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地理 > 课改时空

等值线专题

发布者:cj_drm   发布时间:2022-03-30 08:07:04   点击数:

 等值线专题

1.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 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 选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因此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② 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③ 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 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⑵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 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 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例: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 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例: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⑺ 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⑻ 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⑼ 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⑽ 地形对水文的影响:

① 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地图方向可确定河流的具体流向。

② 地势陡峭的山区,一般河流流速大、水流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③ 平原地区,一般河网密布,流速平缓,水量丰富的河段有利于航运。

④ 山脉往往是相邻两大流域之间的分水岭,根据山脊线可确定河流流域的范围。

⑾ 地形特征的描述:

①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②地势及起伏状况;

③ 主要地形区分布;                         

④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⑿ 地形类型判读:

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

① 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

② 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

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

① 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

② 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

③ 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

④ 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

⑤ 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

注意: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

2.等温线专题

⑴ 分析走向(延伸方向):

① 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

② 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

③ 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⑵ 分析弯曲状况:

① 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

② 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

⑶ 分析疏密状况:

① 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缓坡

② 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陡坡、锋面处

⑷ 分析数值特征:

① 高值区(凸向低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

② 低值区(凸向高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

⑸ 高考能力要求:

① 判断南、北半球位置: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

② 判断陆地、海洋位置:

冬季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③ 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

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

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④ 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

寒流流经地区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暖流流经地区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⑤ 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

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⑥ 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

① 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 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 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3.等潜水位线专题

⑴ 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

⑵ 河流流向判断: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⑶ 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

⑷ 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⑸ 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潜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⑹ 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

一是作水平切线法,比较水位高低,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

二是作出潜水流向,潜水向河流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潜水流向由河流指向潜水,则河流水补给潜水。

4. 等降水量线

⑴ 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

⑵ 我国由东向西递减。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

⑶ 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⑷ 闭合曲线:越向中心降水越少,是内陆盆地或山脉的背风坡;越向中心降水越多,是山脉的迎风坡。

5. 等盐度线

①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② 不同纬度地区盐度比较主要分析气候中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③ 同纬度不同海区主要分析洋流流经状况,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盐度较低;

④ 近海岸盐度还要分析陆地淡水注入的稀释作用;

⑤ 高纬度海区还要分析结冰与融冰的影响,结冰使盐度升高,融冰使盐度降低。

6.等压线

⑴ 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

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大的为低压中心。

⑵ 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

水平方向上:高压区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区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地势高气压低,地势低气压高。

⑶ 判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

高压脊(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指向低处为高压脊(同等高线图中的山脊)。

低压槽(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指向高处为低压槽(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

⑷ 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

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

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7. 等震线:

⑴ 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⑵ 影响因子:① 震级越高,烈度越大; ② 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③ 震中距越短,烈度越大; ④ 地质构造上断层分布,烈度大;⑤ 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