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地理 > 课改时空

八年级教材总体分析

发布者:cj_drm   发布时间:2016-12-28 08:38:18   点击数:


八年级教材总体分析
《地理》(                          
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将7—9年级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四大部分。对于这四大部分内容的学习顺序,标准中未做硬性规定。可以先学习中国地理,也可以先学习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部分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和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332
4
 
1、课程标准以及活动建议:
节名
小标题
课程标准内容
标准
活动建议
第一节
海陆分布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
 
七大洲
 
开展七大洲、四大洋拼图游戏
 
四大洋
第二节
海陆变迁
沧海桑田的变化
 
 
 
 
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
 
1.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
2.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2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是学习本册教材,乃至整个世界地理的基础,这是因为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陆地和海洋是地球表面的两种基本形态,陆地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场所,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人类21世纪的“主战场”,同时,海陆的分布直接影响着世界的气候、世界人口和聚落的分布、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和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合作。本章的学习尤其是学习第二章“多样的世界气候”的基础,不了解地球上海陆的分布,就无法准确、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世界各地多样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本章主要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海陆分布”,首先介绍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这两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比例。然后介绍“七大洲”和“四大洋”。对于这部分内容,《标准》中要求“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开展七大洲、四大洋拼图游戏”,为此教材特意安排了两道习题,教师一定要督促学生认真填图。
本章第二节“海陆变迁”专门讲述地球表面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为了解释这种现象而创立的板块构造学说。教材从活动“小海龟新家的改建方案”人手,引导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沧海桑田的变化,让他们树立地球表面不是静止的,而是处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之中的观念,并且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简单解释世界上某些著名山系的形成、火山和地震的分布等。为了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要让学生知道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陆漂移”,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运动过程。教材特意安排了一个在水中吹气使紧贴在一起的纸板分开的实验,这个实验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陆漂移,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教学时千万不能对它简单处理,而应组织学生踏踏实实去做。
本章的课题是“寻找海陆变迁的证据”,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搜集世界海洋与陆地的比例关系以及世界海陆位置变化的证据,认识海陆变迁理论的正确性,弄清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课题研究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并按照教材中的要求,有计划地检查进度。在本章最后,要求根据分析整理的资料,写出一个小报告。
3、各节内容分析
第一节“海陆分布”,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海陆分布概况、七大洲、四大洋几部分。教材首先从“探索”人手,通过地球和月球照片颜色的比较,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一个“水球”。接着讲述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并得出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结论。在“七大洲”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介绍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等基本概念,在理解这些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地图说明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七大洲,教材特意安排了阅读——“各大洲名称的由来”。对于各大洲之间的界线,尤其是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界线,教材也做了介绍。对于四大洋,教材介绍了概况,并主要从面积和深度两方面进行了比较。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教材安排了阅读——“太平洋名称的由来”。
对于海陆变迁,《标准》要求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开展七大洲和四大洋拼图游戏。教材为了达到达个要求,让学生掌握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和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在本节复习题中专门安排了两道习题,让学生在世界空白地图上填写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在全球海陆轮廓略图上填出六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第二节“海陆变迁”,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沧海桑田的变化、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教材从探索开始,安排这项活动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海陆变迁,二是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欲望,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沧海桑田的变化”部分内容不是本节的重点,因此,教材简单介绍了地球表面沧海桑田的变化及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证据。对于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证据,教材均以“阅读”和“思考”的形式呈现,因为这部分内容只需简单了解即可,没有必要完全掌握。
“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是本节的重点内容。这部分教材首先讲述了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旨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和科学兴趣的培养。故事之后,教材用一页的篇幅从南美洲和非洲陆地轮廓、古地层、动物的相似性三方面,证明大陆漂移的观点。最后介绍了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大陆是怎样漂移的,教材还专门安排了一个有关大陆漂移的小实验,此实验充分考虑到我国大部分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非常便于操作,只需准备一个脸盆、两块硬纸板和一个吸管即可。通过做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地理课也是可以“做”的。这既能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大陆漂移。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学说,也是目前得到大家普遍公认、并能较好地解释地球表面一些地理现象的一种学说。因此,要求学生不仅了解该学说的基本观点,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该学说解释地球表面的一些地理现象。
 
第二章 多样的世界气候
1、课程标准以及活动建议:
节名
 
小标题
课程标准内容
标准
活动建议
第一节世界的气
温和降水
 
世界气温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
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分布
的规律
可以让到过外地(外国)的学生,描述对不同地区气候的感受
 
