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政治 > 教学资源

跨学科观察课的意义与方法

发布者:cj_lihua   发布时间:2022-06-27 07:49:34   点击数:

 跨学科观察课的意义与方法

在交流观课议课有关话题的对话交流时,有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陈教授,你建议在平时的观课议课中要观察自己的课,这个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同时你也建议要跨学科观察课,你也知道我们平时的教学和教研任务都很重,我想问问跨学科观察的意义和价值有什么?怎么跨学科观察才更有实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里在整理回答一下。

首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很好。现在的教师任务繁杂,压力很大。不能别人说一个什么事情就马上跟上去,而是要思考这样的意见和建议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价值有多大?值得做还是不值得做。如果值得做,要去实践,就要思考如何更有效,要用尽可能少的投入争取更大的效果,用专业的方式追求更有质量的专业发展

就提倡跨学科观察课,我首先是从自己经验出发的。我1992年在四川省中江县仓山中担任校长,担任校长以后,就要去听不同学科教师的课,我对自己的观察课没有定位于检查,而是定位于学习。我发现通过这样的跨学科的课堂教学学习,丰富了自己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认识。1994年,我调绵阳实验中学,当了教科室主任,要组织学校的老师们参与教学研究和课堂改革,怎么办?我找到这样一种方法:每学期一定要去观察学校最优秀的不同学科的老师的课堂教学,观察他们在如何教学、有哪些东西可以在学校里推广提炼。不仅在学校推广,而且总结他们的经验发表。我就梁庆凤老师的数学教学撰写了《不信春风唤不回》在《教育导报》发表,就巩晓蓉的英语教学特色撰文在《绵阳日报》发表……可以说,这样的观察对自己的帮助极大。

有了这样的经验,我现在特别鼓励老师们跨学科观课(特别是那些在本学科教学能力和水平处于“独孤求败”层级的老师,你要再进步,一定要跨学科相互听课、相互借鉴),跨学科的好处有哪些呢?我现在想到这么几点:一是有利于辅导自己子女的家庭作业,适当的多懂一点,孩子有问题问你,你可以说几句,这有利于赢得孩子的佩服和尊重,有利于建设良好的亲子关系。二是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帮助自己跳出现有教学的“井”,现在的老师大多在本学科有本科左右的专业学习,自己专业的学科知识应该懂的,观察自己学科的教学,主要关注的是教学方法,收获不如想象的那么多;而跨学科的观察不仅能学到教学的方法,而且可以在学科知识上又所增益。就学科教学而言,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比如我注意到就学科语言练习和对话,英语教学就做得很好;数学学科强调严密和逻辑;语文学科注重相关环节的起承转合……这都可以帮助我们跳出学科教学的“井”。记得在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观察音乐教师授课,组织议课时,我认为最具价值的问题和意见是其他学科教师(记得是一位体育老师)提出来的,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三是可以相互借鉴,形成学科沟通。在《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2003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我写过这样的观察:

前几年,高级智能计算机“深蓝”曾和国际象棋冠军进行比赛,当比赛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一个初中生问老师:“什么是深蓝?”老师很生气:“深蓝是一种颜色,这个问题应该回去问你妈妈。”当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中小学老师,希望他们积极参与学习、以便更好地胜任工作的时候,他们很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认为教师没必要、也不可能对课堂和教材以外的东西都了解。

这一学期,我在中小学听课,感受到了课堂教学和教材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新挑战:

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夜宿山寺》上,教师让学生发现问题,一个学生问:“为什么修那么高?那么高会缺氧的。”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为什么不修在平地,平地交通和生活方便得多?”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仅有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再把教材往前面翻翻,是王安石的《梅花》,课后练习赫然写着:“画一枝梅花,涂上颜色,看谁画得好。”教师不会画没关系,但欣赏评点也不会,就会失去对这一课后作业的指导权。

2001年11月,到绵阳市涪城区东辰国际学校听课,教小学一年级英语的是一个水平很高的老师,虽然只有两个月的时间,班上的学生都能明确老师用英语提出的教学要求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贵的是,任课老师注意结合其它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英语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很高地用英语学习,并且用英语表达20以内的加减运算及结果。和我一起听课的教导主任给我说:“这个班的数学老师课堂上经常遇上学生用英语表达。”听完他的话,我认为,对中小学教师提出掌握最基本的英语口语应该不再是外在的强制的要求了。

走进高中课堂,教材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我的看法,在高中语文《故都的秋》的课文中,出现了“Golden Days”“Anthology”的英语表述;在《地理》课本后,地理专有名词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地名都有了“中英文对照表”。

在化学新教材在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后出了一道习题,先呈现一首古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题目是“猜一猜诗中说的是什么化合物?根据你对该化合物的认识,对诗中的描述作出解释。” 

2022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跨?可能就需要跨学科的课堂观察,这样才能更好找到学科之间相互衔接的主题,设计跨学科学习。

接下来说说跨学科观课如何观?

一是可以观察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结构体系和教学方法,开阔眼界。二是可以用“假如我来教”设想自己完成这一教学的可能,有了“假如我来教”的心思和念头,我们就能在观课中收获更多。我在观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发现授课教师写了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对该词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心中有所得,大喜。接下来在一个学习积极性不高、学风不好的班级执教这首词,我就有了这样的利用:

“今天,我们要学习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大家知道这首词有多好吗?哦,不知道。陈老师原来也不知道。今天陈老师知道后人有过这样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什么意思?就是中秋写月亮的词,这是最好的,排名第一。同学们今后会见到月亮会和月亮打交道吗?会的。设想一下,毕业五年、十年以后,你挽着女朋友漫步,看到天上一轮明月,你想表现一下自己,你会说什么?是不是就只会说‘今晚的月亮好大哟’?学了这首词,你就可以深情地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你看一首词就可以表现你的修养,帮助你恋爱成功。这首词该不该好好学?”同学们觉得有些意思,在后面的学习中有了较好的投入,我顺利完成了平生的第一节初中语文课。

第三是要认真贯彻和研究学生,观察他们的学习状态、学习收获。这样的观察一方面是为自己,增进对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和认识。当我们把学生的学习研究好了,我们的教学也就有了基础。二是为上课老师观察,为上课教学提供学习信息,有这里这样的准备,课后议课,你不要对课本身评价,就说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状态、方法和效果。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建议:“在讨论中,最重要的是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只说出自己对所观察到的事例的真实感受和具体事实本身。只要大家能相互交流自己朴素的感受到的一切,就必然能学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北京大学的陈向明教授讲过这样的观课故事:佐藤学教授认为课例研究是改造学校文化的一种方式,是建立学校学习共同体的一个媒介,强调要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和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我在日本做访问学者的时候跟着他和他的助手秋田美代子一起去学校听课。有一次课堂设在进学校的大厅里,周围全站满了人,我问旁边观课的教师:“这是英文课,你听得懂吗?”他说“听不懂”,我说“听不懂来干嘛呢?”他说“观察学生啊,我不一定要听懂。”听完课汇报的时候,佐藤学教授说:“大家不准评价老师,也不准提建议,你看到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明天你回去后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我们后来访谈上课的老师,老师说:“很好啊,以前我们被评完课后总是哭着走出教室,几百人盯着我们、批评我们,现在我们是笑着走出课堂,因为有几百双眼睛帮我们观察孩子们是如何学习的。”

注意,听不懂没有关系,就去观察学生学习,为自己观察、帮助上课教师观察,自己好好想一想,然后说出你看到的就好了。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