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历史 > 学术交流

例谈历史课堂提问中的“四忌”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9-04-03 14:14:11   点击数:

 

例谈历史课堂提问中的“四忌”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是训练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推动教学进程的有效手段,是最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一。课堂提问大有讲究,适度适时适量方能提高课堂效率,搞活课堂气氛。建构主义观点认为:问题要能够引发学生讨论,探寻更多的答案,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问题要与一项或多项学习目标相对应。【1】基于这种学习与思考,结合我的观课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课堂提问有“四忌”。一忌导入环节连续提问,二忌提问受阻随意换人,三忌利用提问惩罚学生,四忌问语随便教学低效。
一忌:导入环节连续提问
课堂导入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成败。导入部分的设置是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切入正题;也为了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间不宜过长,且缺少现成的知识铺垫,因此课堂导入要精心设计,不宜开课即连续提问,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课堂上老师强势,学生相对弱势,一旦回答不出,原本高涨的学习激情可能会急速下降,情绪也会随之低落。开局不利,整堂课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最近听了一节思想品德课,课题是《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导入环节老师先让学生看了个案例,大意是说:母亲早上忘记帮女儿剥鸡蛋壳,午餐时女孩吃带壳的鸡蛋时哭诉鸡蛋太硬了。学生看过后受到了触动,陷入了深思。老师紧接着笑问:“以后能不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了?”学生齐刷刷地回答“不能了”;再问“以后要不要再依赖父母了?”学生被迫回答“不要了”。这种简单机械的提问不仅无助于严肃活泼气氛的形成,反而让学生的思维碎片化、机械化,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学习。在思考和沉默中,多给学生几秒钟时间,其实是一种自主学习。教师将教学内容浅显化,是缺少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试想,不通过提问,学生也应该知道“不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不要再依赖父母”的道理。
另一节历史课情况恰好相反,值得赞扬。芜湖市七中胡老师到江北的黄渡中学借班上《经济重心的南移》,首先播放了几张图片:方特欢乐世界、芜湖科技馆和芜湖长江大桥等,最后一张是黄渡中学教学楼图片,学生踊跃地说出了图片名称,十分兴奋。教师没有提问,准确地说是没有对学生提任何要求,但是欣赏芜湖(地处长江以南,经济超过江北)美景时已经对课题《经济重心的南移》有所领悟了,水到渠成地掀起了第一个学习高潮。还有一节思想品德课导入教学处理也很得当。老师先播放雷锋照片(当时学校正在开展学雷锋活动)、赵本山照片让学生猜猜是谁,然后引入课题肖像权和姓名权。这样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眼球和兴趣,显得快捷而自然。
学生对老师和学科的喜好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印象。习惯上课即连续提问的老师,学生往往不大喜欢,时间一长,连对这门课程都会失去兴趣。因为谁都不喜欢过多的压力,何况小小年纪的初中生呢?
二忌:提问受阻随意换人
一节市级公开课上,老师准备充分,电子白板上显示了英国和美国等干预中东地区的史料,引导学生短暂浏览后提问一名女生,“中东动荡的外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水资源短缺”,老师无奈地笑笑,随后换了一名男生。女生站了一会,内心可能是惭愧和尴尬的。如果老师多一点耐心,强调一下“外因”并提醒依据屏幕上史实回答,那名女生应该能得出“外因”是“大国干涉中东事务”。
诚如是,那名女生的思维就有可能跟上课堂节奏,课堂气氛也会和谐一些。
另一节公开课上,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站起无语,让其看屏幕回答,还是反映较慢,估计是因近视看不清。老师当场埋怨道“这么近都看不到,坐下来!”随后换人。我想,如果多一点耐心,对学生宽容一些,不防让该生向前走几步看清字幕再回答,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完全可以避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尽可能多给展示机会回答。
现在的公开课执教老师都非常认真,准备了很多教学内容,想将课上得充实一些、高效一些。但是预设的理想很丰满,生成的现实很骨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执教者一遇到意外情况,往往表现得很急躁、忙乱,因为预设的内容多,急着“赶路”而忽略了美景,甚至破坏了美景。高效没有体现,反而给观课老师留下了负面印象。
