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期末复习评价指导意见
发布者:cj_yulin 发布时间:2016-12-12 09:33:17 点击数:
小学《科学》期末复习评价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及时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并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科学学科学生学习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 的思想,注重以激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二、基本理念
1.促进发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学生,更主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能力的发挥,并使之具有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
2.立足过程。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应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之中。也就是说,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
3. 追求多样。单纯的书面测验与考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在科学课程的评价中,我们特别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创新、发展评价方法,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主要内容
科学课程评价所包含的内容是根据《标准》的总目标、分目标和具体内容目标而确定的。这些内容集中反映了一个学生经过3~6年级的科学课程学习后其科学素养所应达到的水平。
1.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目的是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评价重点是学生动手、动脑开展探究的兴趣、能力,具体评价认识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八个方面。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有重点地选择其中几项,有针对性地制订评价标准。
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评价要求也不同,并且根据学生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
2.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的评价,重点是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领会,不是检查学生记住了多少学科的具体知识。对于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所涉及内容的要求,要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不要随意“拔高”。对科学知识的评价要尽量融合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这里还包括技能的评价,目标包括观察技能、探究技能、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技能等方面。
对技能的评价,同样要尽量融合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评价要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多方面地进行。
评价时,主要依据是学生在科学课程各类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记录数据是否实事求是、是否对科学学习有兴趣、是否愿意合作交流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特别要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是否有提出新想法、新观点的勇气和欲望,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和合理的质疑精神,是否能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等。
四、基本方法
(一)复习方法
具体复习工作中,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1、以单元为单位,认真钻研教材
2、关注探究活动,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
3、对科学概念的复习和巩固,要体现“四注重”:注重科学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注重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注重观察记录与分析;注重概念图与图表的使用。
4、练习时注意训练学生审题、表达的能力。
(二)评价方法
科学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评价使学生成为成功者、积极参与者和自我反思者。特别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强调学生自我比较,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可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采取非测试性评价与测试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兴趣、态度、学习策略以及语言发展状态等进行全面评价。也可以指导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学习档案,学习档案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小组的。学习档案的内容包括:
⑴小组课前准备材料的情况记录。(设计一张表格,需要的课可以作好记录)
⑵反映学生、小组进行科学学习的实物成果,如:小组同学对所研究问题的思考,提出的方案;自己的科学实验报告;科学调查报告;收集的资料;科学日记等。
⑶小组成员学习态度、方法与贡献的评价意见。(由学习小组填写,可以包括对分配到的任务的完成情况等)。
⑷课后自主研究情况的相关记录。
⑸科学学习综合评价表(学期结束由教师和小组同学座谈共同填写)。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期或学年科学学习成果的检验,终结性评价通常采用期末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应能反映特定教学时段所覆盖的内容,要具有综合性、科学性的开放性,试题要创设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情境,着重检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以知识为主、脱离实际的书面考试方式。
考试形式应有利于检测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应当多样。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的要求,可以采用口试、笔试、现场操作等方式进行。
3.实践活动评价
实践活动评价是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或成果所作出的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实验、调查、制作、问题讨论、演讲表现、角色扮演、科技制作等等。
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除观察、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表达交流外,还需要分析学生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如作品与制作、调查报告、观察记录等。
实践活动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班级、教师、学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活动的评价可以在实践前,以学生的准备为重点;可以在实践中,注重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可以在实践后,考查讨论及报告等。
4.多元才能评价
评价时同时兼顾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多方面才能。如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能力、技术设计的能力等。
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在具体设计评价方案时都要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要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科学素养的全貌,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动手动脑,反对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信心和兴趣,评价的要求应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应多采用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和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方式,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力求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原有基础、学习和探究过程、学习结果和长期效应四个方面作全程性的评价,注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的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过程应包括明确对学生学习的期望,收集并分析学生的表现和确定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三个部分。要把评价结果以书面或口头的方法及时地反馈给学生,不能单纯地告诉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要告诉学生学习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激励学生进一步达到目标的建议。
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6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