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语文 > 教学研究

《部编教材编写理念解读与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发布者:cj_wsh   发布时间:2018-07-03 10:08:42   点击数:

 

《部编教材编写理念解读与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网络研训体会
海洋岛学校 邵庆贺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兴趣。县进修小学语文学科于6月29日下午1点进行小学语文网络研训活动。通过本次研训,我对部编语文教材有了更深入地理解,知道了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一、教材结构
第一册教材的基本结构:始业教材“我上学了”3次→识字教材5篇(识字40个)→汉语拼音教材13篇→识字教材5篇→阅读教材14篇,另加“口语交际”4次、语文园地8个,还有“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共50余篇(个)。这样的编排结构基本上是合理的, 14篇课文分4个单元,比原教材减少了6篇,保留人教版的《小小的船》《四季》《影子》《雪地里的小画家》《比尾巴》《雨点儿》6篇,把原先一下的《乌鸦喝水》提到一上。新增7篇。
二、教材特色
这套教材的编写逐步改变了过浓的西化现象和洋化色彩,还原了中国汉语、汉文、汉字教材的本色、本真和本义,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之魂。这不能不说是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史上的一个转折和一大进步。
1、“中国风”。这套教材具有明显的中国历史风味,凸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形式看:课本封面的中国风筝,文中的长城图、国画、歌谣以及国粹京剧的男女脸谱和服饰等。
2、“中国人”。这套教材体现“立人”中国风貌。如:课本的第二句话“我是中国人”,并配有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和少数民族儿童图,表现做中国人的自豪感。阅读教材还专门编排了《升国旗》一课。这绝不只是一句口号和一篇课文,而是教材所体现的一种强烈的价值导向:学语先立人。
三、教材创意
1、教材呈现序列的变化。最有创意的是教材呈现了“先识部分汉字后学汉语拼音再学汉字”的序列。这样编排的好处:一是“汉字优先意识”,突出了汉字学习的重要性;二是减少了汉语拼音的教学时间,降低了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
2、教材呈现内容的变化。这套教材加强了汉字的书写,重视了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笔顺。这些是以往旧版教材有所忽视的。本教材较有新意的是安排了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如设计了课文配图、情境图和思维导图,通过“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交流、互动、活动中参与学习语文。如教材的“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和“和大人一起读”等栏目。
四、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让学生们从中领略到读书的乐趣,让书籍引领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的最大愿望。
1、推荐读物,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课标极力提倡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把他们引向书海。盲目的阅读难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谈不上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用有趣的事例启发他们认识读书的重要性,诱发阅读的兴趣,同时努力把课外阅读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让他们感到有趣、有味、有奇,使学生逐渐从无趣到有趣再到寻趣,从不愿读到想读再到爱读,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2、推荐读物,师生共读。
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武侠小说等感兴趣。要向学生推荐好书,教师首先应是课外书籍的热心读者。只有这样,才能把那些既适合心理健康发展又能开阔视野、提高精神境界的好书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课外阅读轨道。教师可利用故事迁移效应,让讲故事者感受成功的喜悦,让旁听者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这样,就会促动学生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应该连接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书籍的阳光照亮他们的生活,用书籍的翅膀带动他们的智慧,以书籍的浓厚底蕴塑造他们人文素养,陪伴其一生。
 
2018.06.29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