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
发布者:cj_wsh 发布时间:2016-11-28 14:06:30 点击数:
让农村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而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知识面狭窄,习作材料匮乏,无话可说的问题尤为突出。写出来的文章经常是题材单一、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缺乏真情实感。古语有云:“问渠哪里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提高我们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有“源头活水来”。那如何让农村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呢?我在习作教学中结合农村生活特点,因时施教,因事施教,因人施教,挖掘农村素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培养作文兴趣和爱好,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察生活,培养思维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源头、写作的起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观察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这就需要对学生思维方面进行训练,学生只有在思维中获取到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写出精美的文章。鼓励学生把目光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自然会引来源头活水,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从而表达出真情实感,避免无病呻吟的现象。每个地域都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只要留心观察必能见多识广,美丽的自然、忙碌地劳动场景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碧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丰富的海珍品、忙碌的海产品加工场景……都是极好的写作材料。
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一是观察要有次序,不要东一眼西一眼:先看什么,后看什么,都要有思路,要养成按顺序观察的习惯。二是观察要细致,不要走马观花,要注意细节,要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事物特点和本质的地方仔细地观察。例如观察人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所处的环境等;观察事物要抓住它们形状、大小、颜色、性质、变化和作用等。
只有学生们观察能力提高了,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生活感触多了,思考的就会多,思考多了就会想要表达出来,加上教师的指引,“作文”能力很自然就提高了。
二、体验生活,丰富情感体验
作文教学是带有社会性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传授和学习作文的一种方式,而更广阔的场所则是整个社会。只要教师把目光投向生活,广开写作源头,让学生体验生活,先从自己熟悉的材料写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
农村虽然比不上城市的热闹,但农村孩子从小就经常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农村孩子奠定了丰厚的素材基础,只要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就能为其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农村的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去赶海、捉螃蟹、钓鱼……这些童年趣事给孩子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加工海产品、喂猪、喂鸡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了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形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样就为学生今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切身去体验,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并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又可以积累素材,这样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挖掘资源,提供写作素材
农村小学生相对于城市里的小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很多,接触社会少,生活单调,视野小,教师只要挖掘身边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如六年级上册习作课《身边的艺术》,本次习作内容,对于这些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他们几乎没有艺术欣赏的经历,连调查了解身边艺术的途径都非常有限。针对这种情况,于是我搜集了以往学生的绘画作品,在班级开了一个小型画展,然后组织学生们欣赏画展,又向他们提供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制品和图片等,从而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写作素材,这些素材又是他们所熟悉的,避免了学生习作无话可说的现象发生。
四、鼓励阅读,丰富语言材料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承。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教科书中的文章多文质兼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文是最好的范文,每一次学习新课,我都会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学完后,我又让学生自觉积累好词佳句,并且引导交流。根据课文内容或写法特点设计小练笔,让他们尽情自由的表达!做到读赏结合,读写结合。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家庭没有阅读氛围和习惯,手里的书又很少,所以我就发动学生将书带到学校,在班级成立图书角。另外,每个星期还安排了一节课外阅读课,鼓励他们吸取语言的能量,再一次进行自由的积累。还鼓励学生去图书馆借阅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多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材料。
五、评价激励,唤醒写作欲望
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与表现欲,都渴望得到表扬与肯定。当学生通过自身的辛苦创造写出一篇文章时,教师应首先对于学生的写作过程给予肯定,及时发现文章的亮点,加以表扬鼓励。这些评价对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很重要的。只有评价合理,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于作文乐于创造。这就要求教师花费时间、精力,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合理评价。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管学生的作品多么拙劣,也不讽刺、挖苦他们,就会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容易产生的自卑感、畏惧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只要有效利用农村的广阔资源,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让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出创意,写出自己的特色,走出作文的困境,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