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阅读学习法指导的实施与探索
发布者:cj_zqw 发布时间:2018-10-11 15:05:54 点击数:
自我设疑·自我解答·自我检测
――“三自”阅读学习法指导的实施与探索
我国的语文学习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行之有效的学法,大多只提供一些大致的原则,却缺少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培养措施。我们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就应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不盲目接受,能深入思考、敢于否定和勇于发表见解的优良品质。为此,我们积极进行了探索,并初步寻找到一条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的“三自”阅读学习法。所谓“三自”阅读学习法具体是指以问题为纽带,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我设疑、自我解答、自我检测”模式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达到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自我设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情景的创设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励学生钻研课文,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对浅显易懂的课文,鼓励学生要深挖,平中见疑,可通过比较、拓展、逆向、想像等方法让学生起疑;对深奥课文,指导学生由浅入深,在难中见疑,可通过品析、变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深入研究课文,多角度探求问题;这样提出问题就会有针对性、有深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也能用流畅的语言,准确明白地表述出来。这是阅读教学中说话训练的一种有效演练,也是开展自我设疑的关键一步。
二、自我解答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情况可以分为认知记忆性问题、指向理解性问题、欣赏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应用性问题,不同的问题有不同解答的方法。对上述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去解答:
1、查检自答
碰到简单的问题,可以把题目抛还给学生,学生若能够通过工具书中的注释,或相关读本、教辅用书解答的问题,就一定要让学生自行查检解答,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克服学生的依赖心理。
2、讨论解答
对于手头没有现成的资料,又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组成问答小组。教师将座位相靠近的,每四人组成一个问答小组,由同学选语文成绩较好的为组长。可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组进行分组讨论,而后形成书面材料,然后一学生可作代表发言,如有不完整的地方其它组的同学可作适当补充,这样集思广益,回答的问题也就能做到全面、深刻、准确。答案明确的,就当场消释了。提问若有一定深度、难度或有新意的,则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堂参与讨论,然后小组推举发言、交流。讨论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一定要当场抛出答案,有的则疑而不答,让同学带着问题学,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得到解决。
3、提示启答
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回答一时难以切中主题,教师或原命题者作适当提示,指给学生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使之能在规定时间内能得出正确答案,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愚公移山》时,当讲到“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句时,有学生这样发问:“拿蛇的天神为什么会害怕愚公他们不停的干?”我把问题抛还给学生,这时就有另外的学生回答:因为愚公移山的决心非常大,连神仙都害怕了。教师再问:“操蛇之神是神,愚公一伙是人,神为什么要怕人呢?既是害怕又为什么要告之于帝,天帝还命夸娥氏二子把两座山给背走了呢?”学生回答是因为“帝感其诚”,教师接着问:“惧字除了害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解释?”有学生回答还可解释为担心。教师又问:“已字还有没有其他解释?”学生一时议论纷纷,教师进一步引导“已,卒也,卒,终也”,经过一番争论,最终学生得出结论:“惧其不已”应该翻译为“担心他们挖不完”。教师觉得通过这样提示启答后,学生的思路会很快的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解决心中的疑窦。
4、复读悟答
语文教学应重视阅读能力的训练。阅读能力就是阅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顺利而有效地完成阅读活动的能力。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时会遇到一些重、难点的内容还未掌握,对于这部分的内容,应该反复阅读,让学生读出语感,让学生对文章有新的领悟,从而回答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反复阅读既读懂了新的内容,又联系了旧的知识,新旧结合,加强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将阅读方式分为多种,按出声、不出声分,有朗读和默读;按精细、粗略程度分,有精读、略读和跳读。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的立体结合,针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我都采取不同训练方法进行科学的尝试,并且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5、辩论多答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标准去判断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如果难以统一为一个标准,还不如放开让学生大胆参与,各抒其见,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正反两组进行辩论,采用辩论的方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关键在于能自圆其说,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口头论辩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曹刿论战》时,当讲到鲁庄公的性格是“鄙”之后,继而从逆向进行引导是否真的是“鄙”呢,学生们纷纷为鲁庄公鸣不平,说鲁庄公是有勇有谋的明君;鲁庄公会用人;鲁庄公有博大的胸襟和政治头脑……我看时机成熟,就出了个辩论的话题“肉食者未必鄙”,组织正反两方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就这样锻炼了他们的思辩能力和口才能力。
三、自我检测
自我检测即自我评价,是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觉地对自己或他人的思维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判断的过程,也是自我调节、完善、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自我评价作为学习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其基本的流程如下:
第一步:学生出题,教师指导。
这是整个评价过程中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一定要做好出题的指导工作。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四到五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出一份试卷,并抄成相同的三份。初中学生对自己出试卷可能不太熟悉,因此,在学生开始出卷之前,教师应该首先明确出题提纲,提纲的内容可包括出题范围、题量、题型、难度以及题源等等。也可以由教师出一份试卷给学生作为参照,当然决不允许学生所出的试卷与老师的雷同。
第二步:教师点拨,学生矫正。
学生出的试卷里面通常会有一些题目出的不够合适。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指出不恰当的地方后让学生自己来修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决定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决定题目的去留,要让学生感到他们才是真正的出题人,他们要对自己所出题目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负责。如果教师擅自对题目进行修改或者删除某个题目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从而降低了自我评价的效果。
第三步:学生互考、互评,教师做好裁判。
试卷准备好后,各组可以交换试卷,互相考查。这一过程中,每组学生可以再分为三个小组,即三到四人—组,共同完成一份试卷。全部做完后,将试卷交还给出题组,由出题组批改。批改完后,再将试卷交给答题组,答题的同学对自己出现的错误进行自我分析、评估。如果有批改错误,双方可讨论解决,若有争议,也可由教师帮助解答。在组织过程中,教师要从鼓励性原则的角度对学生的检测作出评价,对答案出现偏差或争议的要提供参考意见,以便学生不断地改进,不断提高。
“三自”阅读学习法始终贯彻以“以问题为纽带, 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实行教学自主与开放,重视自学能力培养,主动地求得发展,达到了教与学的交融统一。经过近三年多的实施,已初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真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适应了当前课改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三自”阅读学习法这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子,我们将一直努力的走下去,相信我们会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