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物理 > 交流共享

原子与宇宙——从一粒细沙看到世界

发布者:cj_wbp   发布时间:2019-12-03 08:46:37   点击数:

 

20世界初,人类开始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一提出,就被称之为“行星模型”,一种非常形象化的叫法,但是不能否认原子这个极小的体系和太阳系这个极大的体系确实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占据微不足道的体积,却集中了体系的几乎全部质量,电子和行星都在分别绕着核旋转,甚至中学学课本上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都那么相似。难道原子本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宇宙?难道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宇宙是由无数个这样小宇宙构成?这不禁让人联想到19世纪初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一首诗,开头四句如下: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从一粒细沙看到世界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从一朵野花窥视天空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用一只手去把握无限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用一刹那留存永恒
 
    回到原子与宇宙的对比上来,是否真可以从“从一粒细沙看到世界”呢?近年来有科学家提出,宇宙在不同的尺度上,有着惊人的重复性。如果把一个原子放大1017倍,它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就和一个白矮星差不多,如果放大1030倍,那它的各种力学和结构常熟就非常接近于我们观测到的银河系。这种观点,即宇宙在各个层次上展现出的相似结构,被一些人称之为“分形宇宙”模型,在他们看来,哪怕是一个原子,也包含了整个宇宙的一些信息,是一个宇宙的“全息胚”,就如同细胞是生命体的“全息胚”一样。
 
    再谈点生活中类似的感受,前一段时间,我曾经回到阔近别二十年代的家乡,并居住了一段时间,期间我好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熟悉而陌生,重复了千年的劳作方式还在延续,重复了千年的生活方式也在延续,吃的、住的、用的都已经和现代世界很不一样了,但每个人好像都满足于现有生活方式,对我描述的外面花花世界无动于衷,在他们的世界里,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的满足,也有对未来简单的期望……我突然意识到这些感受与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的我并无二异,不同的世界,相似的体验,生命历程的本质还是一样。
 
    这些观点究竟对与不对,大家不必较真,一家之言,带来一些思考,博大家一乐而已。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