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均速度》优化设计
发布者:cj_wbp 发布时间:2022-10-27 13:31:18 点击数:
《测量平均速度》优化设计 |
一节课的效益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素养,同样的一节课,好的老师能够达成的目标更多。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比较容易实现知识目标,对于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箱规较弱。 在《测量评卷速度》教学中,按照从低到高目标如下 1、熟练地使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知识) 2、会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运动物体的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进一步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知识)。 3、通过亲身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体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方法。(方法) 4、知道做物理实验需要正确规范的操作、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尊重事实。(态度) 5、能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有初步的科学探究的意识。(探究) 建议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内容 操作流程(步骤) 设计意图 操作注意 一、 创设情境 引起注意 3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 1)你能估计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速度大小吗? 2)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时,速度大小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2、教师演示: 搭建一定倾角(较大)的斜面,小车从斜面的顶端释放自然下滑 3、学生思考回答:…… 复习旧知识,链接新知识 引起注意 判断速度大小的变化的方法 进行实验猜想、体会估测速度的难度 演示规范:固定斜面、倾角调整、挡板使用等 问题清楚,有指向性 二、 实践演练 时间测量 5分钟 教师搭建斜面,第一次较大倾角,第二次较小倾角,给学生提供统一的测量时间的情境。每次测量完换同小组的不同学生。教师听取汇报,按组序竖列板书。 1、测量小车在较大倾角斜面上运动全程时间。 2、测量小车在较小倾角斜面上运动全程时间。 3、测量小车在较小倾角斜面上运动上半程时间。 4、教师比较三列不同组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练习正确使用停表: 体会测量者带来的测量误差。 正确测量时间需练习、且有技巧。 测量短时间比长时间误差大。 知道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每组足量停表、三轮时间测量,每人实践一次测量时间。 三 交流讨论 路程测量 5分钟 1、依据示意图,独立判断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并读数(图) 2、小组交流、统一意见 3、小组展示 4、教师通过小组汇报点评规范路程测量 路程正确判断 长度测量正确读数、记录 学案、PPT呈现实验示意图 教师提出明确的任务,控制活动时间。 四、 介绍目标 明确任务 2分钟 小组合作完成 1、测量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速度 2、测量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的速度 3、计算下半程速度 4、实验中收获或疑问 明确实验任务 让学生带着思考任务、实验要求正确实验 明确任务方式: 1 PPT呈现教师语言解读 2学生学案引导. 在研讨课中还出现如下问题 1、学生使用的斜面上带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没统一,在测量长度的时候估读出现问题。出现分度值是0.5cm的刻度尺,长度测量的巩固作用没有达到。反映出实验准备不充分。 2、在记录数据的时候,没有规范的记录表格。比如缺少项目、物理量、单位等,所记录的数据的含义不清。表格的设计只作为考试的训练的内容,而在真正的实验中却没有正确的示范。重视考试内容,却不会利用日常教学实现,考教两层皮。 3、学生的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如两位学生同时测量时间总是不一样;记录实验数据如估读数字不一等都是很好的评价的素材,老师不能巧到好处引导到物理实验的教学要求,失去教学和教育的意义。 4、对测量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有些模糊。将测量平均速度当成科学探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