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发布者:cj_zhangyu 发布时间:2016-12-27 09:24:58 点击数:
浅谈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如何发挥信息技术辅助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势成为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集中分析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信息技术引入美术教学,不仅给教师带来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同时也给学生表现美术作品带来了简捷、丰富与高效的工具。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获得了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并提出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 “副作用”。一定要本着“课堂教学当以人为本、以技术为用”的原则展开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作用
我从事中小学美术教学已有十余年,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我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1]》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如何发挥信息技术辅助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势成为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技术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分析、解决课堂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因此,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内容发生兴趣。”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获取智能的开端。计算机独特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立体式的演示功能,为美术教学增添了绚丽夺目的光彩。把部分教学内容制成
课件,充分利用声、光、色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悦,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电脑美术设计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造型能力尚低的小学生来说,运用电脑设计可以弥补手绘基本功的不足,无论是构图还是设色都很方便,还可以加强创意、想象、欣赏等能力的培养。课堂上运用电脑进行绘画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这种近乎游戏的手法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起学习的热情。
将信息技术引入美术教学,不仅给教师带来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同时也给学生表现美术作品带来了简捷、丰富与高效的工具。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获得了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教学中多角度选择内容使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容为一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个性发展,激发了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各种美术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多彩的颜色以及逼真的声间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我在设计冀教版八年级的《面具》一课中搜集、制作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形式的面具欣赏资料,每个面具有整体和局部的欣赏,以及面具的设计构思,每个面具有不同的动画转换,并配以有关面具的影音资料,学生可以自己点击,了解面具的文化背景。这一课借助课件从视觉、听觉、和感受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更直接、更感性、更立体的帮助,有助于学生更深入鲜明地理解和感受面具这一原始艺术形式,为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打下基础。再如,在冀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14课《建筑之美》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让学生在欣赏建筑艺术时不但可以用平常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静止状态下的形态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学生就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有关的学习活动中,所学的美术知识也就轻松而深刻的印在脑海里。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信息素养。
中小学美术教材中,提供了不少相关图片,但相对于美术欣赏课教学来说还是远远不够。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但解决了学习资源匮乏的矛盾,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欣赏的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只要掌握了IE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的方法就能够自主学习。教师只需提出学习的任务,
帮助学生解决技术困难,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冀教版美术第13册《建筑之美》一课中关于故宫的欣赏。我只提供一些有关故宫博物院的网址等,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制作一份介绍故宫的幻灯片,并进行交流。教学中,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上网搜集资料,下载图片,制作幻灯片。在有意识地选择、组织材料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了解了故宫的历史、建筑特色,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立体的故宫艺术知识体系,而且为我国古代建筑大师的杰作惊叹不已,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进而产生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获得众多的美术知识信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信息素养。
五、把信息技术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
比如,在工艺与设计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训练,由于这类教学内容的图形,如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等,非常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非常耗时费力。然而在电脑中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都非常方便、快捷,比如图案中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在电脑中生成图形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等元素的构成,以及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反转构成等一系列构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电脑中显示。既提高了课堂利用率,增大了课堂容量,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形象思维能力。
六、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等方面,每一个环节要真正落实到实处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抽象、复杂的教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近些年,信息技术辅助美术课堂教学确实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很大帮助,我们在充分运用这些便利的同时也要尽量克服它带来的 “副作用”。要本着“课堂教学当以人为本、以技术为用[2]”的原则展开教学。一节课连续、高频地使用多媒体,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可能会对课堂秩序形成一种隐性破坏。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也不可加入太多不必要的小动画,否则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分散。毕竟在课堂上重点进行的是知识的探究与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满足他们的新奇感和好奇心。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S]
[2]曾铁.课堂教学当以人为本、以技术为用[N].中国教育报,2012-2-7 第8170号今日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