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欣赏教学中的求异思维
发布者:cj_xudd 发布时间:2015-06-16 16:11:27 点击数:
学 生 可 以 说 "不"
—论欣赏教学中的求异思维
关键词语: 欣赏教学 求异思维
内容提要:现在中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现状: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一成不变的素材为主要内容;以枯燥、单调的分、合为基本手段;不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放在“欣赏者”而不是“鉴赏者”的地位。笔者认为:音乐欣赏教学中大胆地让学生说不,不断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也许能帮你走进素质教育的殿堂。
一、学生可以说—我不喜欢这样的音乐
二、学生可以说—我不喜欢这样的教法
三、学生可以说—我不赞成这样的理解
四、学生可以说—我反对作者的创意
内容: 欣赏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方面,它用非说教式的感性作用于学生,使学生在愉悦和亲切中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它又极富有理性思索,从深邃的哲理内涵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都显示出了音乐欣赏的强大魅力。所以重视音乐欣赏教学已经成为每一位音乐工作者的共识。于是有关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多起来,但即使再多教学方法的出现也掩盖不了现在中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现状: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一成不变的素材为主要内容;以枯燥、单调的分、合为基本手段;不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放在“欣赏者”而不是“鉴赏者”的地位。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欣赏课例也仅仅注意到改进了教学方法,而不是从本质上去改进、指导教学。当我们为达到某些局部目标而欣慰时,却没想到自己的辛勤却培养了一批思维上的懒子。目前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面对素质教育这个大而无边的概念,很多老师感到无从入手,笔者认为:音乐欣赏教学中大胆地让学生说不,不断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也许能帮你走进素质教育的殿堂。
一、 学生可以说——我不喜欢这样的音乐
一些老师认为教材上的曲目都是精选的经典作品,学生没有理由不喜欢。但事实上是“100%的学生喜欢音乐,而80%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唱歌,但却很少喜欢唱教材中的歌”(《音体美报》2000年2月28日)。学生面对自己不感兴趣或远离现实生活的作品难道还不能说:老师我不喜欢这样的音乐。学生不喜欢课本上的作品不外乎有下面几种原因:
①必要的欣赏知识以及相关的音乐理论存储量少,没有丰富的“字词”存储,怎能读懂深奥的“经典名著”;
②经典作品产生的年代日久旷远,很难引起现代观念强烈的学生的共鸣;
③媒体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学生获取音乐食粮的主要途径,而媒体影响的正效应不容乐观;
④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或者打消了学生的兴趣。喜欢与不喜欢只是学生的个人感受,但是众多个人感受的集合便形成教育现象,面对这样的教育现象我们只能因势利导,积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中即让学生大胆说“不”,又要求他们说出不喜欢的原因;教师要善于使古今结合、中外联姻,打破一成不变的内容。根据调查,中小学生大都偏爱通俗歌曲和现代流行音乐,在国外对通俗音乐的定义一般是“浅显的、大众化的”,而不能以“低劣、庸俗”来定义。学生喜欢通俗音乐正是因为它的浅易性和易接受性,教学中如果老师尊重学生的事实,把一些学生喜爱的、优秀的通俗音乐引进课堂,并且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逐步丰富他们的欣赏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欣赏习惯的。
二、 学生可以说——我不喜欢这样的教法
我们上学时《音乐教学法》告诉我们音乐欣赏课应该这样上:
①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
②初听作品,有整体印象;
③曲式结构分析,讲解作品;
④复听作品,逐部分欣赏音乐
……于是我们毕业后便象一个个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肢解作品,在不断的分、合、合、分后,泯灭了音乐最为宝贵的东西。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喋喋不休地向学生讲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德育渗透,而忽视了音乐的艺术性、审美性。雷默指出:“当艺术被看作是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任何非艺术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教师与其用一种毫无美感的单调手法亦或喋喋不休的枯燥语言向学生讲解《国歌》的历史意义及艺术价值,不如让学生在《国歌》声中仰望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上空,他们似乎听到了12亿中国人咚咚的心跳,似乎看到所有华人润泽的双眸;我们与其向学生肢解示范《少女的祈祷》,不如点燃蜡烛奏起乐曲,在昏暗与光明的时空让学生自己诠释作品。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的灵魂爆发出火花”,那么我们老师就是引爆心灵的火焰,本身应该是炽热、强烈而富有激情的,一切枯燥的、冰冷的、麻木的思想和作为只能事与愿违。