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里涉及到教师提问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如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要思维”的愿望;运用比较、对比、类比的方法;有效把握巧留“空白”确保“思”的时间;运用多种媒体巧现“历史情境”等。【2】
三忌:利用提问惩罚学生
有些老师习惯用提问来惩罚学生。偶尔采用,做得婉转一点也未尝不可。但是上课时大肆宣扬,谁没有预复习,谁不认真听课,谁成绩不好就提问谁,利用提问来制造课堂“白色恐怖”,让学生上课时“压力山大”,会影响学生良性思维的发展。课堂上想回答问题的学生没有机会,不想回答的被赶鸭子上架,久而久之,会损害多数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检查预复习,成绩不好如需辅导,最好由相应的学习小组帮助解决。以避免课堂上出现“梗塞”,破坏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惩罚性提问不仅严重影响课堂效果,还会造成师生感情的疏远,与"亲其师,信其道”背道而驰。试想因课堂提问经常无视学生的感受,怎能创造出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
    课堂提问不应是惩罚,运用得当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鼓励。记得多年前,我的一节历史课《新文化运动》,课前预设让超过一半的同学都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表现非常出色,情绪感染了听课老师,也感染了其他课堂参与者。全体同学快速归纳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大声朗读 “四提倡”、“四反对”的洪亮的声音,仿佛至今还在我耳畔回想,那节课我永远忘不了。凭借师生的精彩表现,那堂课获得了教研片教学比赛第一名。
四忌:问语随便教学低效
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高效课堂是老师们的共同追求。相应地历史课堂提问,也应追求高效。但是因为老师提问语言随便,导致提问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普遍存在。例如,张老师上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洋务运动》一课时,显示洋务派的五个代表人物半身像。问学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都是老人。”张老师调侃说“那我老了,是不是也能上去。”课后评课时,有老师提出抓住学生回答“都是老人。”这点进行生成性探讨。我认为不可取,因为这样做可能使无效教学的情况更加严重。教师提问语言指向性不明确,造成学生无所适从,要么站立不语,要么胡乱作答。后来我在上这一课时,出示了同样的幻灯片,我问学生“洋务派的代表在服饰上有什么共同点?”有学生回答出“都穿着清朝官服,戴着顶戴花翎。”由此得出他们都是清朝官僚。我将提的问题由“他们有什么共同点?”改进为“在服饰上有什么共同点?”指向性明确了,学生抓住“服饰”来观察,就很容易得出洋务派代表都是清朝官员这个结论。
造成课堂提问低效的往往就在于提问语言设计时缺少针对性,外延过于宽泛,学生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那么如何追求课堂的高效呢?我认为只有学生充分参与,师生顺利互动,三维目标较好落实的课堂才有可能称得上高效的课堂。我在上完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后及时复习。在引导学生归纳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分为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和21世纪初三个阶段后,我让同学开展互问互答活动。刘晨先笑着站起来提问:“‘上海合作组织’包括哪些国家?”,大家一听傻了眼,因为这是课本83页下面的小字内容,六个成员国中有包含四个“斯坦”,太有挑战性了。我注视着大家的反映,一时无人“应战”。于是我提醒大家看课本,大约“留空”五秒钟后,我鼓动大家:“哪位勇士来回答?”在我期待的眼神下,张俊杰抢先回答,国名完全正确,表达清楚连贯。我肯定了他记忆力强,知识面广。感叹“高手在民间”,张俊杰“真俊杰”也。随后顺势试探性地提问:“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军事组织是什么?”章子为冲口答道:“北约”。因为这是九年级内容,学生能回答出来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十分欣喜。鼓励大家向章子为学习,做一个历史爱好者,建议学生关注新闻,坚持看“新闻联播”。接下来黄莹莹同学提问:“五十年代我国外交上有哪些成就?”凌晚俊回答时按时间顺序讲了三个方面成绩,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好评。这也得益于我平时指导学生学会了列大事年表。
陶行知先生说:“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就给学生提供一次学习、思考、提高的机会。要想课堂提问中师生互动水乳交融,学生表现出色,功夫还是在平时。教学中要放下师道尊严,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还要注意设计问题要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难易适度,时机适当,分量适中,长期坚持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之,提问随意,赶鸭子上架,学生发言扭捏含糊,课堂风气就会积重难返。只要我们长期用心关注课堂,不断反思总结,总会找到适合自己课堂的提问方式。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