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史料认知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8-11-15 09:14:05 点击数:
初中生史料认知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常规历史教学要抓史料教学和问题探究这两个环节,但在初中教学中,面对庞杂的史料、不同的知识水平、有限的课堂时间,如何发掘、精选、研读、评判史料,引导学生获取信息,探讨问题,建构认识,培养历史思维,提高教学效益,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神入史料,身临其境
学习历史离不开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分析,这是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准确把握史实、理解核心观点的基本途径。初中生对文言文的史料有理解上的困难,特别是先秦的史料比较抽象、深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史料进行翻译,扫除古文阅读障碍,提高学生史料解读能力。如果直接翻译文言文史料就变成上语文课,教师可借助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读懂史料,遇到几个历史人物的言论,教师可让学生先阅读文言文史料,把自己扮演成当时的历史人物,深入角色思想变化,模拟历史人物的对话、演绎有关历史事件,再现简单的历史情境。
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时,对秦始皇支持李斯发布焚书令,教师可设计众臣在寿宴上讨论朝政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秦始皇、丞相李斯、仆射周青臣、博士淳于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翻译,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把大臣在寿宴上讨论分封制和郡县制之得失,却被李斯借机发表焚书理论的情境,用学生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情境设计如下:
角色一(仆射周青臣、):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角色二(秦始皇):悦。
角色三(博士淳于越):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角色二(秦始皇):议。
角色四(丞相李斯):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角色二(秦始皇):可。
扮演角色不是表演,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理解历史人物所持观点以及锻炼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遇到不懂文言文时,教师要帮助解释疏通,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李斯的焚书理论和方法,理解焚书不是首禁,首禁是议论当代政治,让学生既看到秦始皇和李斯推行郡县制的卓识,又看到他们的专制愚民。这种学习行为,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既积淀学生的读取能力,还养育学生的理解度和表达力。
二、研读史料,提取信息
提取信息是历史学科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提取信息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有效整理,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教师可分五个层次指导学生提取:一是提取史料中的背景信息;二是给史料划分句子成份,找出关键词或重点句子,提取史料中的表象信息;三是找出与关键词或与重点句子密切相关的修饰成分,提取史料的外延信息;四是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提取史料的使用信息;五是提取史料的内涵信息。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可先介绍战争背景,教师出示一则史料:
广州事件的消息当然在英国产生了很深刻的印象。伦敦和利物浦的商界要求:为保障在中国诸港口,特别是广州的商业安全,应立即采取最有力措施。它还希望,自一八四二至一八四四年签订的条约应予修订;英国大使应驻节北京宫廷;中国关税应予重订;另外,所有的外国人均可进入大多数的港口,甚至可以沿着河道和运河深入天朝帝国的内地。
——《两个世界杂志的年鉴》第七期
教师让学生阅读并设计问题:依材料推断“广州事件的消息”是指哪次侵华战争的借口?英国商界提出哪些侵略要求?这次侵华战争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
接着提问:哪些是问题一的背景信息?哪些是问题二的使用信息?哪些是问题三的内涵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提取信息:
问题一的背景信息:自一八四二至一八四四年签订的条约。
问题二的使用信息:条约应予修订,大使应驻北京,关税应予重订,外国人可进入大多数的港口和内地。
问题三的内涵信息:保障商业安全。
外文史料只是定语和状语多,学生易于阅读,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能从史料中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推断,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能从四个句子中概括出侵略要求,提取能力就产生了。至于内涵信息,学生要理解史料后进行归纳,这次侵华战争的目的,学生可从“为保障在中国诸港口,特别是广州的商业安全”这句中提取,战争的实质在史料中找不到怎么办?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也可从商界提出具体侵略要求中推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经过这样分析指导,学生在提取史料信息、初步分析史料并形成认识能力等方面能力才得以培养。
三、迁移史料、回扣教材
心理学上的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被有效地运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促进了另一种学习中的问题解决。把史料的有效信息回扣到教材的相关内容上去,实现有效信息的正确迁移,是解析史料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一出示史料就要让学生说出是涉及哪个历史时期,关键信息是什么,与哪册历史书的哪一课内容相关,再结合所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得出答案。
出示一则史料:
中世纪后期,欧亚世界有了一个不寻常的重大发展。一方面,伊斯兰帝国和儒教帝国闭关自守,愈来愈僵化;另一方面,欧亚大陆西端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变革。西欧人生活的各方面几乎都在发生深远的变化。结果,出现了一种充满活力的、扩张主义的新型文明——现代文明,它与欧亚大陆其余地区、其实与全球其余地区的传统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有着本质差别,从而开始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化进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教师设计问题:西欧扩张主义的新型文明是指什么?接着问学生:这段史料和问题设计可以回扣哪册课本知识?学生基本知道可回扣九年级上册第10课和第15课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等知识点,教师要进行思维拓展,“西欧扩张主义的新型文明”实质就是讲资本主义的扩张性,资本主义扩张可分为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扩张,根据史料时间判断,应该是说工业革命前的资本主义扩张的过程,可归纳如下:
重商主义——重视利润的增值
新航路开辟——价格革命(重视货币的使用)、商业革命(重视海外贸易和国内商业贸易、重视资本原始积累)
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寻找劳动力和资源
还可以与同时期中国进行对比,教师设计问题:为什么商业革命和技术进步未能给中国明清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回答原因:封建制度的阻碍;自然经济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至于明清两大经济政策如何使近代中国落后了,学生还不清楚,教师进一步启发:长期抑商使商业资本没有增值,反而使商业资本变为农业资本,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长期海禁,固守大陆市场,不去开拓海外市场,未能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所以没有产生近代新的经济因素,这样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这种从史料到教材内容再到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迁移的过程,只有把这过程落实到具体的教与学的行为和细节中,迁移效应才会出现,内化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形成才有可能。
初中的史料教学要考虑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把史料作为“引子”,指导学生带着设问阅读史料、理解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让基于史料的问题解决成为一个由史而论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获取信息、由知而识的学习过程,只有在这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才得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