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历史课本隐性知识的发掘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7-12-07 07:17:33 点击数:
谈谈历史课本隐性知识的发掘
所谓隐性知识,通常是指课本文字没有直接表述而实际上隐藏在其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联系。根据现代心理学派对知识的分类,隐性知识不仅包括“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也包括 “怎么办”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如经验、启示、策略、思维方法、思想情感等。一般而言,它是需要经过智能系统对课本显性文字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才能挖掘出来的知识,通常是对显性知识的深化或对显性知识中若干要素的综合。
在历史课本与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勿庸置疑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不可或缺甚至是更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不难设想漠视或无视这些隐性知识,那么历史教学仅处于“是什么”的低层次教学上,而且仅限于课本文字表面所提供的陈述性知识,自然也就不可能真正完成高中历史教学更强调的“为什么”、“还有什么”、“怎么办”等任务。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力已是教育界之共识。隐性知识的发掘,要求学生综合性、研究性、发现式的学习,注重自主探究的又强调合作交流,这与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一致的。知识在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荣·扬(Ron Yang)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总量、存在方式和相互关系曾作过比喻性的说明:“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山的一角’,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此语虽显极端,但也道出了隐性知识的重要地位。高考作为当代社会对未来人才素质界定的导向性与选拔性考试,其命题对于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呈现了越来越注重的特点。可以说高考试题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但学生往往对隐性知识及其深浅度的挖掘感到非常棘手。因此掌握正确的方法,看准看全课本中隐含的知识,对于培养时代需要的较高层次的智能型人才,较好完成历史教学任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怎样来挖掘隐性知识?如何通过互动的教与学过程,将其转化为能够用多种媒体表达出来的显性知识?即如何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广大教师和学生均感困难。本人不揣浅陋,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对发掘隐性知识的方法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认真研究显性知识,努力挖掘其中隐含的知识
在课本中,隐性知识是通过显性知识表现出来的,因此发掘隐性知识务必首先研究课本中的显性知识,分析其内涵和外延,在对显性知识准确、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思考“还有什么?”或说明了什么?请看下面的一段表述:“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重大发明,这时已在欧洲广泛传播。火药先用于大炮,不久又用于毛瑟枪等轻便火器。于是,中古时期身穿盔甲的骑士和封建堡垒,在火枪大炮面前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火器的广泛流传,扩大了对生铁、铜和钢的需要,促进了冶铁业的进一步发展。15世纪下半期起,在欧洲用纸张印刷的书籍迅速代替了羊皮纸的手写稿,便利了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引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2页,1995年月12月第二版)全段文字显然旨在说明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发明对欧洲社会转型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正如马克思断言:“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但仔细推敲其中“用纸张印刷的书籍代替羊皮纸的手写稿”的叙述,不难看出在说明印刷术的作用之同时,实际上也说明了造纸术的作用,此处造纸术对欧洲社会转变所起作用即为隐性知识。又如机器与工业革命的关系问题,大家熟知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飞跃,它开始于英国棉纺织业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许多人就由此以为人类历史上机器的出现在工业革命之时。事实上机器是由零件装成能运转、能变化能量或产生有用功的装置,早在14、15世纪已经出现。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2页有如下表述:15世纪,旧的手工织布机被脚踏卧式织布机所代替。旁边的附图更明显地反映出它已是由许多简单工具结合而成的机器,只是结构较简单罢了。这里14、15世纪机器的出现与使用即为隐性知识。那么为什么说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呢?对比两个时期的机器使用状况,前者仅是个别现象,而后者已形成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即机器的使用开始推广普及,由此又发掘到以下隐性知识:只有机器的使用日益推广才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上述关于造纸术和机器的知识,在课本文字之外,却又隐含其中,教学中只有通过显性知识,分析其内涵和外延,从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才能见“庐山真面目”。
二、阅读重要历史图表,注意藏身其中的知识
