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物理 > 交流共享

从“知识导向”走向“素养导向”文/邱俊

发布者:cj_wbp   发布时间:2019-12-06 08:18:04   点击数:

 

20143月,“核心素养”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
2016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
2019年年底,核心素养开始进入课程。
从此,中国基础教育已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和路径是什么?究竟如何落地生根?课堂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连串的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种种困扰。所幸遇见了余文森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这本书,本书立足于整个基础教育,系统深入地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意义、教学观重建、课堂教学基本策略等内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一线老师的问题做出系统的回应,让人顿觉“日出而林霏开”,它成了案头常年必备书,每有困惑,便欣然翻阅,让人觉得安静地沉入一件事是如此美妙。
读书的过程中,萦绕在我脑海里的是“素养”“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种种思考,我常常情不自禁地联想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校,甚至想起身边遇见的各形各色的人。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和神态表情感觉他们的学识、智慧、道德、态度、品格、思想、精神等等,越发明白“核心素养”的意义,它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的综合表现,是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是生命个体品质与气质的变化和提升。当我们由这样的联想和思考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时,我们就能明白,什么是品格和能力。余文森教授强调,它一方面着眼于做人,强调一个人的软实力(品格),一方面着眼于做事,强调一个人的硬实力(能力),渗透于人的整个心灵,涵盖了人的全部精神世界。当一个人拥有这两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时,他就拥有强大的能量,拥有强烈的幸福感,成就事业。如此说来,核心素养培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是学校,知识是主要载体,课堂是主要场地,教师是主要条件。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只有革新教学观念,重建教学关系,从知识导向观转变为素养导向观,才能有效促成核心素养的一天天形成。
不要一味“教得多”,而“育得少”
余文森教授说,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的教学是教人,而不是教书。这个观点暗含着知识的育人价值,知识归根到底是为人而存在的,只有充分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和精神意义,才能让教学从知识导向走向素养导向。关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在《如果我当教师》一文中说:“我绝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自然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每门功课犹如车轮上的一根“辐”,许多根辐必须集中在教育的轴上,才成为推进国家民族的整个轮子。”我们的教学必须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明确教学方向,真切懂得“教育必须首先要去培养一个人,然后才是培育一个律师和医生,而不能相反。教育最终目的是人性的实现,是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把人变成工具”的道理。
反观我们身边的教育,“教得多”而“育得少”的现象时有发生,课堂上老师往往声嘶力竭,不少学生无动于衷;试卷铺天盖地,资料堆积如山,学生埋头于试题中惶惶然;课余被作业题包围,周末从早到晚的补习班挤得满满……学校、家长、教师“合力”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网住了孩子们的童年时光,青春时光,甚至以牺牲孩子们的健康、幸福、快乐、品行为代价换取所谓的高分。分数渐渐被异化,个性渐渐被扼杀。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很多家长、学校、老师的眼中,只有教学任务和教学成绩,唯独没有活生生的人。人是有生命的个体,而这种适得其反的做法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家长投入的力度越大,教师教得越努力,学生越觉得学习没有乐趣。长期这样被知识束缚下的心灵一旦扭曲,道德也就随之开始沦陷。
为人师者终需明白,人的素养更多的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育出来的。教的多半是外在的知识和技能,育出来的才是内在的能力和品格。我们学校教育目前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得多”而“育得少”。作为工具、手段的知识反倒变成了教学目的,知识被绝对化神化,而能力反被弱化边缘化。很多年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提出“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的观点,认为教育不是工业,就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能像统一规格的生产线一样生产,只掌握知识技术就可以了;是农业,是因为要按照季节播种,遵循孩子们的成长规律,让每一棵种子在阳光雨露中生长,用正确的教育思想与方法,帮他们除草打虫,看他们在不同的季节里发芽、开花、结果。可见,知识是学校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一个“阿基米德点”,以知识为基础,着眼于人的素养长远提升,不限于近期学到的知识,不止于眼前的知识。
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而不给他们带得走的礼物
“背不动的书包”现象很普遍,常常看到小学生背着硕大的书包,从背后看去,只见头顶不见人影。有的爷爷奶奶干脆来回接送,主要是心疼孙子的小身板背不动大书包。书包里沉甸甸的都是知识,这些知识在若干年后,给孩子留下了什么?这些知识都培养出了怎样的孩子?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需要这样的思索。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内涵界定中的“关键能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有三个特点:剩下来的东西,带得走的东西,可再生的东西。在时间的长河里,每一个受教育者遗忘掉的东西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而剩下来的就是所谓的能力,这种能力经过漫长的过程才会产生效果,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并具有生长性和可持续的发展性。它就像一棵大树的树根,能够随时长出知识;又像一根有灵性的红线,能够把散落的知识珍珠串起来。我们需要送给学生这样的礼物。
这里提到“关键能力”,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等等,我们应聚焦于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从学习过程(认知加工)的角度,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阅读能力(输入)、思考能力(加工)、表达能力(输出)三种,它们具有基础性、生长性、共同性、关键性的特征,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石。
阅读能力,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学习能力,是获得新知识的主要手段。无论面临哪种学科,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我们发现身边很多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很丰富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头脑不灵活、对待知识的态度冷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缺少阅读。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从以听讲为基础走向以阅读为基础,学生能读懂的内容,教师坚决不讲,教师讲的、教的必须是学生读不懂的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真正的阅读习惯。
思考能力,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学习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能思考的人才是力量无边的人,而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书中引用了张楚廷教授的一段话有着掷地有声的力量:“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学引导者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能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课,算是好课;能够在课堂上唤起学生也生问、发问的课,算更好的课;能够唤起学生提问,居然被学生的问题问倒了的课,算是最好的课。”张教授的话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了。在思考场域中,只有习惯性地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维、深度的思维,通过思考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才能使学习过程有价值有意义有生命力。
表达能力,是学习能力最高体现和综合反映。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看法和发表意见,是从理解到创新的关键一步,有表达会表达善表达,知识才能真正转化、升华为能力。而且,表达的过程也是对话的过程,能促使知识增值,能与同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简洁,交流情感体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从而达到共享、共进的过程。我们在课堂一定要善于鼓励学生们大胆表达,增强他们的信心,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将书本知识在表达的输出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阅读,思考,表达三种能力的根基牢固,其他能力的发展才能水到渠成。
不要眼里只有教材,而没有学生
《礼记 学记》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师只拥有知识,就只能给学生知识。唯有智慧才能启迪智慧,唯有素养才能培育素养。落实核心素养,教师必须从知识型教师转变为素养型教师。知识型教师视野狭窄,眼里只有教材,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之外所识甚少。而素养型教师,是学识水平、知识视野、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审美能力、气质品味、价值取向、人格修养的总和。这样的教师,眼里有学生,有意识把教材教厚,善于通过学科教学把学生培养成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素养型老师手中有课本,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天地。他们懂得活动是学科的活水,注重以学科活动为主要路径展开教学,让学科链接生活,强调学生的真切体验。在活动中学习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于无形中形成对知识的清晰认知,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感受到探索的乐趣。
素养型教师深知问题是思维的引擎,善于以精妙、巧妙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搅动学生思维的涟漪,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
素养型教师具有广阔的课程视野,善于站在课程层面对教学加以审视,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和生活资源,统领整合课程资源,为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这个时代已经开始由“知识经济”转向了“核心素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有一支高素养的教师,一批为教育事业而付出的创造性劳动的教师、一批着眼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有长远眼光的教师。
人的发展只有立足于核心素养,才能赢得未来。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