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看教学目标的价值
发布者:cj_zqw 发布时间:2016-12-12 09:10:12 点击数:
从课题开展以来调研的情况看,老师对教学目标价值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下面专门从中考的角度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教学目标的价值。
一、从中考看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动词使用问题的价值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动词使用”问题是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因为无论从课程标准还是考试评价来看,这都是首先和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以大家极为关注的“中考”为例。中考命题时一般都要填写双向细目表,根据双向细目表进行命题。双向细目表主要规定两项内容:一是教学内容即知识点(W),二是规定教学达到的程度(V)。(见附表)
如果仅从中考来看,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动词使用是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重点问题,也是教师教学的必修课。因为,我们只有明确了中考考到什么程度(V),相应地才能明确课堂教学中教/学到什么程度(V)。
二、从中考看教学目标的价值
那么扩而言之,针对“中考”(见附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做什么?首先就是明确教学目标(SVWH):
1.根据中考考查的教学内容(W)和程度(V),相应地结合文本,确定课堂教学内容(W),确定教学达到的程度(V)。
2.根据“自己教学班级学生”的情况,明确学情(S)。
3.根据学情、自己的教学特点等确定教学方法(H)。
这样看来,如果老师不明确教学目标(SVWH)而去追求中考等考试成绩,必然事倍功半。因为这样的课堂教学好比车无头,鸟无翅。车无头则方向不明,鸟无翅则行不致远。因此,教学目标对于中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附表:
双向细目表
考查内容
|
能力层级
|
难度
要求
|
||||||||
识记
|
理解
|
分析
综合
|
表达
应用
|
鉴
赏
评
价
|
探究
|
|||||
基础知识
|
1
|
2
|
字音
|
√
|
|
|
|
|
|
易
|
2
|
2
|
字形
|
√
|
|
|
|
|
|
易
|
|
3
|
2
|
文言解词
|
√
|
|
|
|
|
|
易
|
|
4
|
2
|
古诗文名句默写
|
√
|
|
|
|
|
|
易
|
|
5
|
2
|
语法知识(复句)
|
|
√
|
|
|
|
|
易
|
|
6
|
2
|
标点
|
|
|
√
|
|
|
|
中
|
|
7
|
2
|
修辞
|
|
|
|
√
|
|
|
易
|
|
8
|
2
|
文学常识
|
√
|
|
|
|
|
|
易
|
|
课内小说
(散文、诗歌 、记叙文 )阅读 |
9
|
2
|
理解(概括)事物的特点
|
|
√
|
|
|
|
|
易
|
10
|
2
|
感受、体会内容的情感
|
|
√
|
|
|
|
|
中
|
|
11
|
2
|
理解重点词语(连词)在文中的作用
|
|
|
√
|
|
|
|
中
|
|
12
|
2
|
理解文句的含义
|
|
|
√
|
|
|
|
中
|
|
13
|
2
|
品悟语段文字的语言特点
|
|
|
|
|
√
|
|
易
|
|
课内
说明
文阅读
|
14
|
2
|
总结节选语段的说明内容
|
|
√
|
|
|
|
|
易
|
15
|
2
|
分析说明文中的重点词语的作用
|
|
|
|
√
|
|
|
中
|
|
16
|
2
|
理解神话故事在说明文中所起到的作用
|
|
√
|
|
|
|
|
中
|
|
17
|
2
|
判定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
|
|
|
√
|
|
易
|
|
18
|
2
|
语言多元化表达的作用
|
|
|
|
|
√
|
|
中
|
|
课内
议论
文
|
19
|
2
|
分析句子的表情达意
|
|
|
√
|
|
|
|
中
|
20
|
2
|
感受内容所表达的人物情感
|
|
|
√
|
|
|
|
中
|
|
21
|
2
|
加强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
|
|
√
|
|
|
|
中
|
|
课内古诗阅读
|
22
|
2
|
理解诗句中关键词语的统领关系
|
|
|
√
|
|
|
|
中
|
23
|
2
|
对重点诗句的赏析
|
|
|
√
|
|
|
|
中
|
|
24
|
2
|
感受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
|
|
|
|
√
|
|
难
|
|
25
|
2
|
对诗歌的总的、多元化的理解,如写作特点、主旨、写作手法等内容
|
|
|
|
|
√
|
|
中
|
|
课外文言文
|
26
|
4
|
4个单字理解(课内文言词的积累和运用)
|
√
|
|
|
|
|
|
易
|
27
|
6
|
三个句子翻译(根据语境连词成句,以及文言句式的运用)
|
|
|
|
√
|
|
|
偏难
|
|
28
|
4
|
文章内容的理解及主旨的概括
|
|
|
|
|
|
√
|
偏难
|
|
课外现代文
|
29
|
4
|
分析景物的特点及其景物描写的作用
|
|
|
√
|
|
|
|
中
|
30
|
4
|
结合重点句子,分析内容
|
|
|
|
√
|
|
|
中
|
|
31
|
4
|
分析句子含义及其写作手法
|
|
|
|
√
|
|
|
难
|
|
32
|
4
|
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画线句子
|
|
|
|
|
|
√
|
难
|
|
写作
|
33
|
40
|
成长中的体验
|
|
|
|
√
|
|
|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