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读书,怎么可能教好语文?
发布者:cj_zqw 发布时间:2017-09-06 10:47:54 点击数:
北师大在世界读书日举办这个以“教师阅读”为话题的研讨会,非常切合时事。研讨《教师阅读与基础教育》,这个“教师”是指所有中小学老师。推进全民阅读,语文老师是关键,他们应当做“读书种子”。
前不久我在《课程教材教法》杂志发表一篇文章,题为《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其中谈到“吕叔湘之问”。30多年前吕叔湘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这种的状况至今未有根本的改变,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未能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语文课改来改去,还是未能改进读书少的病况,很多语文课仍然是老师讲得多,活动讨论多,作业操练多,唯独读书不多,孩子们读书的兴趣不多。语文教学要提升效果,必须回到语文的本质,就是“读书为要”。
文章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认为有必要加大教读课和自读课两种课型的区分,最好采用“1加X”方法,扩大阅读量。提出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多种有用读书方法。要提倡“海量阅读”,鼓励“连滚带爬”地读,以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还要容许学生读“闲书”,尊重他们的“语文生活”。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读书状况要纳入评价。但要真正实现“读书为要”,并不容易,因为还得有个前提条,那就是——语文教师自己先要喜欢读书,把读书当作良性生活方式,成为“读书种子”。
很多语文老师也读书,但读的主要是与职业需要相关的实用的书,属于“职业性阅读”。明后天要上课了,今天赶紧找有关材料来读。或者要评职称了,立竿见影读一些“救急”的书。此外,就很少自由的读书、个性化的读书了。很多老师一年到头除了读几本备课用的书,其他很少读,顶多读一些畅销杂志,大部分时间都是网上的“碎片化阅读”。无聊的微信等媒体有一种“魔力”,捆绑住很多老师,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腾出来的那点时间,也被流行阅读占据了。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不读书少读书,“腹中”装的大都是所谓“戏说”“文化快餐”“二手货”“鸡汤”,或者塞满许多“爆料”“段子”“揭秘”之类,那个“气”怎么可能“华”,又怎么可能提高教学水平?我们不能指望所有老师都成为“气自华”的“读书种子",但起码有相当部分的语文老师喜欢读书,并带动学生喜欢上读书,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有希望了。
现在社会心态浮躁,拜金主义流行,大家都没完没了地忙,难于沉下心来读书做事。但教语文是要有心境的,语文课人文性很强,教师的学养以及人格素养就格外重要。讲学养,既是教书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精神成长的需要。因此,无论多么忙,最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那怕是一块不大的“自留地”。不要一窝蜂都在应对现实需求,评级呀、教学检查呀、还有没完没了的各种事情。当然这些都要应对,谁也不可能完全超越,但要保留一份清醒,一点距离,免得被动地全部卷进去。喜欢读书,有自己某一方面的专业爱好,能多少进入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有些发言权,这太重要了。在这状态中,会有成就感,同时也让自己保持思想活力。“在状态中”,还能帮助抵制职业性疲倦。
后天的《光明日报》将发表我的一篇演讲稿,题目是《信息时代的读书生活》,刚好和这次会议的议题吻合,不妨也就说说其中几点认识和建议。我在这篇讲话中提到,现在人们普遍比较焦虑。为何会普遍焦虑?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比如解释为“文化冲突”、“社会转型”、“市场化”、“两极分化”,等等。但不应当忽略,还有某些更深层的引起普遍焦虑原因,那就是信息过量。
如何解决信息过量可能造成焦虑这个问题?面对信息过量现象,要有自觉,让自己具备一点信息传媒素养,知道现代信息传播的规律。对信息时代带来阅读方式的一些重大的变化(比如传播渠道方式),既要接受它,又要“看穿”它,不是被动面对,不是被裹挟。对于网络信息,自媒体包括微博、微信的传播特点,都要有一定了解;尽量选择相对良性的信息渠道,适当减少信息量;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自己要有一些过滤分析。要培养自己有“定力”,这里说的“定力”,包括应对和过滤复杂过量信息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规律、以不变应万变的眼光,还有平常心。具体来说,要少看微信多看书。
在烦躁的“大气候”中,尽量让自己能心静,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用更多的时间沉下心来用传统的方式读书,重新捡起纸质的书来读。读书可以让你适当超越过量的浮躁的杂乱的信息环境,有定力,有眼光。
我还特别用了一个词——“读书养性”。无论是网络阅读,还是纸质书的阅读,总之,都是要营造一个“自己的园地”,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养性,可以练脑,这不仅是能力,也是涵养,是素质,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阅读可以拓展视野,可以接触人类的智慧,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可以让人在精神气质上超越庸常的环境。
