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历史 > 学术交流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4-09-10 06:54:33   点击数: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在改革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教师常常忽视这个环节,实际操作中就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在多次听课后,我们发现,有些老师不会分组,只是简单的按6-8人编排成学习小组或按照前后座位划分学习小组,有些老师没有教给学生必要的合作技能,有些老师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将学习任务分解交给学生之后,不少教师常常站在讲台上等时间,或者在教室过道里闲散步。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改革初期比较普遍。现结合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点滴思考。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的内涵,根据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积极的相互依赖。营造一种有成功同分享,有难题共研讨的学习氛围。
(2)要形成个人和团体的相互负责。明确两种责任,一是每个成员要为团体做贡献,二是团体要关注每个组员的进步,尤其是学困生的进步。
(3)促进面对面的积极交流,为每次成功喝彩,不挑毛病,不说风凉话。
(4)要关注团体的发展进程,小组之间平等竞争,高效完成全班的目标任务。
(5)恰当使用合作技能。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小组成员,尊重并信任每一个成员。面对不同的学术观点,要中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友善地解决矛盾冲突。
二、合作学习的意义
(1)便于学生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能促进良好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班级、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
(3)能为成员提供更多看问题的视角和不同观点。如凤凰卫视评论员的话,“评论不是结论,而是多提供了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4)能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括来说,合作学习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技能,能培养学生更强的自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构成要素
1、横向解剖
(1)师生互动。其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2)生生互动。其基本目标是鼓励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小组学习,积极的相互支持。
(3)任务具体化。将学习任务逐组分配,逐人落实,促进小组间的共享与合作,利于实现本节课班级的整体学习目标。
(4)角色个体化。给每个成员分配适当的角色(主持员,记录员,观察员,计时员等),以促进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共享,利于小组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纵向解剖
(1)小组活动目标化。活动开始时,老师要清楚的告诉每个小组活动的任务,这是合作活动结束时的终端结果。
(2)活动任务组织化。这里涉及小组成员的数量、合作所需要的时间、角色分配以及激励措施等。
(3)活动技能指导化。教师要教授给学生必要的合作技能。在心理上,每位参与者要为小组和成员开放、坦诚。在行为上,要为小组提供知识、信息,分享学习材料;要为成员提供帮助和支持;要准确地理解、总结成员的话语;要客观地、中立地、建设性地评估成员的贡献;要积极地承认成员的贡献。
(4)活动过程监管化。这是从教师的角度说的,要求教师在小组活动期间要仔细观察、恰当介入,为小组学习提供支持。
(5)活动结果总结化。这指的是合作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重要的环节,即小组交流展示,教师必须作必要的评估和总结。
四、关于分组的问题
1、大多情况下采用异质分组(能力高与低、擅长与不擅长口头表达、好动与好静、喜欢理科类与喜欢文科类、男生与女生等)。多元组合通常能促进小组合作,信息和观点流动传递快;这种组合与社会人群组合一致,使学习者接触更多不同的观点和视角,从而为对话提供动机,为分享提供需要,能激发学生的研讨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平等互助、团结协作,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按照前后座位的简单分组是不可取的。另外,国外合作学习的研究证明,这种分组方式,只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成绩提高有作用,而对处于两端的高水平、低水平学生成绩影响作用较小。
2、小组人数多少受班级大小制约。小组人数的多少会影响:(1)小组的能力范围;(2)达成共识所需的时间;(3)分享材料的有效性;(4)完成小组任务所需的时间。
一般的,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最为有效的小组人数为4—6人。在班级人数一定的情况下,小组越小,数量就越多,老师与每组互动的次数就会减少,监控就越困难。7—8人的小组一般争论较多,达成共识的时间较晚,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就较多。当小组活动时间较长或人数较多时,任务具体化和角色专门化就显得特别重要。
五、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什么?
独立、自主的“先学——预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合作学习,交流研讨就是空的、无效的。许多课堂上的沉默不语、问题质量不高、成员之间不能形成共同研讨的话题,都是与这个因素有关。“先学——预习”就是指学生的结构化预习和独立完成问题评价—导读单。这也是合作学习能够出彩的关键环节。所以说,这种教学模式的“功夫在课外”。无论学生还是老师,课外学生的结构化预习不落实、不到位,教师的“导学案”往往会导致学生敷衍了事,课堂都不会有效。
所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是学生已经懂了的,什么是学生不懂但自己读书可以懂的,什么是学生读书后还不懂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懂的。搞清楚了这些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发挥真正的效用。
2、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来定。一般的,老师必须做出较为精确的估计。(1)小组作业的时间;(2)组内成员分享作业的时间;(3)组与组之间交流展示的时间。(4)教师总结归纳的时间。一般的,各组作业的时间将耗去合作学习的60%—80%,剩余时间必须分配给各组展示或全班质疑、讨论,以便于小组作业形成一个统一的成果。
3、如何吸引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投入小组学习?
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有两种:一是积极不参与,即小组成员谈论小组学习任务以外的事情。二是消极不参与,指的是成员对小组任务漠不关心,沉默不语。
解决办法:
(1)将小组任务分配给每个成员,使小组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所有成员。
(2)组内结对子,相互负责,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更正作业等。
(3)利用专栏,公开每个成员的任务和小组学习的进展,然后鼓励慢者、差者不断努力,提高小组整体水平。
(4)有意识地限制分配给小组学习材料的数量,使成员之间必须保持来往,以便分享材料和信息,完成小组任务。
4、如何确保学差生或不善言语者在小组内的发言权?
在生进师退、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以前的话语霸权慢慢消解了,但要防止话语权为个别优秀生所独占。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关注、确保学差生或不善言语者在小组内的发言权。
解决办法:(1)鼓励引导看长处,树立自信;(2)承包帮扶不放弃,荣辱与共;(3)明确人员勤督促,培养习惯;(4)减低难度给机会,为他喝彩。
5、如何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小组合作学习通常有两个误区。一是小组合作误用:当教师把学习任务还没有恰当的组织好,就让学生开始分组学习;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滥用:学生还没有完成结构化预习和“导学案”任务,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理解消化,就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落实结构化预习,独立完成必要作业。(2)教师依据学生结构化预习和完成“导学案”的实际,在摸清学生先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组织好问题生成、问题训练,在最近发展区组织小组学习任务;(3)教师根据小组数量和组员数量,将难易程度相当的学习任务交给学习小组或个人。(4)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从来都是互补的。当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兴趣不高或感到厌倦时,教师可改变教学方法,采用直接教学、自主学习、独立训练等教学方式。
6、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是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可以概括为“听、思、疑、研、结、赞”。具体来说就是:
(1)尊重地听取同学意见。
(2)仔细地思考自己观点。
(3)及时地提出心中疑虑。
(4)积极地研讨你我互动。
(5)客观地总结达成共识。
(6)欣赏地称赞同伴贡献。
这个流程也适合于全班性的组间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地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