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一点思考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7-09-07 15:41:49 点击数: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一点思考
三维目标的提出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在教育界,三维目标名头很响,但知晓并不等于重视。很多人认为三维目标太虚,有的老师写完教学过程的设计后再套上三维目标,有的老师甚至主张不要写三维目标。理论与实践差距如此之大,谁之过?且让我们多一点思考。
三维目标,是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的简称。什么叫维度?举例说明,长、宽、高就是一个物体的三个维度。既然是三维目标而非三类目标,那么这就表明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此,我有一个小小的疑惑:知识与能力合在一起当作一个维度,合适吗?这是出于对称的需要(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是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果是前者,应该是四维目标;如果是后者,还是请心理学家或教育学家出面解释一下,以免谣言四起。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谨表示存疑,下文仍沿用三维目标这个概念——据说有关文化的定义不下二百种,可研究文化的论著照旧推陈出新,文化学者更是层出不穷。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与过去一脉相承,变化甚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新的内容,较之过去的“思想教育目标”,内涵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理解起来并不是很困难;而过程与方法则是彻彻底底的新生事物,争议最多、误解最深,所以不得不辨。
很多人对“过程也是目标”感到非常不理解,甚至以为这是犯了逻辑错误:目标是指要达到的结果,过程怎么会是结果呢?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且让我们看看有关公开出版物上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视频导入、图片展示、配音动画、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课前资料收集,课上问题探究”。很显然,这些表述的确关涉到教学过程(由具体的教学活动组成的教学过程),但是它们也确实不能称作是“教学目标”。
我们谈论的“过程”,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指概括的外在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如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另一个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比较历史事物的过程与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与方法,论证的过程与方法,辩论的过程与方法,等等。“资料收集、问题探究”不是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学会如何探究问题”才是教学目标。
拿辨析史料来说。面对一段史料,我们要辨析什么?如何辨析?第一步做什么?从哪些角度对它进行辨析?美国历史教学中,在分析一项历史文献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考虑以下六个问题:(1)该文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作者是谁?(3)写于何时?(4)写于何地?(5)写作缘由?(6)为什么该文献在整个美国历史背景中占有重要地位?概括起来,美国师生要辨析的是历史文献的内容、倾向和价值。而其辨析过程是:获取有效信息;考察作者的身份与写作时间、地点和缘由,辨析其倾向性;分析文献价值。如果要把这个教学活动转化为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表述:体验从历史文献中获取有效信息、考辨历史文献倾向性、分析历史文献价值的辨析过程,初步学习从作者身份、写作缘由等角度辨析历史文献倾向性的方法。
再如评论历史观点。其思维过程一般是这样:第一步,提炼观点。评论的对象是什么?评论者的观点是什么?有几个观点?各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二步,判断表态:正确,错误,对中有错,错中有对。第三步,叙述史实,也就是用史实来叙述评论对象的真实情况。第四步,分析根源。评论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从历史观点产生的根源来讲,大致可以归结为社会偏见、态度倾向、阶级立场、方法论等几个方面,甚至还会可能混淆事实,颠倒黑白。对此,教学目标可以表述:体验从提炼观点、判断表态、叙述史实到分析根源的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学习从社会偏见、态度倾向、阶级立场、方法论等方面分析历史观点产生的根源。
上面主要是谈过程目标,其中也涉及到方法,因为过程必然蕴含着方法,如辨析史料的过程中有辨析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中有评论的方法。进一步说,方法不仅关联到过程,还关联到能力。比如说,评价可以是方法,也可以是过程,还可以是能力。那么,方法和能力是什么关系呢?
方法是具体的、外显的;能力是抽象的、内在的。判断能力形成与否,要看在具体的情境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相关的方法。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就包括这样的评价方法:放还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正确处理时代与个人的关系;对于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活动时间比较长的历史人物(如蒋介石),要分阶段进行评价。再如观察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等一系列的观察方法体现出来的。观察的目的决定了观察的内容。比如观察一个人,目的在于评判其长相,还是其人品?如果评判其外貌,那么就应该观察其五官是否匀称,身材是否修长,上下身是否和谐。如果评判其人品,则要看其接人待物、言行举止。所谓有顺序的观察,目的在于不漏掉任何信息,如在观察的过程中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再从局部到整体,这样就会注意到方方面面的细节,同时也能形成整体印象。所谓有重点的观察,就是在搜集到所有信息后,结合观察的目的,对信息进行筛选,排除干扰信息,获取有效信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于可塑性很强的学生而言,与其大谈抽象的能力,不如细说具体的方法。
行文至此,一个疑惑又产生了:为什么一定要将过程与方法确定为教学目标呢?一般的解释是:这是学会学习的需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诚然不错,但我更愿意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和学习的内容一样,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也有其特定的存在价值。
西方法学界有句名言:“真相的发现虽是刑事审判的一个重要目的,但决非唯一目的。”“真相的发现”追求的是“实质正义”(有过错者必受惩罚),而审判过程追求的则是“程序正义”。“沉默权”(有权保持沉默,不自证其罪)、“无罪推定”(在法庭作出最终审判之前,推定被告无罪。相对应的概念是“有罪推定”,即在审判前就推定有罪)、陪审团、公开审理等繁琐的法律程序无不体现人们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对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向往和追求。如果没有这些程序做保障,大搞刑讯逼供,不仅是对人权的极度践踏,还会导致冤假错案的产生,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双双缺失。
同理,在学习活动中,科学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中蕴含着丰富的理性和严谨的因子。如在历史学习中,用史实说话,有几分史实说几分话,不任意裁减史实,孤证不足为凭,都能使学生体验到严谨和理性的必要性。这份触动内心的体验,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做人,都是很有帮助的。
如前所述,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是如何有机联系的呢?我曾听一位老师讲分封制,首先讲述分封制的内容,然后对分封制进行评价:巩固了周朝统治,开拓了边疆,但也导致了周朝后来的分裂,所以要辩证的评价(大意如此)。课后我问她一个问题:这节课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什么?她很老实地回答,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我想问题就在这。在生产力还很落后的情况,如何统治如此辽阔的疆域?我们的祖先很智慧地发明了分封制,这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创新(按现在的话,叫制度创新)。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周朝的统治者们并没有对分封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按现在的话,叫没有与时俱进),这才导致了春秋战国的混乱不堪。所以,具体到分封制,评价的方法应该是发展的评价而非辩证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应该和制度创新或与时俱进有关。这个例子说明,如果忽略了三维目标中的任意一个,都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目标的制定与达成。
再进一步讲,三维目标联结在何处?有人说统一于知识,有人说统一于能力,有人说统一于过程,还有人说统一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厚此薄彼,违背三维目标是有机联系的这一原则。应该说,三维目标是平等的,它们统一于教学活动。比如说,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评价唐太宗就是一个教学活动。要评价唐太宗,其基石是唐太宗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包括唐太宗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的举措及效果,这是知识层次。能力层次很简单,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方法层次,得考虑要运用哪些具体的评价方法。过程层次,如:结合史实进行评价,夹叙夹议;先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分别评价,然后作总结性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次,如学习唐太宗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等等。在一个教学活动中,从三个不同的维度予以设计,使之关联起来,才能形成整体。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一呼天下应,推翻帝国,建立民国,民主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可是,要把民主从理念层面转化为操作层面,何其难也。九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在继续前人的事业,努力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如今,在课程改革浪潮中,三维目标的大旗高高飘扬,煞是好看。但是,三维目标的大旗举起后怎么办?这仍然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