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发布者:cj_wsh 发布时间:2015-06-26 14:31:08 点击数:
生本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四块石小学 宋艳华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中表示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须重视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也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因此,在近一学年的生本实验课实验过程中,我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尝试,有以下几点体会,愿意与各位同行讨论。
一、建构学习小组
1、学习小组的优化组合
在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不会合作。我也曾经经历过“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失败”。究其原因,就是小组人数过多。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合作能力欠佳,甚至还没有合作的意识。这时候,应该实行2人合作,一般是同桌合作为佳,一人说,另一人听、评价;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判,然后换位进行。待合作学习熟练后,以后陆续过渡到4至6人(应注意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在这基础上,我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即在期初编排坐位)。争取小组间的零差距,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根据实施情况每隔一段时间改变一次编组。最后,请每个小组给自己取个响亮的名字,如“小虎队”、“先锋队”、“机灵队”、“火箭队”等,增强组员的主人翁意识、竟争意识和小组的凝聚力。
2、学习小组的分工合作
学习小组的确定为学生增加了不少参与的机会。但在操作中,优秀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常以小老师的角色出现在小组中。若长期让少数优秀学生独霸讲坛,那些胆小的、内向的、表达不流畅的、思想较易开小差的、基础相对薄弱的“听众”就会渐渐在集体中落伍。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组内成员在一个组里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杜绝“搭便车”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他个人对小组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反馈时应结合实际有意识地让性格内向、成绩落后的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引导同学补充,长期如此,学生的口才普遍提高了。有效地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3.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实现有效管理,提高小组学习效率,教师就必须对轮值的组长进行积极地培养。首先要制定出小组长工作职责,让小组长明白自己不但要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更要能协助老师落实小组学习任务,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领导和协调组员活动,综合意见,与教师或外组联系等;其次要教给小组长一些管理方法,促进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有效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
二、 正确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
对于学生的正确评价,无疑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发展、思维和行为的导向。这就要求对学生评价要准确把握,实事求是。不能只为了激励和鼓励学生,就只说“好”或“很好”“真棒”“真厉害”等,弄的学生无所适从。一年级学生刚学习讨论,为了争强好胜一说到讨论就乱讲、乱喊、一片忙乱。此时,教师的教学评价非常重要,应以小组的整体水平为标准,做切合实际的具体的表扬,学生得到正确引导,有了学习的榜样,接下来的讨论效果好多了。小组合作学习得到正确的导向,沿着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轨道发展。
实践证明: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认知水平、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普遍的提高,特别是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我最感欣慰。我相信只要努力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必将在一年级教学中勃发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