在历史课本中,配置了大量的历史图表。这些图表用独特的图表语言表述了丰富的知识,以展开说明或强化课本文字内容,但也常常弥补了正文的不足。例如关于独立国家联合体的范围,课本只表述到:“……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此后……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世界史下册第119页,1996年7月第2版)那么除前述三国外,独联体究竟包含了哪些加盟共和国?仅凭文字内容不甚明了。但打开第120页《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地图,藏身于图的上述知识便展示在我们面前:(1)独联体成立时有11个成员国,濒临黑海的是乌克兰和俄罗斯,濒临里海的除俄罗斯外还有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地处内陆的有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六国;(2)格鲁吉亚是1993年12月才加入的;(3)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没加入独联体的有三个国家,它们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再如阅读世界史下册第38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图,不仅清楚地展示了分属两大集团的国家,而且也向我们展现了没参加两大集团的国家:欧洲内陆国家瑞士、奥地利,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北欧国家瑞典、芬兰。以上知识之重要无须赘言,但课本正文没有指明,只有据图而知。近年来高考试题多有涉及有图无文的知识,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文科综合考试更强调了重要历史地图的考查,其实就是要求教学中不能忽视图中知识及其相关的背景形势。综合能力测试把图表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非常值得注意。图表用直观和数字的形式代替语言文字的描述反映客观事物,这就需要考生掌握读图的方法,理解图表涉及的基本知识,并从图表包含的各种信息中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2001年文综的三幅“非洲形势图(从17、18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2002年文综的“丝绸之路示意图”便是明证。由此可见,课本中的图是文字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历史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中务必要注意读图,尤其是注有“★”的重要历史图表,以防知识的缺漏。从当前的教学与高考实际看,重要的历史地图主要为两类:一是反映本学科主体内容的地图,二是与相关学科尤其是地理学科能横向结合的地图,在教学中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参考相关信息,通过知识横向迁移,由此及彼发掘隐性知识
与课本相关的信息源主要有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学参考书、复习资料与习题、不同版本的课本、其它学科相关知识及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由于不同书籍、资料对同一历史问题的表述视角不一,所以同一知识在不同的书籍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知识属性。在此处是隐性知识,可能在彼处则为显性知识,反之亦然。历史教学中,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是重要的知识,但又都是隐性知识,参考相关信息资料可使其转化为显性知识。如对于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在课本中没有表述,但在新教学大纲中则明确指出:“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在此成为典型的显性知识。又如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其确切含义如何?在课本中是标准的隐性知识,但在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书中又为显性知识,其中指出:“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准广州一口通商,由于清政府实行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的政策,使我国手工业品失去了国外市场”。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包办一切进出口贸易的独占权,限制对外贸易。从中可知,闭关政策的含义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但绝不是没有任何往来。基于上述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地、尽量多地参考与课本有关的信息,以求高效地发掘出高质量的隐性知识。
四、通过知识纵向迁移,触类旁通发现隐性知识
课本对于历史事实的表述一般是精练、准确的,但对于相近、相仿的内容或同一内容需要多次出现的,在表述时常常避免文字重复,并根据前后内容联系而取舍文字多寡。因而有些内容在此处是隐性知识,可能在它处是显性知识。这样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从比较中把握隐性知识。例如近代时期的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课本多次出现,但面目各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各怀鬼胎,对于英国的意图,课本表述为“削弱德国的海军,剥夺它的殖民地,要求德国支付战争赔款,但为了制止法国势力的过分膨胀,又不主张过多削弱德国(世界史下册第19页)。”这一要求体现了英国怎样的外交思想和政策?属于隐性知识,但在世界史上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一节中则成了显性内容,请看表述:“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既不愿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过分膨胀。”世界史下册第28页也以显性形式表述了这一知识,即“法国也希望英国加入它的安全保障体系,但被奉行大陆均势政策的英国所拒绝。”三处比较,政策合一,同为“大陆均势政策”。对于那些内容相近而表述不同的知识,在分析内涵时则可类比。如前面提及的“闭关政策”,历史课本明确提到实行该政策的国家只有19世纪中期前的中日两国,但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没有展开,而在世界近现代史课本中则具体阐释说:“……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禁止与海外交往,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严密监视,对它们的贸易活动也受到幕府的严格管制,……日本成了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只同中国、朝鲜、西方的荷兰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世界史上册第59页)。”当时两国国情颇为相似,不妨类比,其含义即刻显然。
五、启动历史思维,把握隐含的特征和线索
