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地理 > 地理广角

青藏高原是冷?是热?

发布者:cj_drm   发布时间:2019-09-27 10:01:43   点击数:

 

青藏高原是冷?是热?
── 一场关于青藏高原气温的课堂辩论
福建省泉州市城东中学 张江龙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课堂教学中,有一张图像是《青藏高原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讨论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师:请同学们从自然环境特征如气候、地形地势等要素分析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生1: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而且纬度较低,距离太阳较近,因此太阳能丰富。
 
生2:我觉得除了海拔高外,天气如果是阴天为主,太阳能也不会丰富,因此推断青藏高原的天气大部分是以晴天为主,而且云层比较稀薄,这样太阳能就更丰富。
 
生3:对!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高原上空气稀薄,这是在建设青藏铁路的新闻经常听到的。所以,太阳照射到地面之前,在云层的消耗量较少,到达高原面的太阳能量多。
 
学生回答至此,基本上能将青藏高原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的原因解释清楚了,达到了本环节的教学目的。但此时看到魏同学在底下嘀咕着什么,隐隐约约有听到气温低的言语。看着他充满疑惑的眼神,显然他仍然对刚才同学们的解答过程产生疑问,秉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改精神,我示意他发表他的观点。
 
魏同学: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行吗?
 
师:请问。
 
魏同学:初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了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而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对吧?
 
由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联想到了气温的变化,这个思维过程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与青藏高原丰富的太阳能有什么必然联系呢?我的脑海一闪而过,“过程与方法”是课程三维目标之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也可以将他的思维过程传达给全班学生。所以,我示意让他接着发表他的观点。
 
魏同学:刚才那些同学都说了,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云层薄,到达太阳能量就多,我也同意。但既然这样,高原面得到的太阳热量就多,甚至会比南方地区多,可是为什么高原上的冰川却这么多呢?高原上应该没有冰川才对!
 
魏同学向大家传达的他的思维过程大致是这样:高原海拔高——距太阳近——空气稀薄——太阳照射强——太阳能丰富——温度高。但这又与海拔高——气温低相矛盾。还没有等我小结他的观点,有一位不服气的王同学举手发言。
 
王同学:海拔高,气温低,本该就是这样,难道你没有见过世界上所有的高原或高山上冰川很多吗?所以你刚才的推理完全不正确!即使你没有亲眼看过,电视总该有看过吧!
 
停一片刻,我环顾了班级四周,发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其中大部分是赞同王同学的观点,但有一部分赞同魏同学的观点,而且这一些同学平时都是比较优秀的。看来,一场辩论的导火索就要点燃了。看着他们充满疑惑的神情,我临时决定:放弃预定的教学进度,将这不到二十分钟的学生留给学生。
 
师:有谁还赞成或反对魏同学的观点?请你们畅所欲言,我们可以举行一场现场辩论。
 
全班学生一听到辩论,顿时活跃起来。
 
生4:我反对魏同学的观点,事实上所有海拔高的地方温度都低,是不是魏同学的推理过程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生5:我赞成魏同学刚才说的,高原面海拔高,距离太阳更近,云薄,空气稀薄,得到太阳照射强,所以才会有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生6:我反对,如果魏同学推理正确的话,就不可能在上学期书上,青藏高原雪山连绵的图片了。
 
此时,魏同学又把手举得高高的,也许他在经过一番思考又有什么见解要表达了。在我示意下发言。
 
魏同学:我们现在可以这样假设,我们承认现在高原确实是雪山连绵,但在这种状态下,青藏高原面每天都得到这么多的太阳照射,这是书本图上的真实材料。那么气温应该上升,冰雪应该融化才对!
 
话落不久,我发现班上赞同魏同学的学生的神情又多了几个。
 
生7:我反对!青藏高原冰雪多,从物理学过的知识,冰雪面的反射率高达70%-90%,所以到地面的太阳光又绝大部分反射出去了。地面应该是低温的,而不是高温!
 
回答完毕,反对魏同学的掌声响了起来,他们都觉得生7的反驳非常有理由,甚至是对魏同学的辩解一个致命性的打击。而支持魏同学的同学,一些开始也动摇了。此时,班上有一位号称是“问题先生”的林同学举手发言。
 
林同学:几千万前年: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运动抬升的。在未上升前,青藏高原是海拔是较低的。所以气温受地形影响不大。因此,不可能有现在面积这么大的冰川。随着高原面不断上升,距离太阳越来越近,太阳辐射就应该越来越强,气温应该越来越高,所以,我赞同魏同学的观点,但我还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冰川?
 
魏同学听完林同学的问题,好像松了口气,用感谢的目光投向了林同学。而此时,林同学也用激励的眼神向魏同学点了点头。
 
看来,“问题先生”是赞同魏同学的思维过程,但反对魏同学的结论。全班此时也停止了辩论表面的喧哗,而转入较为深入的思考:魏同学同学的推理不能全盘否定,但王同学的观点却是事实胜于雄辩。如何才能让魏同学的推理进一步完善呢?魏同学肯定是在推理过程中疏忽了什么重要环节,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8:我觉得魏同学的推理也有些道理,他说的,不可能全都错!这一点,我想问问全班,是不是这样?
 
好家伙,竟然充当起了老师的角色,问起全班了。不过,我还是很欣赏他的言行。
 
全班:是!
 
过一片刻,学习委员万同学举手发言。
 
万同学: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干湿区的划分,东北东部虽然降水较少,但气温低,蒸发量少。从干湿区是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以得出,虽然降水不及南方800毫米以上的降水量,但从收入与支出的对比关系可以得出,它还是属于湿润区的。因此,高原的气温高低应从收入与支出的对比关系来考虑。
 
话一落毕,得到了包括魏同学、王同学、林同学等大部分同学的热烈鼓掌。我也不由衷的感叹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想。
 
课堂快要结束了。学生已从表面的辩论转向了深层的思考,不过他们的思考并未结束,我充当了“解惑者”的角色。
 
师:青藏高原面的气温特点是昼夜温差大,青藏高原居民独有的服饰——藏袍,恰恰能说明这一点。中午前后,气温高,所以,魏同学解释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高原面上空气稀薄,云层少,就好像缺少了一层可以保温的“厚棉被”,中午前后得到的太阳热量虽多,但全天损失的太阳热量更多。就比如月亮,它完全没有大气层,白天的温度可以达100℃以上,黑夜的温度可以达-180℃以下。青藏高原在大气保温作用小的情况下,全天平均的气温就很低。所以冰川得到形成,而这些冰川又可以大量反射太阳辐射,这样,又加剧了气温降低的程度。所以,这一点,刚才辩论的同学回答的非常好。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王同学的结论是正确的。你们的辩论确实很精彩,特别是魏同学、林同学、王同学、万同学的思维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借此机会,我们向刚才举手发言的同学鼓掌!
 
全班:鼓掌……
 
评语:课堂辩论结论了,在辩论过程中,课堂提供了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与其他学生交流的机会,学生普遍感到,他们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他们发现,只要是自己的想法并肯表达出来,无论正确与否,在民主气氛的课堂上,都可以得到全班同学的尊重,一切都可以成为现实。而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分析、判断并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大大超出了教师的预想,特别是魏同学、万同学的思维过程,给全班学生和老师的启发非常大。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在课堂内的“闪光点”,并及时将它放大,成为光芒照耀四方,让全班师生共享。当然,老师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及时提供学生解题的方向和方法,正所谓“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总之,这场辩论无论对于谁,启发都是很大的。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