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高效课堂下的历史教学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9-05-20 13:51:14 点击数:
我看高效课堂下的历史教学
自从我校启动实施高效课堂以来,讨论最多的焦点还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各地的高效课堂的模式各有其特色。现结合我自己两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在“高效课堂”下怎样改变历史教学传统的模式,使“传统课堂”变成“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率的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一、高效课堂下的历史教学要确立恰当、准确的目标
高效课堂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取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因此,恰当的课堂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高效课堂对初中历史课程的要求: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以及爱国主义思想。并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过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用这些目标指引学生学习。在上课前必须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比如讲《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要让学生齐读导学案中学习目标:“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忽必烈改制的内容和影响”
二、强化备课,科学性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怎样在四十五分钟之内,使学生能更多的摄取知识,取决于老师课前的备课。备课的时候应考虑用什么办法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所以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为对象,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策略、实施方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所以老师的备课目的就是学生在导学案预习部分设立本节课的重点问题,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上课时就很有目的的去解决这些预习中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教师的个性会强有力地影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启发性的提问主要是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探求”知识,教师不是完全地“奉送”知识,从而实现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重大转变。正如林崇德教授所指出的:“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的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质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问题不宜多,让学生有思考和讨论的空间,能印象很深的记住知识点。为了使学生会学历史,教师要随时诱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质疑,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比如:讲《鸦片战争的烽烟》时,提问“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学生经过讨论、对比、分析之后,认识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根本任务等都发生了变化,因而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就的对鸦片战争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
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设计好历史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是很枯燥,乏味的课,有的学生一上课就无精打采。导入语设计的巧妙,有趣,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他们的心理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讲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一课,可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一上课,学生便可以排除学生厌烦的情绪,心情舒畅。学生基本上就能明白本节课的内容肯定与改革有关。
其次,课堂要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曾经问过许多学生,对历史课的要求,学生都说“爱听幽默的语言和有趣的故事”,例如讲到《丰富的文化和乡村生活》里面有宋代人们的节日。可让学生回忆并讨论现在的节日有何异同。还可以问“寒食节是怎么来的?”讲春秋战国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的故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能直接转化成学习动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高度的热情,积极主动去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是成功的秘诀。
再次,通过多媒体手段,灵活多变的形式,调节历史课堂气氛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充分的展示更多的教学素材信息,改变历史课枯燥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从而达到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让历史通过漫画、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比如《先民的智慧与创造》这一节,如果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看都江堰的运作原理这段视频,让学生进行讨论。不但直观理解了都江堰为什么能有防洪灌溉又有排沙的作用,避免了只看文字的枯燥,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课堂的活力,又体现了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主的特点。如:讲《甲骨文与青铜器》时,可播放图片商、周的青铜器让学生感受商周时期天命观念在青铜器上的反映以及精美绝伦的雕塑和铸造艺术,再加一些相应的课本材料,从而归纳出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为:天人合一和以人为本;刚健有为和自强不息。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
四、小组间进行合作,提高课堂效率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个体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而小组集体的思想意识可能迸出与众不同的火花,产生“1+1>2”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老师置身于学生之中,参与讨论、研究,师生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交流。“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小组合作学习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让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明显,摆正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比如历史上分析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方法,即一分为二的方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难点。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让学生进行讨论畅所欲言,小组之间交流自己的思想,半学期下来,学生都掌握了这种方法。
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记住当堂的知识,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及时正确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是合作学习成功的主要动力。对小组集体的合作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正确评价,会对小组合作学习起到一种激励作用。哪怕是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使每个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激发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积极性。
五、学生自己进行课堂总结,巩固课堂知识
在课堂的最后,我设置了一个“我的收获”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对本节历史课进行总结,让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一部分学生在一开始比较胆怯,不敢开口说话。在老师和学生的不断鼓励下,慢慢的,不愿意发言的学生都勇敢地站了起来发言。使课堂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既巩固了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的自信也建立起来了。
总的来说,中学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千头万绪。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简直无从下手。因而,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记忆方法和规律,让学生“记死”而后“用活”。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去学习,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创设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夯实基础;要创设互动课堂,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要布置一些阶梯式训练,让学生去巩固应用。其实高效课堂并没有其固定和唯一的模式,高效课堂要求我们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以达到切实有效、高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