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历史 > 学术交流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7-08-25 07:51:45   点击数: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进入初中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上课时,教师唱主角,“一言堂”,教师“忙”,几乎占有了课堂的所有时间;学生只是接收器,学生“闲”,由学生掌握或自主活动的时间太少了。因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教师未能分配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思维或讨论。长期以来,教学上的“单边主义”行为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这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够理想的最根本原因。我总结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一、运用多种途径丰富历史课堂,激没有翅膀的小鸟,是永远飞不起来的,他的学习是教师逼迫下的被动学习,可想而知课堂效率有多高。相反,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会全身心投入,钻研、探索、孜孜不倦,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人物“站”起来,使学生印象深刻,有效地创设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到“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用箭头带领学生重走长征路。在这个过程中可穿插“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长征的艰难万险,真正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惊叹毛泽东“用兵真如神”,等等。
  善于运用对联、诗歌、成语典故来丰富历史课堂,可使历史课成为神采飞扬的文学课堂。毛泽东自投身革命以来,写了大量壮美的诗篇,这些诗篇如史诗般与近现代历史相关联着,如《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与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与渡江战役,等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多用成语典故,旁征博引,能使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变成精神酿蜜的百花园。
    二、在师生有效互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形成“巧问质疑、以疑促思、讨论点拨、教学互动”的教学特色。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使学生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小组讨论是激发学习主体主动参与的最佳途径。学习小组一般安排为4—6人,一般采取同桌及前后同学组合。这样可保证学生人人参与,各抒己见。讨论是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用史料和观点设置问题情境,开展讨论,可以让学生在争论中增长知识和锻炼思维。
    三、课堂教学时间一定要合理分配
    任何人的注意力都不可能在45分钟内专注不变,因此对课堂教与学的时间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控制,会大大提高整个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教有学,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经常切换之中。心理学权威实验表明,在一节课中有一段时间学生的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佳状态。
    如何因势利导,使学生更长时间处于学习最佳状态?我认为:教师一次讲述的时间不能超过普通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的范围之外,否则教学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规定教师的讲述时间累计不得超过18分钟,教师一次讲述的时间不得持续6分钟;学生活动支配的时间累计不得低于27分钟,并且规定学生一次活动的时间不得持续9分钟。师生的即时互动,是及时反馈教学效果的最有效途径。如教师在讲解了一个知识点学生理解后,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当堂识记,或者当堂做与这个知识点有关的题目,可达到及时巩固、查缺补漏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都要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组织与实施。如果我们采取的方法得当,调度有方,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应当对目前存在的不足有清醒的认识,千方百计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要对每一节课负责,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对我们的未来负责。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