 
世界降水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第二节世界的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
高原山地气候
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要求学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培养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第三节气候与人类生活
气候与农业
气候与生活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本章内容分析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自然环境是由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将会影响到这个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中非常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章教材主要是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以及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气候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本章开篇的两幅图片,反映了不同气候环境下自然景观的差异和人们行为习惯上的差异。充分展现出密切的人地关系。
本章的探究课题是“开发气候资源”,与本节的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可以说是本章教学内容在课堂外的延伸。
3、本节内容分析
气温和降水是重要的气候要素,因此,教材将此作为本章第一节的内容。
关于“世界气温”部分,教材首先利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三个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然后,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四个方面来分析世界气温差异。
气温垂直递减率,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O6℃,需要学生记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加深记忆。教学时需要说明,气温的垂直递减是就同一地点而言的。“世界降水”部分的知识结构和编写思路与“世界气温”大体相同。也是先通过读“世界年降水量”图和完成思考题来了解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而后,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四个方面来分析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降水的空间分布主要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这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都有反映;降水的地区差异,还需考虑洋流、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为此,教材简单介绍了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的差异;也以“阅读”资料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洋流对降水的影响。
降水的季节变化一般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教材归纳降水的季节差异表现为四种类型:即全年均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和冬季多雨型。
利用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能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是学生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教材将这项要求安排在节后的复习题中,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该项技能。
在第二节“世界的气候类型”,教材首先明确了气候的概念:气候是一个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平均状态是用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或统计量来表示的。不同的地区,由于气温和降水的状况不同,所以气候特点也就不同。要让学生抓住组成气候的这两个最重要的要素——气温和降水。由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是造成世界各地气候不同的根本原因,因此,教材中对世界气候类型的介绍,是按照温度带来编排的,分为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气候类型、温带气候类型和寒带气候类型。
在讲每种气候类型的特征时,要充分利用书中提供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
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是气候差异的进一步延伸,教师可以补充讲解“自然景观”概念,明确“景观”是多种自然要素的综合反映。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运用自然景观图片来实现这一要求。
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讲是气候对人类生产的影响;一部分讲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以农业生产为例来分析气候与生产活动的关系,以民居建筑为例来分析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阅读资料的形式讲述气候与军事活动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引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查找资料,看看除去教材中所提到的几个方面外,人类还有哪些生产、生活活动会受到气候的影响,比如,气候与旅游、气候与体育等。
可以说,本节教材的内容非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并用理论知识去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
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
1、课程标准以及活动建议:
节名
小标题
课程标准内容
标准
活动建议
第一节人种和人口
 
