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物理 > 交流共享

用探究的思想分析教学问题

发布者:cj_wbp   发布时间:2019-11-22 07:28:29   点击数:

 
     在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中常常出现控制变量、转化法。这两种方法在教师的教学中被扩充放大。比如,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中,如何表达热量,会出现很多方法,如有气体膨胀体积变化、液体膨胀体积变化、温度升高的大小等等。实际上,控制变量和转化法也可以迁移到教学的研究方面。但是很少教师用,在熟悉的情境中会用,变化情景就不会用了,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没有转化成能力。

 
转化法:用学生的问题来反映教学问题
例1

220V 40W的电灯通电5min消耗的电能是        焦耳?

某学生的演算过程:
W=Pt=0.04kWX1h/12=0.01/3  kW h=3.6X10^6JX0.01/3=1.2X10^4J
为什么不用主单位计算。而转化成kWh?你转化成主单位试试
W=Pt=40W*300s=1.2X10^4J
简单,还可以这样啊!老师让这样算的。
“老师让这样算”不一定是真的,但是老师一定讲了“千瓦时“的来历,该同学听了,所以就对kwh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出现了绕道走的现象。
有时候教师很纳闷,为什么学生会这样呢?笨!不会变通!

 
导致这个现象原因?
猜想:
教师的在处理“千瓦时”的教学顺序、方法、用时等都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
1、形成P=W/t的公式后,再讲运用公式计算的要求。先用公式计算150W电视机 ,某天工作4h,计算消耗多少焦耳电能,合多少千瓦时。重点在公式运用在使用主单位。然后用上一节课的电能的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来进行换算。在用教材例题的处理方法,得出结果两者对照,提出用此公式可以选择两套的不同的单位。
2、形成P=W/t的公式后,直接教材例题的处理方法,引出“千瓦时”。这种处理方式重在“千瓦时”的强调,而对本课的重点却淡化了。
3、完全按照教材93页的处理方法。公式、单位介绍——千瓦时例题,用瓦、秒计算,然后转化成千瓦时。
4、按照教材93页的处理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对比分析总结——优选方法。

 
事实上,教师有意识的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教学实验,从学生的学习结果来不同来,处理的放法的教学得失。但是,发现问题较难,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例2:
某校焦耳定律后,课后检测,10道选择题。很难通过学生的错误来分析教学问题。讲完试卷了结。少问题意识、探究意识。
检查焦耳定律,学生错的多的题主要是焦耳定律的公式变换的运用。如,使用Q=U^2t/R,如何判断,还有进行电阻的变化之后再用焦耳定律的变换公式。没有过程,看不出学生的思维过程、规范表达。检测并不是当堂的教学。
若焦耳定律课堂教学,采用以下的程序
1、定性解释:电炉丝热的发红,与其连接的导线不热
2、定量计算。用Q=I^2Rt记性简单运算。101页,例题。
3、想想议议。条件不同(电流相同、电压相同)分析Q大小与电阻的大小的关系不一样,突出实际情景下的条件。引起分析问题时需要考虑条件。
4、动手动脑学物理1-4,可以变换公式。

 
设题按照从单纯的焦耳定律理解,到结合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多用主观问答形式,显示出解题过程。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发现哪个变量(单一知识、优选方法、情境、知识的综合等)引起。

 
对教学问题熟视无睹,问题不明确、没有探究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为讲、考解决习题,没有根据。追其原因探究的迁移能力不够,会讲探究不会用探究。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