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语文 > 教学研究

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

发布者:cj_wsh   发布时间:2019-04-19 15:58:16   点击数:

      我国知名学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曾经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对于个人、民族发展的伟大意义。然而时至今日,语文教育那种“少、慢、差、费”的格局并没有获得真正突破,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也在日益下降。为改变阅读教学的这种现状,已经有不少研究和实践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群文阅读就是其中的一种探索。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一个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其最大的外在特征就是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事实上,在群文阅读之前,就有不少人尝试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种尝试大体上分为五个层级:第一个层级以教材为主,但是强调单元整合,以增加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为代表;第二个层级突破了教材,强调以课内、教材内的文本为主,增加课外、教材外的语篇阅读,“一篇带多篇”基本上是这个思路;第三个层级和上述思路一样,但是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强调“整本书阅读”或者“一本带多本”的阅读;第四个层级实际上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出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并且有一个核心主题,阅读教学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以“主题阅读”为代表;第五个层次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宽广的阅读世界,具体形式以“班级读书会”为典型,更加灵活的则以“书香校园”的建设为典型。

群文阅读教学是在上述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台湾学者赵镜中、吴敏而对此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论述,大陆的名师蒋军晶等人则对此进行了实践上的演绎。然而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群文阅读目前还处于一种实践体验状态,大多数群文阅读的先行者实际上把群文阅读看作是和单篇阅读教学相对应的一种阅读教学,在理论上的探讨还并不深入,只有赵镜中提出了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蒋军晶在群文阅读方面有着大量成功的实践,虽然他也认识到,从“单篇”到“群文”会给阅读课堂带来不同的生态环境,但他的目光依旧聚焦在“多文本”这一形式特质上:“所谓‘群文’,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要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也就是说,人们更多地关注到了“多文本”这一形式上的改变,关注到这一形式的改变所带来的教学操作上的变化,却没有很好地关注到这一形式改变背后所带来的理念变革,并从这一角度来深刻把握群文阅读的内涵。

依据这样的思路,笔者把群文阅读界定为: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上述界定既强调群文阅读“多文本”的特征,同时也提出了“议题”“集体建构”“共识”等群文阅读中所蕴含的重要理念,是对群文阅读这一概念的深度把握。

二、群文阅读的理念变革

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变革,这种理念的创新与变革,已经内在地蕴含在群文阅读概念的几个关键词汇之中。

(一)议题:由封闭走向开放

长期以来,我国的阅读教学是以单篇阅读为主,而且强调每一篇课文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还有一些被参考书规定了的“文本理解”。阅读课堂被大量的“正确的思想”“正确的知识”所充斥,从根本上抹杀了阅读自身充满多元理解、精神建构的本性。把阅读由“单篇”转向“群文”,从根本上打破了现有阅读教学的僵化格局,因为群文无法确定一个单向的、确定的“主题”,几篇关于“友情”的诗歌,每一篇对友情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这就为学生多面向的理解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也从根本上限制了教师灌输“单一思想”的冲动。在这个意义上,群文阅读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解放而非封闭了学生的思想。

和形式所带来的思维改变相一致,群文阅读自觉地采用了“议题”而非主题来作为选择文本、结构课堂的基础。所谓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一组选文中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议题。议题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可议论性和开放性。

可议论性就是给予读者一个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见解。具体到群文阅读课堂上,群文的议题则通过对多文本的深入探讨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积极参与的空间。

所谓开放性,实际上是指议题的多元理解的可能性,是指议题不仅具有选文内的理解可能性,而且具有超越选文的可能性。所谓选文内的可能性,是指选文本身就提供了从不同角度来看待或者回答议题的可能性。如“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为朋友”这一议题,生活中有不同的场景,对朋友有不同的分类,因此也就有不同的答案。选文内的可能性为师生超越狭隘视野和单一理解提供了文本基础,洞开了多元理解和创造之门;选文外的可能性让阅读与师生的生活、生命联结起来,让这种多元理解和创造之门进入到师生的“期待视野”之中,从而具有了现实的可行性,使多元理解成为可能。只有开放的议题才能够真正给学生的思维带来解放,引领学生心智模式产生突破。

毫无疑问,群文阅读提倡这种可议论的、开放的议题,为教育理念的变革提供了路径。群文阅读就是为了打破阅读教学中的“唯一理解”霸权,转而关注师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真正发挥,让自主、探究成为阅读的常态,实现阅读由思想封闭到思想解放的转变。