历史是一条切不断的长河,内部隐含着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线索,同时它在行进中又有曲折缓急,显示出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但这种联系、线索和阶段特征在课本中大多没有直接或没有完整全面的表述,属于需要分析挖掘的隐性知识。对于这一类知识,一般只有启动综合、归纳、比较等历史思维能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剖析。例如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课本主要叙述了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掌握它们的“因、程、果”自然重要,但更需分析上述三国革命所隐含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性特征,这就必须求三国革命之同,析与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之异,从而得到以下隐性知识:在革命任务上是完全意义的反封建,以确立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原则为目标;在领导上是经济实力雄厚、政治相对成熟的大资产阶级;主力是人民,与资产阶级形成反封建的联盟;启蒙思想是此时革命的理论武器,其传播程度决定了民众的参与程度;在过程上通常呈现曲折性和反复性;革命的结果是资产阶级统治在少数国家确立,但未建立健全的资本主义社会,从世界范围看,封建主义仍占优势;而上述一切之根源是资本主义仍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再如19世纪初——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该阶段有何突出特征?课本没有全面的叙述。把握这一隐性知识,需要对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关系四个方面显性知识的综合概括得出。如在资本主义发展方面,这一阶段发生的事件有:经济领域的工业革命、政治领域的1848年革命、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综合上述知识,分析内在联系,便不难看出其中隐含的当时历史发展主题:工业革命,巩固发展了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模式基本定型,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走向世界体系势在必然。再分析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方面,当时出现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公社的建立等一系列崭新现象,挖掘它们间的内在联系,可见其中又隐含着以下知识:由于工业革命,劳资矛盾开始尖锐起来,工人运动兴起,但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社会主义运动由此发展起来,所以19世纪中后期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时期。同样综合民族解放运动、国际关系方面的诸多史实,也可分析出其中隐含的特征。而综合上述四个方面的特征,则构成了19世纪中期前后的完整画面。
六、加强交流与合作,在互动中共享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尤其是隐性策略性知识具有很强的活跃性、创造性,单靠个体的力量特别是认知能力有限,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许多隐性知识的发掘不能独立完成,往往需要通过群体的力量,一般是在群体的交流活动过程中开发的。因此营造交流的教与学氛围,在合作互动中相互碰撞,使大家共享隐性知识,不失为发掘隐性知识的一条相当重要和有效的途径。
从教的方面看,教师之间互助合作,相互探讨,能有效地发掘隐性知识并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一般学校都组织了“老教师新教师结对子”、“新教师向能教师拜师”等“带教”活动,这些活动的实质就是“从隐性到隐性”的知识技能传递,其中不乏源自课本的隐性知识的传递。从学的方面看,教师不仅应当鼓励学生从书本上学习,多思多想,还要鼓励学生从相互信息资源交流中学习。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和先行经验的储备,在思维特征上已逐渐从感性转化为理性,这为生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础。当然独立发现此类认知策略,对学生来说困难较大,所以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教师要多教一些发掘隐性知识特别是隐性策略性知识的方法,并多帮助、引导学生去讨论、总结,用一定的规则描述出来, “从隐性到显性”。这时隐性知识就能够被群体共同分享了,并以显性知识的形式凝聚和积淀下来。
史海浩淼但又分门别类。在看似个性的问题中往往隐含着规律性的知识或方法。因此适时地发掘并教学这些隐性知识,就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一类问题的策略,从特殊到一般,又从特殊到一般,那么学生的学习真正变得主动、轻松与有效。如历史教学中会经常性地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原因问题,我们可以在初次触及此类问题时适时地发掘分析经济发展原因的策略性知识,具体从以下七个方面剖析:①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者技能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因素);②生产方式的变革(包括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等);③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如政策、法律、思想意识等因素);④社会环境(如政局的稳定与动荡、国家的统一和分裂、政治的清明与否、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⑤资源地理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海洋、矿产、地理位置等);⑥前代的基础;⑦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学生一旦拥有了这一策略性知识,古今中外经济现象之成因都将成竹在胸。又如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原因通常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的阻碍导致矛盾激化而引起,在碰到这一类问题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发掘分析此类问题的隐性知识,即以下三个角度:①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②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如何阻碍其发展;③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及表现。学生后面碰到类似问题的分析也就迎刃而解了。相对而言,学生通过上述生成于头脑的隐性知识再去自主分析历史更容易产生一种成功感,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在实现知识的创新中,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培养学生进行集体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隐性知识的发掘过程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充分发挥大脑的学习和思维功能。但在此同时,既拓宽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特别是当前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氛围下,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如能增强挖掘隐性知识的意识,积极钻研发掘隐性知识的技能方法,可以肯定,他们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水平比不注意这一点的要高得多,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