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如何规范书写教学目标
发布者:cj_sdm 发布时间:2024-12-02 10:47:55 点击数:
初中道德与法治如何规范书写教学目标
一、 教学目标的表述:
完整的教学目标述写的方式为:
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情境+学习任务+效果评价+核心素养。
二、 教学目标表述范例:
1、《维护宪法权威》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聆听身边同学简述“我国宪法发展的历史”主题内容介绍(教学情境),能够说出宪法的地位 (学习任务),形成对我国宪法体系和内容的认识(学习效果),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法治意识:通过参与“如何维护宪法尊严”的议题(教学情境),探讨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学习任务),增强学生对依宪治国的感悟(效果评价),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的法治意识(核心素养)。
2、《创新永无止境》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银河号”事件(教学情境),学会理性看待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懂得建
成创新强国的必要性(学习任务+效果评价),提高对国家重大战略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核心素养);
通过分析北斗发展故事(教学情境),探寻中国北斗导航成功的密码(学习任务),
知道自主创新对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重要意义(效果评价),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认同(核心素养);
通过感受北斗人精神(教学情境),学习北斗人的精神品质(学习任务),懂得创新
精神的重要性(效果评价),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创新精神的意识,勇担时代重任(核心素养)。
3、《合理利用网络》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制订攻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情境),反思如何又好又快制订一份攻略(学习任务),学会信息节食,辨析网络信息(效果评价),在实践与探究中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这个学习工具(核心素养);
通过分析“村超是非”(教学情境),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学习任务),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效果评价),增强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核心素养);
通过合作探寻流量密码(教学情境),积极建言献策(学习任务),强化价值引导,善用网络正向价值,合理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和社会发展(效果评价),塑造健全人格,增强政治认同,涵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三、 注意事项:
1、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双基目标”、“三维目标”,还是目前的“核心素养”目标,教学
活动的主体依然是学生,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不能表述为诸如“让(使)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学生……、帮助学生……”这样的表述方式,其背后强调的逻辑关系是“教师让学生、教师帮助学生、教师培养学生”,这样的表述不能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合适的表述可以为:学生能够……、学生可以……、学生形成……等。
2、在学习任务方面,应该尽可能地满足“效果评价”这个落脚点上,即通过学习任务
的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可评、可测、可观、可量的。如表述为“理解、了解、认识、体会”等,显得比较难以评测,其效果过于笼统,无法直观地观察到,比较不符合“可评、可测”的维度。而如果表述为“写出、列出、辨认、背诵、列举、比较”等动词形态,则显得能够可测、可量。
3、在效果评价的表述方面,我认为应该尽可能地将核心素养的要义进行详
实地阐述,即通过本课的教学、学习活动,满足于具体的“核心素养”的素质要求是什么,将核心素养要义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述写,以满足于“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目标述写的要求。
4、最后,可以确定的是,不论何种形式述写教学目标,其核心出发点应该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