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方课备课指导建议8.5.6

发布者:cj_xudd   发布时间:2022-10-26 14:52:49   点击数:

 第五课   远离毒品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毒品的种类和青少年吸毒的原因,知道毒品的危害,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案例分析以及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讨论,让学生在生活中提高警惕,学会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远离毒品、禁毒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

 ()难点

知道毒品的危害。

三、教学建议

()教学内容解读

随着新型毒品的泛滥,青少年已日趋明显地成为受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之一。由于青少年精力充沛,喜欢追求新奇、寻找刺激,非常容易受到新型毒品的诱惑。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是青少年群体容易聚集的地方,同时也是新型毒品易出现的场所。

一些青少年出于好奇或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了毒品,且毒贩们也常采用各种招数诱惑其吸毒。因此,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各种力量,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去解决这一问题。本课的关注点集中在通过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强大的精神力量,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目标,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抵制各类毒品的侵害。

【情境在线】

介绍6.26“国际禁毒日”,并通过数据揭示出:在吸毒人群中,青少年所占比例是最大的

【探秘空间】

活动一认识毒品

1、通过图片,展示毒品的种类。

毒品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类。

①天然毒品是指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出的毒品,如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从古柯叶子中提取);②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的毒品,如海洛因、咖啡因(从鸦片中提取);③合成毒品是指完全用有机合成方法制造的毒品,如冰毒、摇头丸等。

2、通过分析青少年吸毒的案例,总结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活动二   了解毒品的危害

通过收集案例、分组讨论,分析吸毒的危害。

【点石成金】

1、通过学生阅读签名保证书,提高对毒品的认知,并树立拒绝毒品的坚定信念。

2、学会辨识三种新型毒品,坚决抵制各类毒品。

【知行园地】

1、演一演:让学生分组讨论误食毒品的危害性。

2、想一想:以小明的身份,向小亮讲解毒品的危害性,规劝、鼓励吸毒的小亮去戒毒,必要时去相关部门举报。

3、填一填

1)青少年

2)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3)依赖性  耐受性  非法性  危害性

4、判一判

1x

(2)x

(3)V

5、写一写

远离毒品,亲近美好人生。

吸食毒品,害人害已。

无毒生命灿烂,涉毒生命黯淡。

普及禁毒知识,提高防毒能力。

远离新型毒品,健康成就未来。

 ()教学指导建议

1、视频导入—了解毒品。

教师:播放电影《虎门销烟》的片段。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讲讲当时要严禁鸦片的原因。

过渡:在清朝,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灾难:①白银大量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②吏治更加腐败;③军队的战斗力下降。请同学们思考:在当今,毒品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2、调查问卷—了解毒品与青少年的关系。

教师:展示吸毒人员年龄分布图。

学生:交流毒品与青少年的联系;完成关于青少年吸毒原因的调查问卷。

教师: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

3、讨论交流—认识毒品及危害

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收集到的青少年吸毒案例

教师:介绍什么是毒品。

学生:通过图片对比,讨论毒品的分类。

教师:讲解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合成毒品。

学生:通过案例,讨论、分析毒品对个人身心、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4、实践探究—学会拒绝毒品。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对于毒品,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才能远离毒品;签名保证书。

教师:介绍新型毒品。

5、拓展空间—检验学习效果。

学生:完成“知行园地”的内容。

 

地方课八年级备课指导建议8.6

第六课  飘动的红丝带
一、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
、了解艾滋病及其危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日常生活中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行为。
2
、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
)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什么是艾滋病,通过分组讨论和情景模拟表演来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明确日常生活中的正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使学生知道怎样预防艾滋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把所学知识与自身身心健康相关联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2
、教育学生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要关爱他们。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掌握怎样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
)难点
    理解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内容解读

【情境在线】
1
、用活动场景图片进行导入。让学生观察两位预防艾滋病形象大使(濮存昕、彭丽媛)胸前佩戴红丝带,进行献爱心宣传活动的图片;收集资料,学习红丝带的含义。

2、学生佩戴红丝带,争当预防艾滋病的爱心宣传员,用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活动,引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探秘空间】

1 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后,展示结果,使其了解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

2、分组讨论、学习那些日常生活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为引出预防方法和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做铺垫。

【点石成金】

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总结本课的重点知识: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教师进行知识上的补充说明。
【知行园地】
1
、思考分析:血液传播 性接触传播
2
、判断正误:(1)√(2)×(3)×(4)√(5)√(6)√(7)√

(二)教学指导建议

1、情境导入——提前预防艾滋病的相关问题。

学生:课前准备红丝带和别针。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情境在线。

学生:观察两位预防艾滋病形象大使胸前佩戴红丝带进行爱心宣传活动的图片;阅读有关红丝带的资料卡,然后互相佩戴红丝带,开始学习本课。

过渡:目前,艾滋病仍然是全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它的危害很大,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人们也往往谈艾色变,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只有我们掌握了相关知识,正确的认知艾滋病,才能在生活中更好的进行预防,去关爱艾滋病感染者。

2、搜集资料,讨论学习——认知艾滋病及其危害;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教师:什么是艾滋病,它有哪些危害?它的传播途径怎样?

学生:学习相关内容。

3、分组讨论——明确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

看教材,谈谈这些行为是否传播艾滋病。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汇报。

4、实践探究——掌握怎样预防艾滋病的正确知识。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预防艾滋病,最后得出结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可以出示课件:补充预防艾滋病的歌谣:洁身自爱守道德……

5、拓展空间——巩固重点和难点知识。

学生:完成知行园地的内容。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