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鲜活的历史灵动在课堂上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5-03-30 07:18:58 点击数:
让鲜活的历史灵动在课堂上
讲好一节历史课,不仅学生受益,而且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愉悦。
仔细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同学,他们喜欢看百家讲坛却不喜欢上历史课,他们看《大国崛起》、《鹿鼎记》可以津津有味,但上到《明治维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捍卫者—康熙帝》时却只能昏昏欲睡,他们谈论《亮剑》中李云龙、楚云飞兴致勃勃,但说到国共的两次合作、两次分手却稀里糊涂,混淆不清。此情此景,作为历史老师的我在反思,在历史课堂上,我的学生记住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古希腊伟大教育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比起其他学科而言,我们的历史学科具备着许多点燃学生求知火焰的优势。因为历史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他们是鲜活的,灵动的,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如今,多彩的历史变成了生硬的、粗线条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鲜活的历史在剔除了血肉过后只剩下一副干巴巴的躯壳——背景、内容、结果、影响。没有生命的历史是呆板的,死气沉沉的,所以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必须结合教学实际,赋予历史生命,再现历史情境。当代知名学者许纪霖说:“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我们的学生大都不爱上历史课,却比较喜欢看小说、听故事,那是因为小说、故事有吸引力,能感染人。所以依据可靠的史料,创设新颖的故事情境,不失为一条好的教学途径。
一、用历史故事创设情境的几种方式
(一)、故事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别致新颖、妙趣横生的导入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急于想知道结果的渴望,从而为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教学进入最佳的状态。
1、 激趣导入式
事例(1):必修1第一单元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明朝的廷杖制度。在明朝,打屁股是十分流行的运动,所谓:“廷杖”,就是皇上打臣子的屁股,风气所及,不管你是庄重严肃的国家栋梁还是学富五车的大学士,皇帝一火,就必须剥掉衣履,老老实实的趴在午门外的砖地上亮出屁股乖乖的挨打。常常有坚强的官员,痛苦的在地上摆动头部,即使把自己的胡子都擦掉了,都拒绝喊叫。这个廷杖制度沿袭了整个明朝,是皇帝惩办朝臣的重要手段。
讲这段故事的时候,我细心留意着同学的表情,从一开始的笑不停口到后来流露出的不可思议的表情,看得出来,他们已经被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马上趁热打铁进行提问“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君臣关系如何?”学生说:“臣卑君贵。”
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要求新求异,更要求实求用,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我马上切入到本课的重点:“为什么比起前朝,明朝臣子的地位如此卑微,君主的地位更为至上呢?皇帝到底采用了什么杀手锏呢?”
问题是历史情境创设的核心概念。当学生原有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时,当这些冲突导致学生意识中的认知矛盾激化时,问题情境就产生了。
2、 冲突导入式
事例(2):必修2《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寒冷的北风呼呼的吹着,一个穿着单薄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为什么我们没有煤呢?”“因为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可是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
讲完故事后我不紧不慢的问到:“小女孩因为家里没有煤而挨冻的根源是什么?”“这个现象是不是互相矛盾呢?” 他们面面相觑,谁也答不上来。“当时不仅煤太多了,而且牛奶也太多了,猪也太多了,一桶桶的牛奶,一车车的大肥猪被倒进河中,仅1933这一年,美国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淹死。当时不仅美国出现这一个现象,而且英国、法国等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这个现象。当时不仅小女孩的爸爸失业了,欧美各国共有300多万工人都失业了。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矛盾吗?它并不矛盾,这就是当年真真实实发生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它为什么会产生呢?”
从数据的罗列中,看的出来学生被震撼了,巨大的反差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以矛盾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认知活动的主要动力。根据课程标准,巧妙的利用课文知识的内在联系或重要知识点,设计看似互相矛盾的问题,能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引发学生深深的思考,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二)、用故事诠释重要概念、理论
事例(3):放羊的少年
在上必修三文化史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个理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学生对这些基本理论可以背诵得滚瓜烂熟(这是在政治课上接触的),可当他们面对实际问题需要理论分析时,却往往无法下手。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只有深刻的理解了它以后,才能熟练运用。为此我在课堂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焦点访谈记者采访一个在山坡放羊的少年:
记者:“你放羊做什么?” 放羊娃:“挣钱。”
记者:“挣钱做什么 放羊娃:“娶媳妇儿。”
记者:“娶媳妇儿做什么?” 放羊娃:“生娃娃。”
记者:“生娃娃做什么?” 放羊娃:“放羊。”
听完这段故事不少同学都笑了,我知道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了情境,我直接发问:“为什么这个放羊娃会有如此单纯、幼稚甚至可笑、可悲的想法呢?”同学说“他的思想太保守了,每天除了放羊还是放羊,一直循环放羊。”
听到这个答案同学们都笑了,我的心却凉了,在应试教育之下,学生只会就事论事,思想被禁锢了,发散性思维根本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老师的启发引导,于是紧接着我问:“是什么因素造成他思想保守的呢?”同学回答说“他接触不到外界新鲜的事物,家里太穷了,受教育少,地区偏远,经济不发达。”在学生有了这样的全面感性认识基础之上,我接着问到,“这折射出历史发展的一个什么规律呢?”“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认识的真正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把它用于指导实践。所以这之前我做的实际上全是铺路工作,虽然是铺路,但铺的确是百条道路,因为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做到相关的一些问题时就可以信手拈来了,如“百家争鸣为什么会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活跃的儒学局面不出现在唐宋,而出现在明清时期?文艺复兴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三)、用故事突破重、难点
事例(4):苏格拉底之死
新课程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迁移、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能力。所以在上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美德即知识”这一节后,我结合课标、本课的重难点和书上有关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公元前399年,雅典的陪审法庭以280:221的票数通过了关于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的决议。罪名有二:一是腐蚀年青人,二是对神灵不敬。”问了几个问题:
师:“导致苏格拉底自杀的罪魁祸首是谁?”
