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要时刻保持教育的自觉
发布者:cj_zqw 发布时间:2020-06-18 14:57:18 点击数:
读冯恩洪先生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感觉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身上背负的重担。我们跟随冯校长建设上海建平中学的脚步,再次温习了教育的目的,对课堂教学、育人环境、体验式德育、个性与特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文化等诸多的办学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教育的自觉有了新的领会,真可谓是受益匪浅。
当前教育的河床里喧哗一片,已然失却往日的平和气息。从2001年开始,中小学教育经历太多的改革,而改革背后却弥漫着对方向的怀疑;教育经历太多的创新,创新背后却昭示实效的微利;教育有太高的期待,期待背后却显示忘了初心。作为教育者,同样有许多的浮躁,从而使教育有可能蜕化为拥有话语权者聒噪的平台;有许多的诱惑,使教育有可能失却清新质朴的气质;有许多的功利,使教育有可能失守教育的本真。因此,我期待自己像冯校长那样走向教育自觉。
什么是自觉?自觉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察觉。自觉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而教育自觉就是一个人对教育或者对育人的一种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觉悟和自我行动。教育自觉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教育者或一个人教育素养和专业水准的重要指标。阅读本书,能感受到冯校长深情回顾与深入思考、深刻反思与自觉内省、积极改进与坚定重建的教育气场,他的这一系列教育自觉行为对我们教育者来说是非常有启示的。用现身说法来展示教育自觉四个显著特征,即目的性、自主性、反思性和实效性。
目的性表现为教育主体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总是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育人本质和目的,坚持教育性。自主性是指教育主体对教育有着自己个人的清晰认识、观点和看法,并能够独立地按照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言行一致地对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而不是人云亦云,跟风盲从。反思性表现为教育主体对教育的目的、内容、过程、方法、效果等的反复质疑、持续思考和辩证思维。实效性则是指教育自觉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科学发展产生的实然、实际的效果和效应。更简洁的表述,教育自觉表现在理论自觉、实践自觉、思想自觉、学习自觉四个方面。
冯校长从动物森林学校的故事来阐述教育的启示:人皆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教育应该发现学生的强势智慧,教育应该让人的强势智慧得到充分发展。其实他就是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表达对教育的理解,进而提出适合学生的教育应该从三方面入手:1、注意差异;2、尊重情感;3、释放潜能。在这三个框架下实施教育策略,从而达成教育目的。形成他自己的办学理念“合格+特长”。从中可以看出,冯校长有着对理论的自觉,用科学的方法发现、总结、概括、提炼上海建平中学的教育理念;用前人教育理论解释、说明教育常态与新常态;对自己的教育经验和实践进行系统性、理论性提炼、概括和升华。由此我们知道了一切优秀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的理论成果都是理论自觉的产物。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自觉即有目的、有意识地将一定的教育理念、思想、观点、方法等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自觉地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和他人的教育实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不仅仅是解决个别的、具体的问题,而且是解决一类的、系统的问题;不仅仅是解决学科知识的教学问题,更要解决教学、教书过程中的教育问题,即育人问题。冯校长团队总能在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并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机会,将之转变为宝贵的教育契机。本书就是描述冯校长的教育之路,引领我们从教育实践上升到教育理论,又从理论回到实践中去,启示我们要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再学习、再重建。只有敢于否定自己才能走出自己的教育之路,在这种意义上说,在教育实践、理论学习中自我否定也是一种教育自觉。
思路决定出路。冯校长说,人不能识之我识之,这是一种见识;人不肯为之我为之,这是一种信念;人不敢为之我为之,这是一种魄力;人不能忍之我忍之,这是一种气度;人不会做之我做之,这是一种能力。这样的思想自觉,反映出教育者对教育理论与现实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是基于对教育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新挑战的高度敏感,自觉的创新思维和系统思考,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实事求是,对已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大胆质疑、批判。冯校长的思想自觉激发其教育创意,促进建平中学的教育革新,推动教育更好地发展。
教师的角色很多,但基本的角色是学习者。教师角色的本质属性是学习性。任何教育家都不是天生的和先知的。成为教师的前提条件是先学和持续不断地学。优秀教师较之普通教师往往学习更自觉、更持久,他们在学习方面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自觉、目的明确、如饥似渴、持之以恒。本书里的“我”(冯恩洪)就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从书本上、课堂里、生活中、参访中贪婪地汲取古今中外人类的一切文化和精神营养,不断地充实丰富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为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实践积累资源。冯校长认为2 1 世纪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有效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正确思想能力、好奇心想象力、创新变革能力,教师不能置身其外。而这些能力都是要通过学习才能实现的。冯恩洪校长还引用艾德格的名言:学习效益在30以下的都是被动学习或个人学习;学习效益早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来说明学习方式的改变可以提高学习效益。
归结一下,通读本书后,我们可以为教育自觉赋予更丰富的含义,从而使自己拥有教育自觉。
(1)教育自觉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懂得自己教育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能够在教育工作中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自我建构,很多事情知道应该怎么做,知道应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是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统一。这种精神是一种教育者自我觉醒的主动精神,有了自觉就拥有了一种可持续的、强有力的内在力量。这种精神其实是一个方向,方向正确了,大家付出的努力与勤奋,才能与目标越来越近。目前很多教师不能说没有自觉性,不过他们的自觉往往表现为自觉地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自觉地追求考试的分数,自觉地追求功利的目标,自觉地要求学生按照大人的意志行事……这不是教育自觉,这是教育的\\\伪自觉\\\。因为这种自觉已经在客观上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割裂了眼前的行为与终身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成了一种反教育。
(2)教育自觉是一种过程。自觉与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改变,自我提升相伴随,而自我改变并不轻松,有时还很痛苦,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磨练。并且,人的自我完善,追求美好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决定了自觉不是句号,而是逗号,自觉是一个螺旋上升,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3)教育自觉是一种境界。自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具有发展性,总是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发展,这决定了走向自觉是一种境界。自觉首先要认识自己,要了解学生和社会。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经过自己的适应,找到和他人和社会共同发展,和谐相处的共同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