(二)集体建构:由单向输入到共同参与

群文阅读把阅读教学的过程,视为一个集体建构的过程。集体建构的思想来自于建构主义,然而又与建构主义有着巨大的区别,原因在于建构主义实际上是在个人意义上来讨论的,把知识视为“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做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而已”,把学习视为“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的过程。建构主义充分关注到个体经验在学习中的意义,关注到在阅读过程中个体的主动性,然而课堂提供的是一个集体学习的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仅仅关注到个体是如何学习和建构的显然是不够的。在传统的阅读课堂上,学生所要做的就是接受“正确”的思想和“正确”的知识,因此不仅真正的建构不可能发生,而且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没有多大价值。

群文阅读强调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思想闭锁走向思想解放,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就是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要真正克服教师教知识或学生学知识的思想,把课堂教学的过程视为师生集体建构的过程。所谓集体建构,就是不事先确定议题的答案,在充分发挥个人智慧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共享智慧,在智慧共享中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在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视野融合中达成共识。集体建构以参与者的不同意见为基础,正是每一个参与者的“不同”才为新视野、新理解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这些“不同”之间产生的张力构成了集体共同创新的动力。集体建构以对他人意见的倾听、认同和接纳为核心,唯有积极地倾听他人,以开放的态度来认同和接纳他人,允许他人有不同的观点,才会让所有的阅读参与者在一个安全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同时发现新的可能性。集体建构以达成共识为目标,大家共同认可某种理解或者理解的格局,如此才可能使阅读真正有收获,使阅读的成果为大家所共享。

集体建构既充分体现了西方个人主义的智慧,让个人的经验、个体的建构得到了切实的肯定,又有机地融入了东方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而且从“不同”走向了更大的理解格局,走向更加广泛的视野创新。正是通过这一集体建构的过程,师生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认为自己拥有所有的真理,而是和大家一起把建构真理作为彼此共同的目标,并且通过对话、倾听和协商,向着这一目标前进。

(三)共识:一元与多元的辩证

共识和集体建构一样,都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词汇。所谓共识,简单来说就是一群人对一种理解或者知识的共同认可。人们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共识进行了探讨,与群文阅读最为密切的则是共识真理的思想。共识真理观和符合真理观相对应,符合真理观认为真理是对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的描述,是客观的、自在的,是存在于语言之外的。共识真理观认为,虽然一个独立于人的客观世界的存在是可能的,但真理不可能是自在的,而是自为的,“不管‘真’的意思是什么,不管识别真命题的标准是什么,只有那些认知者共同体的成员(在一定情况下)都认为真的命题才是真的”。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唯一真理”并把此作为不可违背的“圣经”,则教学的过程就变为一个封闭学生头脑的过程,一如当前我们很多阅读教学所做的那样。群文阅读所要做的,就是要克服这种以“唯一真理”压制学生思想的倾向,这就需要师生通过合作、对话、倾听,一起来发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这样的过程,文本才能够在学生心灵中扎根,才能够在教师和学生心灵中获得意义。

群文阅读中的共识存在于主体之间,以多元和差异为前提和基础,通过对多元和差异的倾听、理解、协商以及妥协的过程而达至一种对理解或者知识的共同认可。因此,教学中的共识并不是对存在于某个地方或者教师那里的“真理”的接受,而是师生去积极寻求而“形成”“达至”的结果。寻求共识并不是不要知识的准确性,而是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克服用自己的思想压制和取代学生思想的冲动,压制自己要告诉学生“标准答案”的冲动,虚心倾听来自学生的意见和智慧,然后通过不同意见之间的对比分析和学生一起取得对知识的认同。

三、群文阅读理念变革的意义

由以上论述可知,群文阅读从形式改变入手,实现了教育理念的巨大变革。然而我们必须追问,这样的理念变革究竟能够为语文教育带来什么好处?群文阅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一)群文阅读教学是把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教育的目的和基本理念,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可以把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就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形成的能够自动运用的语文能力、知识积淀和思维方式。群文阅读教学通过多文本形成一个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可以有效地参与进来,在参与过程中获得语文能力,把知识与自身的体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能够多方面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二)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能

群文阅读教学围绕着一组选文所贯穿的议题展开深入的理解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理解,而是能够通过多文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或问题,形成强烈的思维张力,因此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构建复杂的心智模式。同时学习多篇文章还能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效率。

(三)群文阅读教学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它将课内和课外阅读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在教材之外还有那么多好的篇章值得他们探索,自然会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的不是一个“被告知”“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探险、主动发现的过程,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心灵得到张扬,极大的成就感会因此而产生,吸引他们在阅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四)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考验,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语文知识,而且还需要博览群书,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更为重要的是,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的进程中学会积极地倾听,并依据学生的思维进行总结和提炼。在这个意义上,进行一次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对教师素质和教学境界的全面提升。而且这种提升是主动的,是教师在行动中的提升,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帮助十分有效,可以帮助一个教师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语文教学的专家。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