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地理 > 课改时空

公开课的研究

发布者:cj_drm   发布时间:2015-09-07 08:52:28   点击数:


公开课的研究
 
公开课,是每位教师心中的隐痛。明明在课前精心准备、反复磨课,却被指摘表演痕迹太重,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本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预案、临场随机应变,却被视为教学流程不规范,课堂气氛不热烈。这些指摘和建议,不能不引起每位教师的深思和自省:公开课的意义何在?教师该以什么心态面对公开课?公开课,该何去何从?
  如今泛滥的各种教学比武、公开课比赛,使得教师带着功利心对待公开课:只求在课堂上表演得无限精彩,不管学生“配合”的牵强生硬;只求教师个人风采的完美呈现,不管学生内心的疑虑困惑。这样的公开课因急功近利已经变味,远远偏离了公开课的初衷和本义。这样上课的教师也早已不是为人师者的最初模样。何为师者?传业授道解惑也。教育的主体从来都是学生,课堂的主人也只能是学生。课堂是学生成长收获的天地,是学生尽情挥洒的舞台。我觉得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规课,都应该让学生学有所获、心有所得。
  任何事物的存在,必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公开课也是如此。公开课我们应该重视,但不该过分重视。虽然目前关于公开课的利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我认为公开课对于教师成长和历练上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一堂课,不论是激情四溢中的水到渠成,还是波澜不兴下的暗潮涌动,只要能让学生惑有所解、疑有所析就是一堂好课。但实现这一点绝对离不开教师对教学文本的深刻解读、对教学流程的精心设计、对教育理念的独到感悟。诚然,公开课是一种范本,集各种规范模式和优秀经验之大成,对年轻教师的成长和提高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公开课绝不仅仅只是范本,它也融入了教师鲜明的个性特点、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与学生交互时电光火石的默契和灵感。是不可重复也是不可重现的。当然,授课过程中亦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遗憾和瑕疵。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公开课当成一件十全十美的艺术品来雕琢,也不必怀着“只能成功,不许失误”的决绝去面对。公开课公开的绝不仅仅只是如阳光般炫目的光华,那黑子似的错误和遗憾更值得我们去珍视。公开课公开的是教师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殚思竭虑的教学设想,厚积薄发的学识素养,教无定法的临场机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开课其实并无高低之分,成败之别。
  上好一堂公开课确实需要充分的准备,但这个准备绝不只是开讲之前数周的精心预想,而更在于每堂常规课的磨炼和反思,在于不断学习中的积累和心得,在于历久弥新的创新和探索,在于平日里点点滴滴的坚持和认真。
  公开课是胸口上那颗殷红亮丽的朱砂痣还是墙角边那抹暗淡无光的蚊子血?我想不仅取决于授课者和评判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还在于在课堂上是否真的实现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教育也是在这样无数肯定和否定的反复中艰难发展。写到这,我突然想起数千年前,有位老人在长江边感慨地叹息:“逝者如斯夫!”时间如滔滔江水,席卷而去,在这一去不复返的岁月中,无数的教育者孜孜不倦地跋涉前行,用生命书写着教书育人的真谛。无论如何,他们值得尊敬。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