生:“陪审法庭”,
师:“雅典当时实行的是民主政治,参加陪审法庭的都是雅典公民,可他们为什么会判处追求真理、美德的苏格拉底死刑呢?”
生:“因为他在教育别人的时候,把别人一直问到哑口无言(这之前我已经和他们讲过“精神助产术了”),不给别人面子,所以人们记恨他,判了他死刑”,
生:“当时社会道德沦丧,很多人不具备知识、美德,所以他们不能公正的裁决苏格拉底”,
同学的回答是直白的,这种天然的不加雕琢的语言让我欣喜不已,因为他们已经把抽象难懂的哲学知识,通过思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熟练的用于实际解决问题之中。
最后我问“曾经苏格拉底的学生买通了狱卒想救他,可被他婉言谢绝。在明知道自己遭受了不公正审判的情况下,他为什么还要‘一心求死’呢?”
经过讨论,最终大家认为苏格拉底‘一心求死’原因有三:一、为他的人生信念而死,至死都要做一个有思想力的人;二、为捍卫雅典的民主法律而死,至死都不违反雅典的民主法律;三、为唤醒雅典公民内心的美德而死,以死明志,他是死有所值,死得其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道德沦丧的雅典公民的不公正审判与知德兼备的苏格拉底的从容赴死形成强烈对比,在反差中“人文主义”得到了升华,学生感悟到了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此得到了体现。历史教育的功效主要取决于对历史问题综合的、理性的思考。
事例(5):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二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后的专题史教科书与旧教科书相比,时间跨越度大,前后内容联系不强,语言干瘪乏味,史实较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这些特征在一些课文中尤其突出。
这节课的内容从甲午战争一直讲到解放战争,时间跨越半个多世纪,内容空洞无味,结论性东西多。但这节课也有它的优势,优势在于结构清晰,如果就教材照本宣科的上,还是容易说清楚每个阶段各自的发展情况的。不过这样的课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我们上的是否开心?为了尽可能在上课时大家都愉悦些,我以教参提供的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为例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希望能以此为桥梁,链接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整个曲折发展过程。同时针对课标,我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
①从荣氏家族的民族工业在近代的兴衰史中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过程?
②在近代历史上,荣氏企业发展最快的是哪两个阶段?他们为什么选择在此时投资面粉业和纺织业?
③荣宗敬曾论述过“实业救国杜侵略”的思想,张謇也主张“实业救国”,他们都把“振兴实业”看作救国的根本途径。你认为这种方案能成功吗?为什么?如果要救国成功,你会怎么做?
从课堂实践看,比起教材单一的民族工业发展历程,学生对“荣氏家族的兴衰史”更感兴趣。教学需要的是兴趣,而不是强制,有了兴趣,成功并不遥远。当谈到“如果要救国成功,你会怎么做?”时,学生表现的十分踊跃,各抒己见。这角色的转换不仅解决了课标要求的“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我也看到了同学身上流露出的浓浓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此得到了升华。
问题的设置是一个无法穷尽的宝藏,不停的挖掘自会收获丰硕的成果。通过讨论这些由浅入深的层层设问,激发了学生要求探索研究的精神需要,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而且也达到了“触一发而动全局”的教学效果。以故事为桥梁纽带、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还可用于《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毛泽东思想》等。
二、故事情境叙述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历史的真实性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不能为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而随意戏说历史。只有辨真伪,明史实,才能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要有选择的“灵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标准、三维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时间的安排等有侧重的选择故事,不能兴之所至、漫无目的侃历史,把历史课上成故事课。
3、关注细节
“细节”是历史的骨肉,它起着丰满历史“骨干”知识的作用。如果情境缺乏细节的润色,那么学生将获取不到有效的信息,正所谓学生小细节,教学大问题。
4、精心设疑
一个历史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不是喜欢历史就能学好历史,一个学生只有懂得如何理解、分析、记忆历史知识才能学好历史。这就需要老师导向明确,精心设计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问,在“不疑处生疑”,一步步、由表及里的启发、引导学生,最终使学生由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5、掌握声音、表情和情感之间的艺术
历史故事明事理、抒感悟,颂正义,斥奸佞,呈现的是一副副鲜活的面容,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还应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忧愁的面孔配合悲哀的词句,盛怒的表情配合威吓的词句,严肃的表情配合庄严的词句,只有声音、表情与所要表达的情感统一,才能诱导性地启发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