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体会
发布者:cj_lihua 发布时间:2018-03-19 14:27:52 点击数:
新教材培训体会
长海二中 孙冬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作为一本法治教育专册的教材,有其特定的编写意图和编写理念。为了更好的理解教材,把握教材,2018年3月13日,我们共同参与了国家组织的教材网络培训会。
一、把握意图,研究教材
八下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理念是: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为主旨,以尊重认知发展规律,遵循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结合的原则。那么,到底什么是宪法精神?什么是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教材如何落实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教育?教材的逻辑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对教师而言,首先要先把这些弄清楚了、弄明白了,在此基础上,再去研究教材,相信我们会有更好的把握。
二、重视价值引领,挖掘教材
人教版八下教材,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专设课程,它必须依托相关知识,但根本在于价值观教育,在于影响人的情感态度,行为的改变,影响人的德性与人格健全。教学设计及教学归宿是超越知识,指向价值教育。例如:在讲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时,我们可以挖挖掘出其中的价值取向: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权,为了维护和改善人权,做了很多工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补充一些国家为维护人权所做的努力等相关材料,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形成一种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所以教师必须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教材的编写意图呈现出来。
三、增强学科素养,拓展教材。
法治教育专册教材,对教师专业化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引用了大量宪法条文,教师应当准确解读其含义,教材还涉及法学基础理论和宪法学理论,就更需要教师加强相关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培训中,张老师提到教材第七页: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这一个等字,就包含了无国籍的人。我想我们教师只有具备了很强的学科素养,才能将这些隐含的东西挖掘出来,这既是对教材的一种拓展,更是对学生和老师视野的一种拓展。
四、注重课堂体验与对话,感悟教材
课堂教学应重视学习的过程性,关注思维过程。教材编写力图使师生能够与教材内容及设计的问题情境产生一定的共鸣或思想冲突,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内在体验、感受进行对话,从而开展有深度的思维活动,而不是仅仅浮于表面形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法治案例、重要时事等,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真正让学生通过体验与对话,感悟教材,培养法治意识。
五、渗透德育教育,内化教材。
本册教材作为法治教育专册,在突出法治教育主题的前提下,也强调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具有德育性质的课程,更应该担当起德育教育的责任,所以,我们学科教师一定要将德育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学科教学中,法寓于例,德润于心,充分内化教材,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