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7-03-08 16:00:32 点击数:
对历史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对高效课堂含义的通俗理解
所谓高效课堂,并非是没有缺点的完美课堂,而是指教学效率较高的课堂,它的标准就是:能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如果非要有一个度的话,那么,达到60%的可称为有效课堂,达到80%的就可称为高效课堂了。
二、历史高效课堂的五个特征
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避免大而空,要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
2、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学案设计、教具使用、学生管理、量化评价等,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扩容提效,有条件的学校要进一步把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常态化
3、学生活动的有效性:避免盲目活动、形式活动、作秀活动,这些都是假活动,都是无效的活动
4、教师导学的有效性:教师不是旁观者,教师是引领者、合作者、学习者(学生是演员而不是游客、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导演而不是导游、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5、当堂达标的有效性:要做到真训练、真达标
三、打造历史高效课堂的十点建议
在当前努力推进“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当堂达标”课题研究、学习借鉴永威“四清”管理的前提下,实现有效课堂乃至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就是教师要做到“编好剧本、当好导演、搞好评价”,基于此,我有以下10点建议:
1、探索改进学科教学基本模式,进一步将课堂教学规范化。要通过不断运用和完善三大基本课型(新授、复习、讲评)来规范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因为一切随心所欲都是从循规蹈矩开始的,高效课堂也正是先从有效课堂开始的!
2、坚持“四抓十二字”是历史有效课堂的最低标准。教学中要做到抓知识重点、抓学生管理(例如小组)、抓目标达成、抓有效落实(例如当堂达标档案)。学生活动要做到读读写写(自学)、背背查查(第一次达标)、练练批批(第二次达标),教师则要充分发挥“点点说说”的导学作用。
3、定两头(目标、达标)活中间(过程),努力实现堂堂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堂堂清的具体要求有三:一要有时间保障:10—15分钟;二要操作规范:题型、限分、限时、限量(数量、质量)、独立、反馈等;三要科学管理,有效落实,建立堂堂清达标档案。(六化要求之一:当堂达标实战化)
4、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多形式的有效活动。学生课堂活动的八字要求:动口(读、背、说)、动手(写、划、算)、动脑(思考、辩论)、实战。多种形式:例如自学、听写、讨论、竞赛、板演、互背互查、交换批阅等等。(六化要求之二、三:活动方式多样化、小组合作实效化)
5、备课时要做到精编学案,整合教材(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拓展点),努力实现六化要求之四:学案三案一体化(单元预习、课时新授、单元复习)(对粘贴成书、使用成卷的课堂教学将一票否决)
6、学会积累与整合各类电子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六化要求之五:教学资源序列化(各类学案序号化、课件一一对应、试卷成套装订等)
7、进一步把中考对接常态化(六化要求之六)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贯要求。(历史学科的特殊情况:初三任务重;德州中考导向:水平性+选拔性;试题能力要求:在全国中上游)鉴于图书资料的滞后性和重复性,一是建议老师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2013年中考题进行有效训练。二是建议老师们深入研究命题设计,准确把握考点。历史教师要实现从用题到选题再到命题(改编、整合与原创)的三飞跃,不仅要知道考什么,还要知道怎么考,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考。
8、对课堂环节的限时高效要有新认识和新要求。过去我们常说:要通过“限时”来追求“高效”,使课堂环节紧凑、紧张,学生精力集中,有速度才能有效率。今后我们要求:限生更要限师!
9、历史课堂上要做到知识、方法(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做题的方法、记忆的方法等)、情感(规律、启示类)三者并重,还要做到宏观把握和微观落实。所谓宏观把握,一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知识结构,梳理出历史发展的主干和基本线索,二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打通古今中外的纵横联系。所谓微观落实,就是要把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通过各种方法有效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建议把知识要点序号化以便于落实、检查和有效操控。
10、加强促优补差工作,严格学生管理(俗话说三分教七分管,可见管重于教)。一是要多做学生思想工作,可采用阶段定象法。二是要充分利用小组管理,把小组的作用延伸到课下。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不歧视、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特别强调一下优秀生的培养:优秀率占50%,平均分占30%,优秀生提高率占20%)
对新教师的建议:要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听课学习促进自身成长。所谓“推门有益”,要以工作热情弥补教学经验之不足,因为态度永远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