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建构”和谐教学原则之学习时间
发布者:cj_zqw 发布时间:2016-05-13 08:27:43 点击数:
一、遵循原则
1.先学后教原则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教会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要敢于、善于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的学决定教师教的观念和方式,通过指导学生先学、自学,教师再精讲活练,提高学生吸纳知识、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和谐的成长。
2.自主学习原则
自主学习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学习品质的彰显。对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有自觉意识和反应。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技巧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主体性真正发挥出来,更好的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爱好特长,使学生终身受益。自主学习实现方式主要是教育者的引导力,要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诱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交往互动原则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没有发生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和互动。交往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影响、补充,达到共识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根本所在。交往互动要真实有效。一是平等对话。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彼此评判。四是注重效果。
4.探究学习原则
探究学习是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技能、能力发展、情感体验为目的地学习方式;是以发现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核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主线和归宿。探究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较高境界,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必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任务和问题出发,让学生探究学习,在探究实践中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5.全面和谐原则
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教学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系统的发展。
6.愉快学习原则
愉快学习是和谐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不愉快很难做到和谐。课堂教学中要把轻松愉快与精力集中结合起来。创造愉快氛围是为了更集中的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课堂教学情景,把课讲的有声有色,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教育家魏书生认为教育一个人,最要紧的是教育他树立多层次的享乐观,引导学生把学习当作享受,有了享受的感觉,学生学习就会愉快、轻松,效率高。
7.整体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学科教学内容也是一个完整体系。语文中的一篇课文,数学中的一个章节,物理中的一个单元,教学时都要把它看成一个整体,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保持教学中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教材的整体轮廓和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讲清楚,让学生有个完整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系统把握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
8.激励高效原则
教师运用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励学生活跃思维,引发学生创新、思考和想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通过激励重点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性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新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运用激励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要注重把握节奏,强化指导,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
在遵循以上八项原则指导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还要把握和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法与学法、知识与能力、群体与个体、激励与压力和赏识与惩戒八个关系,形成教学诸要素之间互补、互动、有机共融的教学模式。
二、操作要点
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条主线,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结合现代化学校课堂教学的“面向全体、精讲多练、师生互动、技术运用、目标达成、课后反思”六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各学段、学科要围绕以下四个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尝试:
1.预习导学
这里所说的预习导学是在学生提前预习的基础上,按照教师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带着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自学要在教师指导下,有目标、有顺序的学习思考。通过自学使学生产生回顾、联想、分析等初步思维,进而产生认知的疑点,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情绪进入饥渴状态,产生出极为强烈的质疑、解疑愿望。这一环节一般用时5分钟左右。
2.精讲点拨
依据学生自学提出的问题与质疑,教师根据课程要求进行归纳梳理,确定教学方法和精讲策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疑答惑。通过精讲点拨由浅入深地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扩展和延伸,对学生的认知进行矫正和补充,从而破解学生的质疑,让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在系统性,形成理解、把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环节一般用时15分钟左右。
3.当堂训练
按照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状况,在精讲点拨的基础上当堂训练、消化、巩固。教师要精选习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堂堂清”。教师通过学生训练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矫正自己的教学。当堂训练应做到独立和按时,训练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量力性和典型性。这一环节一般用时15分钟左右。
4.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的基础上,总结本堂课学到的规律性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将一般性结论进一步强化、延伸、归纳,找出知识的内在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积极鼓励学生的自学热情、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环节一般用时10分钟左右。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改革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因此,教学模式、方式、方法的改革,必须符合学生学情;必须实现教法与学法的优化与融合;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必须尊重不同学科的特征和功能。依照主体、和谐、高效课堂教学原则、理论依据和需要处理好的关系,以操作要点规定的基本环节为模式架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造性地探索和尝试符合学段、学科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推进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形成、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