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历史 > 学术交流

对课改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9-02-28 14:22:17   点击数:

 

对课改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课改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到底该怎么改?从哪改?我认为无论怎么改,课改的生命存在于课堂,所以我们要把改革的目标聚焦课堂,我认为课堂改革应着力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师生关系重建,实现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  
   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改的一个前提条件。传统的满堂灌大大地抹杀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更是抹杀了他们改革、创新的思维习惯,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也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新课改下教师不应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而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组织教学过程,营造课堂氛围,评价学习效果和课堂行为。因此教师要具备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和沟通表达的能力,具有问题解决及行动研究的能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我们应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就是为学生服务的,只要不板书,我们就应该走下三尺讲台,把自己融入学生中间,和学生同讨论,共进步,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疑惑、心声。这样的氛围下往往能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效果。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维的人,教学就是一个师生互动、情感沟通的过程。
    二、注重教法与学法的转变
    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注重探究式学习,乐于同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是无限的、多元化的。对学生而言,“要我学”、“学会”远不如“我要学”、“会学”。只有“会学”才能更多地“学会”,才会成为多元化的人才,才会在社会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更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因此,学生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情感上,在合作技能、相互理解、尊重、宽容,以及互相学习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这就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法和学法。但在这个环节的操作过程中,有时往往变成优秀学生的“一言堂”,基础差的学生的意见被忽视,变成了“旁观者”、“听众”,这就失去了合作探究的意义。所以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精心设计,考虑到各个层面的学生,让每个学生“人人有话说,题题有人做”。
    三、把多种学科融和贯通,从以往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型转变
    历史是一门扩展性很强的学科,它和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存在密切联系。历史课堂教学应从以往“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从以往单一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型转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将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历史与其他相通的学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增强了学生融会贯通的技能。
    例如:我在讲“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节课时从多个角度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从语文的角度:
    丝绸之路上充满了艰辛,唐诗中有大量描写丝绸之路的边塞诗,你能为同学们背诵一首吗?
     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一口气说出了许多,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远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安石的《送元二使西安》: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从地理环保的角度:
     罗布泊和古楼兰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张骞通西域时这里气候湿润、河道纵横、植被茂密,而今天楼兰神秘消失,罗布泊成为令人恐怖的地方: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摄氏度,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选自中学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楼兰”曾经辉煌一时,但为何会神秘消失?罗布泊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由此你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得出如下观点:人们乱砍乱伐,导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扩大化造成的;丝绸之路的兴盛导致人口密集,资源缺乏导致的;可能是地壳变动导致的。有的同学还想到楼兰人可能是被外星人捋走了。学生在谈启发时自然想到了要加强环境保护。
    3、从联系现实的角度:
    历史是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着的历史,从这层意义上说,我们就处在历史之中,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因此,历史教学的内容既应该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迹去追寻历史。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沿着历史的事迹来认识现实。
 “丝绸之路”经过我国的西部地区,为此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航空运输,逐渐荒凉了陆路上的这条丝绸之路,冷落了西部地区。西部的发展逐渐滞后。而近年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指哪些地区?你认为应如何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开发?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应该如何去做?
这些问题的设计立刻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畅所欲言,我还通过一些西部教育发展情况的图片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西部确实贫穷落后,需要开发,也自然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四、实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转变。  
    历史新课标指出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作为老师,在课堂上我们要尽量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自我展现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找到自信。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它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目标、评价标准也应多元化,由一元因素向多元因素转变,不能再单纯的以知识技能、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还要包括非认知领域,要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向教师、学生本人、同学之间、学校、社会多元的科学评价转变。
 总之,在课改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针砭时弊,真正做到以史为鉴。让历史为我们的现实服务。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