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的类型及其基本结构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7-09-20 16:34:19 点击数:
历史课的类型及其基本结构
㈠历史课的类型
新课程倡导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我们所说的历史课的类型是依据教学的主要任务粗略划分的课的种类,课的结构指各种类型课的一般程序,环节,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
历史课按主要教学任务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新授课;活动课;复习课。
新授课:主要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教材中的政治制度史类、经济史类、民族关系史类、对外关系史类、战争史类(农民战争、国内外战争的世界大战)、文化史类内容的教学均属于新授课的教学内容。
活动课:包括每单元后的活动课以及师生共同选择开发的研究性学习课。这类课型主要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历史学习方法,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历史思维等能力为主要目的。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突出强调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实践精神。
复习课:以复习所学知识,为主目的的课叫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促进技能、技巧形成的一种重要课型,复习课一般分为阶段复习(单元、章节复习),学期复习,毕业前总复习等,阶段复习一般包括如下环节:①组织教学,②复习旧知识,③练习,④小结,⑤作业。
(二)新授历史课的一般结构
历史课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情状况,及相应的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但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也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基本符合如下几个程序:
⒈创设情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别人有帮助下,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自主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情景是进行意义建构的重要条件。为此历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创设较真实的历史情景,以便将学生带进角色之中。
⒉完成角色:在创设的历史情景中,由于角色宜人,任务明确,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在完成角色任务的过程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能自主习得。
⒊质疑解惑:在扫清知识障碍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质疑、问答、解决较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层面的问题。在此环节中,教师要注意适度调控课堂,制定较严密的活动规则以便使课堂沿着课时或课程目标方向进行。
⒋构建网络:历史不是孤立的,它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通过巩固新知,总结归纳对比分析等方法,了解新学知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及与周围时代相比较所处的地位及作用,从而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为进一步理解和学会迁移打下基础。
⒌拓展探究。
拓展探究,一般指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历史课后作业一般不要求留知识性的内容,而应根据学生愿望和要求,鼓励学生把对人类过去活动的学习和探究未来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懂得各种可能性和应承担的责任。
㈢活动课及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流程
⒈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设置选题情境,又叫“问题场”,为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提供入门线索,这是目前开展活动课,研究性学习选题环节中,学生最迫切需要的入门指导。
⒉确定专题,制定研究方案(策略)。
只有“问题场”较为丰富多彩,能给人以启迪,学生就能很快选定活动专题。注意:由于活动课或研究课的主体是学生,在选题和制定活动(研究)目标,研究策略时一定要广泛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使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是选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此五一节中一定做到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给学生,自己适时点拔启发起引导的作用即可,切忌保办代替。
⒊搜集并整理资料。
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解决问题所需数据和信息,并对所获得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评价其有效性。
⒋综合归纳,得出结论。
解释数据及信息形成一般结论,并将结论用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如作一篇演示文稿,写一篇新闻报道,完成一份报告,写一篇研究论文,或创作一个历史故事或编一个剧本片段。
⒌表述交流,接受评价。
活动课或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一般以汇报交流的形式在班级或更大规范场合展示。这是补充完善,修改并验证其效果的重要环节,它能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激励起继续探研的动力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