当然,掌握作品曲式方面的理论和作品相关的内容是音乐教师必需的基本功,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最大限度地发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教师一定要从“生本位”出发,自己当好导演,学生充当演员,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甚至教师可以故意设计一些“障碍”去锻炼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在真假共存中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 学生可以说——我不赞成这样的理解
每一个教授过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老师大概都让学生去联想皎洁的月夜和流动的月光。所以在学生的心目中《月光》便成了宁静、安详的代表作了。笔者做过一种尝试:在欣赏《月光》之前先不提及贝多芬和标题,完全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最后真正能和月光相联系的不过几人。有的说心里有些悲伤、凄凉;有的说好象看到了波光粼粼的水面;有的说听了后半部分心情非常激动不安。事实上贝多芬也并没有把《#C小调奏鸣曲》定名为《月光奏鸣曲》,而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才命名的,如果我们仅仅从标题出发,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也曲解了贝多芬的初衷吧?再如欣赏琵琶曲《大浪淘沙》时,教师如果把起伏跌宕的旋律描述成汹涌的大浪,那么对于学生“乱云翻滚”、“狂风大作”的理解又做何解释呢?而实际上《大浪淘沙》仅仅是古代的一个曲牌并不含任何具体意义。
阅读一本科学著作,学习一个科学原理,人们绝对不能随意加以发挥创作,但欣赏音乐恰恰相反,“欣赏者必须调动自己整个心灵通过审美再创作达到对艺术作品的超越,使艺术欣赏活动成为个人欣赏活动”(郭声健《艺术教育重在艺术欣赏》中国音乐教育97年第1期)这也就是说欣赏音乐时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性,那么后人用一种新的思维去分析它便会产生新的历史特性。比如我上《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的欣赏课时有的学生提出异议,他们说歌词没有时代气息,赞扬的只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太平盛世,是一种返古现象。面对这样的意见,我们是顾及自己的面子一棒子打死,还是鼓励他们继续和自己“作对”呢?
四、 学生可以说——我反对作者的创意
面对名家的经典之作,我们往往顶礼膜拜,从来没有也不敢产生异议。我们虔诚的态度和服从的品质掩盖了作品的局限,甚至有时抹杀了学生的创新。作品是时代的产物,是个人经历的缩影,它反映社会的同时又极具有个性色彩。我们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到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反映。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被国外人士称为《关于蝴蝶的协奏曲》,其影响可见一斑。但是在对比欣赏了二胡叙事诗《新婚别》后,学生大都喜欢后者。学生们认为《梁祝》的结局大大削减了其艺术感染力,有人问: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为什么在“化蝶”的大团圆中结束?是否是对封建制度的默认和赞同?有人问:《梁祝》结尾的音乐为什么是爱情主题的简单再现,而不描述祝英台撞死在碑前,从而留下荡气回肠的千古的遗憾?他们认为相比而言《新婚别》的结局自然、合理的多:在凄厉、哀怨的主题变奏声中,从军者的脚步渐渐远去,荒野枯树下泪流满面的妇人招手惜别,最后定格成一副苍白的画面,并永远保存在我们心里。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同样,没有批判和否定(求异思维的表现形式)就没有常青而旺盛的生命之树。我们不去自然科学领域去寻找实例,单单从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乐派的交替更迭就足以看出求异思维对音乐文化的巨大推动作用。教学中大胆地让学生说不,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批判性接受和创新性发展;教学中大胆让学生说不,也是素质教育形式下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世纪是一个多彩的世纪,新世纪更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只有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大胆革新、勇于探索,教学中努力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才能够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担当起培养新型跨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