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课堂,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发布者:cj_chmy 发布时间:2011-09-15 16:20:05 点击数:
改变课堂,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这是华东师范大学著名学者许纪霖教授的一句名言,我把它借用过来与所有的同行共勉。
课堂是知识传递的交接地,它广阔、深邃、严谨、活泼,我们在课堂里辛苦跋涉,寒冬酷暑,春夏秋冬,课堂就是我们的战场,课堂就是我们的生命。如果学生惧怕我的课堂,我真的会黯然神伤,如果学生喜欢你的课堂,你的生命也会熠熠生光。把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迎进课堂,用课程标准的新方法更新课堂,让我们的孩子愉悦地享受课堂改革带来的智慧和阳光。
事实上,我已经改变了我的课堂,而且这种改变还将进行到底——
新课程让我把“死”的课堂变成“活”的课堂。课堂是孩子们获取知识的海洋,它应该水波浩淼、气象万千。新课改使我的课堂充满新的活力。我不再是无上的权威,学生的思维再也没有一个牢不可破的框框。我不再惧怕课堂会因为一个小插曲而乱到不可收拾,因为我坚信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是多么重要;我不再因为学生的“节外生枝”而大发雷霆,因为我相信只有赤裸裸的思维过程才能使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在上《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先后播放了《黄海海战》和《马关条约》签定的视频录象,让学生置身于甲午中日战争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感受战争,体验战争,探究战争。把“死”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新课程让我把 “教师的课堂”变为“学生的课堂”。课堂是教师耕耘的责任田,更是学生收获的庄稼地。新课程让我重新审视课堂上“我”的角色。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你我何必取而代之。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你我何必高高在上!其实,在课堂里,学生是统治者,老师只是平等对话的首席。我想,学生欢迎这样的课堂:平等、民主、自由。例如在上《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采用“走进历史—感知历史—体验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探究“‘小’日本为何侵略‘大’中国?如何看待邓世昌的抗战?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应该掌握在谁的手里?甲午中日战争中我们都失去什么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我们应该怎么做?”等问题为载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敢于撒手,给学生一个展现的空间,学生就会给我们一片惊喜。
新课程让我把“预设的课堂”变为“生成的课堂”。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五彩斑斓,蕴涵着无穷魅力。真诚地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成为师生互相“抛绣球”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恣意张扬自己的个性才能。勇敢地放下那只“看不见的手”,使凝固的课堂“节外生枝”、激情荡漾。在上《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们在探究“邓世昌死的值得吗”时,我准备的答案是“死的值得,邓世昌是在大事面前选择了大义,这也是后来人们肯定他的地方”,学生在讨论探究时认为应该活着的人很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这些又何尝不是学生的心理话。在学完《马关条约》后,我问学生我们去了失去外什么都没有得到吗?学生的回答都是事先无法预设或与预设不一定完全一致的。
新课程让我努力变“书本的课堂”为“生活的课堂”。课堂即生活,生活即课堂,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的实践活动,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大课堂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触动,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体验。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让家事国事天下事伴随着风声雨声读书声走进寒窗,让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目光穿越过去和未来,关注现在和社会。如在上《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结束时,除了播放视频录象和有关材料外,我还在课堂结束部分引导学生学完《甲午中日战争》后,你有什么心情?请用一种颜色来代表,并说明为什么用这种颜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符合学生的从形象到逻辑的认知规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学生获得“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等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树立强国之志,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强大国家。
我爱历史这门学科,我爱教书这个职业,我更钟情我的课堂。课堂是学生茁壮成长的摇篮,课堂是教师实现理想的殿堂。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用崭新的视角去审视课堂,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用全新的理念去改造课堂。让我们高举新课程标准这盏明灯,指引课堂改革前进的方向!
改变课堂,我们将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中教部
马要
201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