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9-09-10 06:48:37 点击数: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研究新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如何改变学生过去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实施有效的、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最适当的方式和途径。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与知识授受为主的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小组合作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大大降低,更多的是给予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研究性课题,并在小组中担任角色,承担任务,这就为学生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铺设了路径和舞台。
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小组合作中的学习活动的任务分担与成果共享,相互交流与相互评价,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这就为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学生在合作小组中,通过与同伴共同努力来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这一合作过程,既是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过程,更是学生之间能力、情感、心理不断调整互补、互动统整的过程。这种合作,通过相互启发、激励,发展认知能力,对一个人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形成也具有奠基作用
二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一)优化组合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要全面考虑小组成员的构成情况,做到优化组合。即对学生的性别、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经验、学习能力、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然后再配成若干合作小组,小组人数通常3~4人为宜。组建合作小组时要注意,组与组之间水平要相当,无明显差异。因为小组不是简单聚合的群体,而是有共同目标的合作群体,个人目标的达成与集体息息相关,也只有集体目标达成,才能实现个人的目标,这是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利于同伴成长的活动方式。
㈡、平等参与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给小组每个成员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长轮流担任 ,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是小组长,都有机会组织组员进行讨论和学习。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组织能力得到了培养,另一方面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一旦能主动承担任务,完成任务,一定会得到全组的鼓励和赞许,小组的支持将激励他更加积极向上。同时,小组长又是组员,总是处于组织和被组织的过程中,人人参与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大家就会团结一致,共同出谋划策,为了小组目标的达成、集体的荣誉而做出努力,并使组内每个成员时时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改变小组内强者独占一方的局面
组内的不同学生在基础知识、智能、性格、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是希望学生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智能互补,但是正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就出现了小组内口头表达、组织能力强的学生独占了合作空间的局面,其余的学生就成为旁听者。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因此,组内每个成员轮流当组长,使他们都有组织的机会。小组长指定组员轮流发言,使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小组长在组织时,指定发言者和回答者。当遇到讨论性题目时,组内成员都要发言,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在组内得到更多的帮助,因为同龄人的帮助有时比老师更为贴近,更为有效。
㈢、主动参与 创设主动参与的氛围,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要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合作学习氛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相待,平等对话,消除恐惧心理;要信任学生,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教学就必须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同伴间的合作效率。
(四)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安排好操作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
增强竞争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组织一些竞赛,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可以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评比,小组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有了同学的帮助,成绩将会逐步得到提高。因此,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好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培养团体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