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地理 > 课改时空

烹调好教育“这锅汤”

发布者:cj_drm   发布时间:2015-08-31 14:30:15   点击数:


 一位游人去法国旅行,火车在一个站点短暂停留。他决定下车走走,顺便填一下自己的肚子,于是走进了一个离车站很近的餐厅。热情的店主向他推荐起几款热狗,他边听边翻看菜谱,目光停留在一道汤上。“这汤的味道如何?”“很抱歉,先生,这汤我不能卖给你。”听到这个回答,游人非常诧异:“为什么?我又不是不给钱!”“不不,这不是钱的事,我看您没带行李从车站出来,猜想您应该是一位马上要去赶火车的人,所以我推荐几款美味的热狗给你,方便快捷,也不失营养,这汤我每天会花费很长时间去熬制,我希望我的客人能够坐下来静静地品味其中的味道,而您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实在对不起,我不能把汤卖给您。”
   初读这个故事,我和那位游人一样诧异。都说“顾客就是上帝”,这店主居然拒绝将熬制的汤卖给顾客,实在匪夷所思。他的理由也着实令人啼笑皆非:就因为游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可是再一想,我又不得不从先前的诧异转向佩服——佩服他对于自己“作品”的珍视,佩服他能够固守底线、坚持原则的勇气。
   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作为教师,教育事业之于我们,就像那锅汤之于店主。他每天精心熬制出自己满意的汤,再心满意足地看着客人静静地享受;我们同样精心准备自己的课,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学生,当他们在课堂中认真思考、积极表达,并最终达成某个目标时,我们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店主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熬制的汤,从食材到调料的选择、火候的控制等都一丝不苟。我们也应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工作,比如课堂教学之前,需要精心备课,从生情到学情的掌握,再到教材的理解,还要推敲每一句话、每一个提问,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课堂“这碗汤”更具有营养,更符合学生的口味;还有一些常规的教育行为,比如找学生谈话之前,也需要对谈话的内容进行充足的准备,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准备、有了预设的交谈才能更富有成效,更具有针对性……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否用心对待自己的课堂、是否用心和他们相处也是能够被感知的。倘若学生体会到了教师的良苦用心,他们中的大多数会“投桃报李”,也会更加用心地在我们的带领下走进教育这方天地。正如食客们若是知道了店主的苦心,也一定会更加细致而用心地品味他熬制的汤。毕竟,面对这样一份“心血”,有谁忍心辜负呢?
   当然,教育毕竟和餐饮业不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与店主和客人的关系不同。尽管我很佩服店主固守底线、坚持原则的勇气,但也深知:作为老师,在面对学生时是断然不能这般“任性”的。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尽管我们很用心地对待自己的课堂、很认真地对待一些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但还是不能尽善尽美。课堂学习上有些孩子就是比别人慢一拍,与学生的谈话也不是每次都有效果……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恰恰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带来的问题意识也将催生了我们不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产生教育智慧。当面对上述问题时,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学生慢一拍,不能达成预设的目标,到底是他们的态度还是方法出现了问题,或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出了问题,只有不断地反思与改进,才能教学的节奏契合学生学的节奏,也只有教与学的节奏趋于一致,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才能应运而生;如果我们与学生交流达不到最初的目标,我们也应好好回想整个交流过程,是不是表达的方式出现了偏差,是不是交流的内容不合时宜,是不是时机的选择不恰当,等等。无论是课堂教学也好,师生交流也罢,从主观设想到客观形成总会出现一些偏差,就像理想与现实之间也总是有一段距离一样。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力去缩短这段距离。或许有时候我们的想法理想化,但只要不断地努力,就总有实现的可能。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心烹调好教育“这锅汤”,更要努力调制出学生喜欢的味道。这样他们才会爱上“这锅汤”,并从中不断汲取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