“读书养性”和读书的实际目的不矛盾。读书为考试、为谋生谋职,都是必要的、合理的,实际的,但也要树立更高的“养性”的目标,让这个目标把考试、谋职等实际的目标带起来。“读书养性”其实是“大格局”,也可以从人生观、世界观培养的角度来看。人生观和世界观决定人对整个人生意义和世界价值的基本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真善美、生与死的本质、人与自然、人性与社会性、社会公平的准则、伦理道德的底线,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本源性的,有的还富于哲学含义,属于终极关怀。对这些本源性的探讨与摸索,也就导向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可能从根本上决定人一生的追求及其思想行为模式。这种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甚至比知识获取更加重要。而读书,特别是在浮躁的信息时代培养起良好的阅读品味和习惯,对于建构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建议不只是给学生的,同样也可以和老师们共勉。
围绕如何读书,我在那篇文章中也提到一些建议,我想中小学老师也是可以参考的。
首先就是读书的计划和书单。读书总不能抓到什么是什么。网上阅读一般容易无计划,跟潮流。如果要“充电”,就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还要注重经典性,多选适合“悦读”、又启迪心智的作品,而不能采取网上阅读的那种姿态,只跟随潮流、或者完全由着性子来读。
我建议每个老师都有一份自己的书单,设定在几年内,应当读哪些书。要有计划,有整体考虑,让读书有些系统。书单要考虑时间的安排,有可行性,一般来说,可以包括三部分,是可以套在一起彼此交错的三个圆圈。最外围的那个“圈”,是通识的部分,这些书应当是最基本的,凡是上过大学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应当读过的。主要是中外文化经典,是最基本的书。阅读的目的,是接触中外文化经典,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这是一部分,最外围的一个大的阅读圈,量不一定很多,比如三四年能通读十来种中外经典,就很不错了。
我建议每个老师都有一份自己的书单,设定在几年内,应当读哪些书。要有计划,有整体考虑,让读书有些系统。书单要考虑时间的安排,有可行性,一般来说,可以包括三部分,是可以套在一起彼此交错的三个圆圈。最外围的那个“圈”,是通识的部分,这些书应当是最基本的,凡是上过大学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应当读过的。主要是中外文化经典,是最基本的书。阅读的目的,是接触中外文化经典,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这是一部分,最外围的一个大的阅读圈,量不一定很多,比如三四年能通读十来种中外经典,就很不错了。
第二个“圈”,是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部分。比如,学物理的,可以给自己安排读点化学、数学、生物,以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书,还有就是与物理学有关的邻近学科领域方面的书,也可以以读点类似科技史、科技哲学,以及教育类等领域的书。学文科的,也要读点理科的书。语文老师读书的面应当比其他学科更宽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打基础,拓展专业视野,触类旁通,活跃思维。
第三个“圈”,是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书目主要围绕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特别感兴趣,希望有所研究,有所发言的那些专业的书。应当有比较明确的指向。倒过来看,最核心的那个部分,是专业和职业需要,当然最好不完全就是现炒现卖的的书,要有自己培养保持兴趣的课题或者领域。
当然,这三部分书目之外,还可以是一些消遣的、娱乐的,但不应当是主体,也不必计划太强,不用专门设定一个“圈”,随意读一点,调节一下就可以了。
以上建议老师设定各自书单的三个圈,应当理解为就是三个部分,彼此可以交错进行。总之要有些系统,有些计划,促使自己在一定的时段内读完一些基本的书。书目不要设定太多太满,主要是基本的书,经典的书。现在社会比较浮躁,大学生除了考研究生,很难安心读书。大学四年,真正完整阅读的书可能很少,大都是为了考试潦潦草草应对式的阅读。那么现在当老师了,应当重新把大学期间应当读而没有好好读的那些基本的书重新读一遍。我看这比很多培训管用。
鼓励和要求语文老师当“读书种子”,要有一些政策保障,要有具体可行的措施。我提几点建议。一是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的校长,必须重视这件事,要给学校、教研组和老师读书的空间。不要什么都管,不要太多干预,不要搞无休止的评比检查。可以规定给教师安排必要的读书时间,支持鼓励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二是提倡语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制定各自的读书进修计划,包括适合自己的书单,尊重教师在读书方面的自主性,保证读书计划的可行性。三是更新教师培训的方式与内容,各种教师培训都重视激发读书兴趣和指导读书思考,要有措施鼓励和支持建立读书研修小组,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四,高等师范教育要调整完善课程体制,在读书特别是读基本的书方面有切实的要求,从源头上改变语文老师读书少不读书、缺少“文气”的苍白的状况。
语文界有太多的流派、太多的经验、太多的改革,老师们有些目迷五色,很累,很焦虑,现在需要安静一点,能静下心来读书。这比什么改革模式都更实际,也更重要。不要再坐而论道了,不要再争论不休了,希望大家能把这次会议的一些好的想法转变为切实的措施,能改进一寸就是一寸,逐步让更多的语文老师成为“读书种子”,从根本上来提升语文教学的水准,也许还能多少带动改变国民不读书少读书的糟糕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