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在路上
发布者:cj_wsh 发布时间:2018-09-06 15:02:04 点击数:
探索在路上
---工作室个人总结
长海县海洋岛学校 李芳
用智慧与热情,播撒希望的种子!上学期县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王淑红老师我校调研。丰富多彩的语文教研活动,开启了我们又一次的学习和进步的旅程,并享受了一节面面俱到、精彩纷呈的主题讲座。
我作为王淑红工作室的一名成员,和我校另外两名工作室成员宁晓明老师和邵庆贺老师展示了三节不同类型的公开课。课例结束后,全体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集体评课。王淑红老师给予了我们肯定和鼓励,肯定了我们文本解读深入、备课仔细精细、课堂环节流畅,同时也提出了从内容方面指导结构等建议。王淑红老师还为全体教师做了主题为《核心素养下——“基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的阅读教学专题讲座,使每一位教师更新了阅读教学的一些前言的新理念。最后,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王淑红老师与我们三位语文工作室成员就下一步的工作内容进行布置,做出了明确的梳理和分工。
三天的时间匆匆而过,我的收获却是满满的。尤其是有关于群文阅读教学方面。受我们学校省群文阅读课题研究的影响,群文阅读这一相对陌生的教学形式走入了我的视线。早习惯了单篇教学的我,豁然发现,原来课文还可以这样一组一组的教。从本学期开始,我们课题组一边学习关于群文阅读的相关理论,一边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初步尝试。在精读课文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略读课文,引入2、3篇相应的文章,以一组课文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就实现了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课外拓展阅读的要求。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我自告奋勇地承担了一节群文阅读展示课的任务。虽说也看了不少群文阅读课,学习了不少的理论,而且通过半个学期实践,群文阅读课执教也累计有五六堂了,但是对于群文阅读怎么上?怎样去教才能体现群文阅读特点?我的心中还是没什么底。
该上哪节课?怎么上好?拿着课本、教参,我翻来复去研究好几天,教案也改了一遍又一遍,才最终定稿。
13日的展示活动结束后,通过教研员和组员们的评价与肯定,我的心才沉静下来。反思这次活动,这节课,我对群文阅读这一课型有了更多的认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群文阅读不是阅读群文:
就其名称来看,似乎群文阅读就是一组文章加以阅读,便是群文阅读,其实不然。将一组文章放在一起,是件容易的事。我们根据每一单元的主题以及单元文章的特点,从课外拉进几篇文章,进行组合式阅读,这不能称之为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依据教学目标,有需要的将一组文章引进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的有效阅读。群文阅读作为一个平台,是课内单篇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桥梁,更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不是单纯地读,读的文章越多越好,是有相关的议题的,进而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促思增智、习语培能、化知蓄养……实现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
二、群文阅读要关注群文的训练点:
当数量较多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容易造成阅读的肤浅化与浮躁化。如果执教老师不善于引导学生在文本精彩语段或重点训练点上驻足停留、赏析品味,则会让学生疲于浏览文章故事情节,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得不到提升,更会在无形中培养学生阅读时不够静心浮躁的不良习惯。
三、群文阅读要重视阅读策略、阅读方法: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不可能很深很细很透地去讲析文章。微言大义、斟字酌句、咬文嚼字……这是蒋军晶老师提出的群文阅读的特点。的确如此,一课40分钟,不可能在这有限时间里面面俱到,要学会有所放弃。这就需要我们合理使用重点阅读、比较阅读、勾连统整等阅读策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跳读、浏览、略读等阅读方法。
展示和调研活动虽已结束,但思考仍在继续。通过课后教研员给我的评课,我也隐隐觉得自己的课,不像堂群文阅读课,倒像是精读课文教学的压缩组合版,环节过细,密度较大。可以精讲一个故事,然后让学生自学填表的形式独立学习剩下的故事,时间也许能充裕一些。也发现自己对于群文阅读的组合原则、教学取向、教学手段等研究,尚有待去继续深入学习探索。相信随着实践的脚步,我的步伐一定会更加稳健、踏实,在探索的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