情、合理、有效,使学生学习的旅程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成长的气息,使我们的课堂鲜活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