三大人种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组织有关人口问题的辩论会
 
人口的分布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人口的增长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主要语言
结合地图说出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搜集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筑的图片资料,配合地图进行展不
世界的三大宗教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第三节聚落
城市和乡村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收集聚落景观图片,辨别某一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
聚落与环境
1.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本章内容分析
对于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内容,课程标准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压缩传统的经济地理内容,加大文化地理的内容。在世界地理中主要选择了“居民”和“地区发展差异”两部分,本章就是其中之一。本章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海洋与陆地”、“世界气候”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三大人种特点及分布,人口增长、分布及人口问题,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城乡聚落景观的差异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既有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后面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如课程标准要求的——“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问题,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内容。
本章主要由五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二是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及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三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较多、使用范围较广的几种语言的主要分布区;四是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五是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聚落发展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教材内容在选择上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由于居民本质上是“人”,教材在编排上从“人”的自身特点——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开始介绍,接下来阐述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然后讲语言、宗教及分布,最后讲人的居住地——聚落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从知识内容方面来看,本章重点是人种、人口、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及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技能、方法培养方面,重点在培养读图能力,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和学会探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至于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不搞种族歧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则渗透在全章教材中。在本章教材的双系列体系电课文内容系列体系中的叙述性课文主要是阐述基础地理知识,活动性课文则侧重技能方法的培养;探究系列体系中,探究课题在章首提出,中间及时检查进度,学完本章后提交研究成果,使教学过程成为探究过程,整个探究过程紧密与学生生活联系,既增加实践性,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各节内容分析
第一节“人种和人口”。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在79年级地理学习中需要树立的基本观念之一。人类活动包括社会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两方面。如果人口再生产不能与社会再生产以及资源、环境相协调,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一般来说,把社会再生产和资源、环境不相协调的人口再生产的现象,叫做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及其影响是形成正确人口观的重要知识基础。
人口问题是多方面的,有数量问题、素质问题、结构问题、迁移问题等,考虑到79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将重点放在了人口数量问题上,尤其是人口数量过多和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影响问题,这也是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人口方面的首要问题。
本节主要包括人种和人口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人口增长、分布及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等,重在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居民”的特点。
“三大人种”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三大人种在肤色、头发颜色、头发卷曲程度、鼻子形状、眼球颜色、血液等方面的不同特征,学习中要注重从感性认识逐步引导到理性认识。这里强调学生能在“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图上指出各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人口的分布”这部分内容主要说明世界各地人口分布不均,要学生能在“世界人口的分布”图上指出世界人口分布的密集地区和稀少地区。
“人口的增长”部分内容中,世界人口增长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可通过对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的计算,逐步推导得出;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可举例加以说明。
“人口问题”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教学时可让学生先分组收集资料,再进行辩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节“语言和宗教”。是继“人种和人口”之后的又一基础人文地理知识,从日常交流用的语言和精神领域的宗教信仰两方面继续介绍世界居民。
“世界的主要语言”部分,讲述了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较多、使用范围较广的语言是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和法语,学生应能配合世界政治地图在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上指出这几种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此外,学生应通过自学“阅读”材料,知道语言分布范围的变化与人口迁移有关。
“世界三大宗教”部分,阐述了三大宗教的源地、起源时间,并以地图的形式展示了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在“阅读”材料中介绍了每个宗教各自的宗教特色。教学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能在图上指明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二是能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第三节“聚落”。文化的范畴很广,人种、语言、宗教和聚落均属于文化的范畴。本章在陆续介绍了人种、语言和宗教之后,本节继续介绍聚落。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聚落有城市和乡村两种基本形态。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和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聚落的外部形态、组合类型无不深深打上了自然环境的烙印。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城市和乡村。主要介绍乡村和城市这两种聚落形态的形成,并安排大量的图片比较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差别以及不同的聚落所具有的不同职能。二是聚落与环境。主要介绍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尤其在人类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高的阶段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乡村和城市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相对减小,社会经济、文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三是世界文化遗产。人类历史上保留下来的众多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珍惜和保护珍惜文化遗产,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意识。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但由于以前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不够,致使众多的文化遗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到今天,破坏文化遗产的事件仍屡屡发生。在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今天,切实保护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任重而道远。为做好这项意义重大而且涉及面很广的工作,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组织、规划和管理,每个公民要具有强烈的保护意识,以尽可能地避免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在义务教育阶段,结合世界文化地理的学习,当然应该把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作为一项学习目标。这也是本节教材安排“世界文化遗产”部分内容的初衷。
第四节“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文化”。课标中强调“改变地理学习方式”、“鼓励积极探究”。本套教材努力体现这种理念,突出探究性。教材体系中除课文系列外,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探究系列,形成双系列的内容结构体系和呈现方式。探究系列主要由“课题”、“探索”和“学习与探究”组成,每章前结合本章内容设计一个课题,全套教材共有14个课题,每节前结合本节内容设计一个探索,全套教材共有48个探索,教材还根据需要,安排了三节“学习与探究课”,这三节分别安排在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下册,内容分别是“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走进埃及”。本节便是全套教材三节“学习与探究”中的一节。
本节主要通过一些实例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所发生的变化。第一个实例是法国巴黎。巴黎起初建在塞纳河的一个小岛上,后来,城区范围不断扩大。第二个实例是德国埃森市。这个城市原先是一个以钢铁、机械为主的工业城市,现在埃森市的工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且为了保护城市的历史风貌,当地的人们保留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第三个实例是北京。地名是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之一,许多城市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尽管范围和性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不少地名仍保留下来。保留下来的这些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城市的发展过程。教材最后用阿那萨齐人因大量砍伐森林,最终不得不远走他乡的实例来说明人类活动对聚落的影响。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探究性,要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而不能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后再去验证结论正确与否。
第四章 发展与合作
1、课程标准以及活动建议:
节名
小标题
课程标准内容
标准
活动建议
第一节国家和地区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
1.运用数据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水平的差异
2.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搜集能反映世界上不同国家
发展水平的资料,进行差异比
较,展开讨论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第二节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从报刊上剪辑有关联合国等
国际组织的活动信息,通过板
报、小报、宣讲等形式展示和
交流
国际组织
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2、本章内容分析
八年级上册讲述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总论的内容。根据地理课程内容的实际,可将区域地理总论分为“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文化”两部分。对于“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内容,世界地理主要选择了“海洋与陆地”、“气候”两大部分,而将地形、水文、自然资源等内容有选择地分散到分区地理中进行学习。对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内容,世界地理主要选择了“居民”和“地区发展差异”两部分。其中,“居民”选择了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地区发展差异”选择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国际合作等内容,本章即是“地区发展差异”部分的内容。因此,本章内容是区域地理总论“社会经济与文化”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各地在自然、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于自然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前面已经进行了讲述,因此后面应重点讲述世界地区发展差异中的经济差异。尽管重
点是学习经济差异,但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尽量不要求学生死记一些量化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只要求学生能认识到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即可。
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途径很多,本章第一节主要从宏观上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集团,通过这两类国家来认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是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国家,只有融人世界经济大家庭之中,才能求得经济更好地发展。因此,本章第二节主要介绍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有关的国际组织。
3、各节内容分析
第一节“国家和地区”,首先介绍了世界上国家和地区的概况,然后重点介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对于这种差异,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一是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总体比较,例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二是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个体比较,例如,生产力、农业、教育的比较等。
其实,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大,内容非常广泛。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注意: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所取得的成绩也十分显著;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有些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例如,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走在了许多发达国家之前。
本节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实际上,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将欧盟各国和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称为发达国家。还有人将前苏联、以色列、南非等国划在发达国家之列。教材主要介绍了目前得到公认的发达国家。
对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教材主要突出了“北”(大部分位于北半球),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教材主要突出了“南”(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这样介绍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新闻媒体中常常提到的“南北对话”等概念的含义。
第二节“国际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独自发展经济。只有将一个国家的经济融人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大家庭中,才能求得经济更好地发展。这是因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如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在世界各地分布是不均衡的;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如反恐怖、打击贩毒、打击走私活动等)和环境问题,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仅靠一个国家是不可能解决的;世界各地的文化各有特色,为了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文化的传播、政治上的合作以及人类文化的繁荣,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各种经济活动都必须遵循世界统一的市场规则,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合作,否则,企业将难以寻求更大的发展,国家经济也难以得到更大的发展。本节第一部分内容主要讲述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教材通过几幅图片与正文内容相结合,说明国际合作涉及很多领域,也涉及很多国家和地区。
在国际合作中,国际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际组织有很多,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欧洲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统一组织、美洲国家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红十字会等。在这些国际组织中,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代表性、最有权威、最大的国际组织,而且我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的许多领域都与联合国的下属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因此本节教材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联合国。
 
