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历史学习插上兴趣的翅膀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8-05-08 07:59:52 点击数:
为历史学习插上兴趣的翅膀
“如血的残阳点缀着尘埃飞扬的战场,伯罗奔尼撒平原在黄昏中哭泣,而我,一位勇敢的斯巴达勇士——达姆克斯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与雅典人厮杀着……”请不要以为这是什么传奇小说的内容,这是我的一位学生所做的一篇历史想象小作文。穿越时空的想象,身临其境的描写,优美的词句,动情的朗读,为她在课堂上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达尔文曾经说过:“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没有学习兴趣的学习过程是枯燥乏味的,机械被动的接受,效果自然不会太好。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把枯燥乏味的说教,应试教育下曾经贯彻的圈、点、画变成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知识成为我探索的目标。于是,我决定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为历史学习插上兴趣的“翅膀”。
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过去,课堂上我兼导演、演员、道具等于一身,大部分时间在上演“独角戏”,我忙得不可开交,学生却只是被动地把知识点塞进脑子里。一堂课下来,双方都筋疲力尽,事倍功半。自从推行新课程改革后,新的教育理念为教学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现在,我将学习任务预先布置下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动脑动手,由学生们自行查阅相关图书资料,一些同学还在互联网上搜寻相关知识。课堂上,我只充当导学的角色,有时,甚至只是“话外音”,由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分析解决问题,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授课的方式也由传统的讲授为主变成了集讨论、辩论、表演、鉴赏等多种形式于一堂。在探讨“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机遇大于挑战,还是挑战大于机遇”时,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论据资料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赛,双方唇枪舌剑,据理雄辩,开拓了视野,锻炼了口才。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发展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珍珠港》、《辛德勒名单》等电影大片的片断欣赏培养了学生对二战的兴趣,由对史实的认识上升到对战争与人类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培养了审美情趣和人文主义情操。随着兴趣这一驱动力的增强,探索深入,自信也建立起来。一些原来不敢发问的学生也向我发出“挑战”,随时提出一些“难题”。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索罗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美国要发动美伊战争”等。作为教师,我乐于与学生们共同探讨钻研,找出答案。每当同学们兴致勃勃地与我一同在历史的时空中穿梭,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的成长、历史事件的发展,我就会感到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升。也许,这些质朴的孩子中就会出现未来的政治家、军事家、史学家、考古学家、记者……当想象与思考的奇花异卉在学生们的心中绽放,耀眼的光芒让人不容小觑他们的能力。
随着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丰富开展,学生们的兴趣浓了,知识面扩展了,成绩提高了,思想认识也随之升华。一次,学生们自编自演了反映美国经济危机大萧条时期工人失业情况的小短剧《资本主义的秋天》,一些同学从家里拿来了父母穿过的破旧的成人工作服、麻布片、报纸等道具。演出时把职业介绍所的恶劣态度和工人饥寒交迫、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神态塑造的十分逼真,演出赢得阵阵掌声。这次演出让同学们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感性认识,更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接下来,讲“罗斯福新政”时,活动设置的中心问题是“假如你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你会怎样去做,使你的人民脱离水深火热之中?”由于课下同学们搜集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并结成小组,资源共享,通过充分准备,几十个“小罗斯福”果然想出了数十条方案,其中一些方案不仅非常有创意,而且具有实际可行性。
当然,探索的过程中也难免有一些小插曲。在讲“巴黎和会”内容时,同学们分别扮演各国代表,结果一提到中国问题时,“各国代表”都忘了自己扮演的角色,纷纷对列强表示愤慨。当然,我这个“主持人”在维持“国际秩序”的基础上,赞扬了他们的爱国精神。就这样,知识在一点一滴中渗透,吸收,积累,为同学们的思维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作为沐浴在新课程改革春风中的一名教师,我有幸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于教学中。当然,我也深知任重道远,要努力进取,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承载着希望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日子里,我要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努力,在时空的光影中穿梭,去观察,去了解,去想象,去感受,不停的奔跑,去迎接明天最绚丽的那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