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教学——有关教育教学的顿悟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3-11-06 14:37:56 点击数:
用心做教学——有关教育教学的顿悟
十年课改,给我们这座海岛县的广大教师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无疑是深远、深刻的。但冷静下来观察,改革就象彩虹,远看很漂亮,近看什么也没有,其实是许多教师不能真正领悟新课改的精神,或者没有用心做精做实,致使课堂出现了“过”与“不及”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撰此一文,既能总结一下教师的追求历程,找到我们自身的差距;又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共鸣,也就斗胆动笔了。
理念行为------两层皮
新课改不能只有理念,需要实践和操作。当前改革以进入了“深水区”,课改却永远“在路上”,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推进、不断完善的过程。然而在当下功利化的氛围中,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喊叫得惊天动地,而以“升”(升学率)为本才是扎扎实实在做。课程专家的课改在很大程度上是理念,是课程设计及宏观的指导;而我们中学一线教师的课改在实践,践行课改、构建新课堂,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教师实现人生理想的摇篮,更应该成为师生向往的智慧乐园、人生殿堂。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用崭新的视角去审视课堂,未来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用全新的理念,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任务目标------两分离
新课改不能埋头在过程的时候,忘记了我们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任务意识特别强,每节课都注重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整,导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只知自己“急”,不让学生“急”,有意无意地做了”喧宾夺主”的事,让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受打击。
有问题就想讲,这在大多日常教学中更常见。为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求,给学生把内容讲清楚,将知识梳理清楚,仍是教师采取的最主要途径,所以学生构建起来的知识系统,包括初步形成的思想,大都是教师的体系。而且,为数不少的教师坚持认为;我有水平、我有思想,我的课讲得好,学生愿意听、喜欢听,所以我就讲。说到底,这是不清楚自己的是任务与使命;教师的水平再高,那是教师的;教师的课讲的再好,那是教师的。我们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多么有学识,多么有思想。教师的水平不仅仅体现在自身对学科知识、能力及学科思想的理解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将这些理解设计成为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作够自主发展的学习活动上,否则,仍是向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解,和灌输教材中的知识与观点没有什么两样。对学生而言,说到底是“被思考”“ 被学习”,这样学习的结果即使学生对历史问题认识再全面、再深刻,那也不可能有学生自己的认识,不可能有学生自己的思想。因为,在这里,教师仍然是中心、是主宰者。
教书育人------两重天
放眼望去,新课程改革论文数不胜数、新课改示范课一节又一节、教改新星一个接一个的背后,许多常态性的课堂,或者是“戴着镣铐跳舞”,或是“穿新鞋走老路”,可谓“圈里圈外”冷热两重天。实践状况令人担忧:或是“舍本求末”,重“形式”而轻“内涵”,整节课除了“动听的音乐”“精彩的画面”“热闹的场面”外,什么有意义的说史学史与问题思考也没留下;或是追求面面俱到,对学生进行“知识轰炸”,整个课堂教学都是为了完成教师预设的教学任务。显然这些做法只是体现了新课程的“形”,而没有领略到新课程的“神”。
教学缺失了“情”,便丢掉了感染力,教学缺失了“趣”,便没有了吸引力,课堂缺失了“情趣”也就缺失了人文性。
课堂教研------两条线
新课改以来,中学广大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课程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当下教师在教研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选题狭窄、深度不够、价值不大。“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这是许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一线教师不能把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深入下去,达到教研相长呢?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教学任务太重、工作压力太大、思考时间太少,无法深入研究;二是职业定位不准、研究态度不端、价值判断不当,不愿深入研究;三是课外阅读不足、学识素养偏低、观察能力欠缺,不会深入研究。
我们无法改变现状,只能用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深刻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扑面而来,新的课程观、新的教材观、新的学生观冲击着我们;学生涉猎的知识今非昔比,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增加,质疑能力大大提升。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缺乏学习,就难以站稳讲台;没有研究,就不能胜任教学。我们不想只做一名“教书匠”,我们也想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我们很想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发展的方面,选择发展的方向,确定奋斗的目标。
德国总理默克尔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走的快,那么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的远,那么就一起走。当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时代。面对教育改革的日新月异,每位教师都承受着空前的挑战和压力,这就需要杜绝以前教学中那种小作坊式的“单打独斗”,特别需要教师的团队合作,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彼此支持,相互切磋,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共同成长。
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灵感往往来自思维的碰撞,多彩往往来自个性的差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的“独家秘笈”和“单打独斗”,在当下信息社会都必然走向自我封闭和孤家寡人。在百舸争流的时代面前,要想勇立潮头歌大风,只有众人划浆开大船!
我们也都清楚这样的事实,作为旁观者,我们提出的问题未必是我们自己已经克服了的,我们批评的现象大多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中也存在,而且,我们自己的课堂中的问题更突出:一是中小学教师的使命感,可以这么说,没有一线教师课堂的变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学改革;二是需要我们老师要有攻坚的勇气与精神,从我们的课堂做起,勇于反思,勇于探索,向自己的问题开刀,向自己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开战。课程专家的课改在很大程度上是理念,是课程 及宏观的指导;而我们中学一线教师的课改在实践,践行课改、构建新课堂,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严格说来,好课不是“做”出来的,好课是长期追求的结果。每一位教师都想上出好课,但却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坚持不懈地去追求好课。机遇往往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工作中想的点子多了,自然就有了创新的可能。读的书多了,自然就有写点东西的冲动。干什么事情都一样,不能坐而论道,要起而躬行。成功和失败的差距往往只有一步,那就是落实。
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
马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