1、落实课程理念,用课程标准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课程理念是课堂的灵魂,课程标准是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备课的指南,是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备课首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一堂课是否先进就看他的理念是否符合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等。其具体内容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课程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如何领会、理解、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当然这不是一天的工夫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带着课程意识在平时的课堂中经常对照、回顾,用这些理念的标准来批判自己的课堂,指导自己的备课,久而久之就能得心应手,把课程的基本理念内化在自己的灵魂当中。
2、正确处理教材: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
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材,但不能完全依赖教材。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式下,不同的出版社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编制自己的教材,教材出版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同的教材在内容上可能不完全一样,在编排体系上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对课程标准的忠实解读。所以,对待教材就不能把他看成圣经,不能亦步亦趋很虔诚的完成教材的内容,而是很忠实的依照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加工。那么对教材加工什么呢?内容的前后顺序、内容的难易程度、内容的取舍情况等都可以对照课程标准进行改变、调整、删选。
3、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机会:学生是一炬待点燃的火把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不管课堂教学怎么变化,怎么改革,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在备课的时候,头脑当中必须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就是“这样设计我的学生能学到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情感发生哪些影响,能否激发他的兴趣等等。”如果没有激发他的探究欲望,没能激发他对解决问题的追求,没有在他的头脑当中留不下一点痕迹的话,那么这种设计就是废品,就得重新来过。
分析学生首先从班级的整体情况开始,综合以前的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情况,大致了解班级整体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情感走向、兴奋点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始面向班级所有人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就有了一条基本红线,一个基调。比如,如果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很强,那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就适当提高读图、综合分析的难度。另外,现在的中学生对身边的、熟悉的问题都比较感兴趣,课堂教学设计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可以一下子就激发了所有学生探究的兴趣。
一个班级50位左右的学生,虽然整体情况相当,但是个体差异也存在,那么怎样照顾每一位学生呢?一般的做法是问题设置时要考虑梯度,这个梯度不仅能帮助学生思考,化难为易,而且还能保护个别学困生的学生热情和学习尊严。那么较容易的问题,就可以找学习能力相对差一点的同学来回答,对于较难的问题,就可以找学习能力教强的同学来回答,并且在回答比较难的问题时,学生们自己也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总之,如果你在备课的时候都考虑了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就出现一片燃烧的火炬照亮整个课堂,让老师、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3、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搭建求知的平台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围绕教师转。但是现在的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模式,改变过去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自主求知的过程,突出学习求知的情感态度,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为学生的学服好务呢?就是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按照课程理念的要求为学生搭建求知的平台。教师的工作就象厨师做菜,高明的厨师能把青菜、萝卜也做得赏心悦目、满口生香,高明的教师也能把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百生。二者的相同点就是结构问题,同样的材料不同的组合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学必须讲究结构,教学结构中的大结构就是教学设计路线。
教学结构一定要注意课堂的切入方式、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探究活动的展开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舞台,才能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4、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课程理念的第五条就是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所以,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多媒体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思想、课程理念得到充分的发挥。我认为,教案是写给教师自己用的,是用来指导课堂教学的图纸,而课件就是编给学生用的,是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航空母舰。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时代的必然,是新课程的要求。我认为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中编制课件很重要,课件一是要体现教学结构,二是要突破时空限制创设探究情景,三是实用美观能吸引学生。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