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的几点做法
发布者:cj_wsh 发布时间:2014-12-09 09:09:36 点击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新课标指出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而仅仅靠语文教材上的内容,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的阅读需求。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课外阅读尤其重要。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由于书籍的缺乏,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原因,相比城市同龄孩子,课外阅读量很少,很多孩子没有看课外书的习惯。针对这些问题,从教师在指导孩子课外阅读方面做如下尝试。
一、首先,争取家长力量,保证书源充足。
要让孩子阅读课外书,必须有书可读,书从哪来?除了学校中有限的图书之外,最好的办法是让家长为孩子买书。于是,从第一次家长会开始,教师向家长们介绍课外读物对孩子们学习的重要性,并向家长推荐适合的书籍,从连环画拼音读本到寓言成语故事、小说、名著。孩子们的阅读范围不断扩大,阅读内容丰富多彩。为了让家长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还可以在家长会上,通过故事会,朗读比赛,演讲,表演小短剧等形式,向家长展示汇报孩子们的阅读情况,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家长们为孩子们购书的兴趣。孩子们感受到了家长对读书的重视,阅读兴趣自然也提高了。
二、了解儿童心理,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们爱读书,就要先让他们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孩子刚入学时,认识的字不多。这时,教师可以每天早上给他们讲一个故事。《三只小猪》、《白雪公主》《狼和小羊》……这些有趣又富有一定哲理的小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书的新奇。
光让孩子们感受到书的新奇还不行,这时要抓住契机,激发孩子们读书的欲望。比如在讲《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之后,在孩子们意犹未尽之时,教师拿出《成语故事》这本书,告诉孩子们这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成语故事,让孩子们去阅读,并在班级中召开一次成语故事比赛,孩子们读的可起劲儿了。
此外,还可以在老师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出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比如在讲《白雪公主》这个故事时,老师讲到白雪公主被恶毒的后母用苹果毒死的时候,就在孩子们都在为白雪公主担心之时,可故意留下悬念,白雪公主后来怎么样了呢,孩子们你们自己读读这个故事,然后来告诉老师好吗?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有时一味的让孩子读故事,讲故事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而低年级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根据这一特点,让学生将读到的小故事排成小话剧演一演。从而让孩子们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三、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定期开展一些阅读活动。如周一至周四每天早上十分钟的新闻、成语故事、名人名言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每周一次阅读课,让学生有更多阅读和交流的机会。结合一个主题,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学期一次的亲子读书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在家长会上交流读书的感受。此外讲故事、朗读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游戏式的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遨游在书的海洋中。
此外,还可以将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给学生推荐一些科普读物,让他们了解自然界中的其它小动物是怎样逃生的。在学习《丑小鸭》一课时,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开展"我读安徒生童话"的读书交流活动。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了课前阅读的习惯,在学习书中课文之前,学生们便开始查阅起相关的资料来。在这样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学生逐步养成了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四、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阅读感悟能力,让孩子们会阅读。因此,我们必须教给孩子一定的阅读方法。平日教学中,教师要以课内为基础,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教给孩子们阅读的方法,要根据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进行。如学生开始读连环画拼音读本时,要引导学生从看图到读文,图文结合,因为图画能帮助学生理解文字意思。在学生读后要让学生能用普通话简单地说出主要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孩子们的概括能力有所提高后,可以指导他们理清文章的顺序,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在此过程中体会按一定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
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后,可以指导他们边读边想边记。读的过程中随时把好词好句找出,随时圈画出自己感悟较深的地方,并做以记录,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及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总之,课外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薄弱环节,希望我们一起努力探索,找到更好的徒径,让孩子们都能体味到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