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语文 > 教研新动态

现代文命题的特点及趋势1

发布者:cj_zqw   发布时间:2014-11-04 09:47:35   点击数:


课标要求
认真阅读课标对现代文阅读的目标和内容的表述。P15-16页(3-10) P29
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的相关要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及作用,理清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分析人物形象以及能进行个性化阅读。
这七项 “要则”,既是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是记叙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记叙文阅读
 
考点解读
       记叙文阅读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不外乎以下五点:整体感知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评价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对于五种能力的考查,题型虽然千变万化,但却有迹可寻。
命题规律
 一、整体感知能力
    所谓整体感知能力,是指阅读文章能在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形成对文章的初步感受;能准确地概括文章的内容,明白文章表达的情感和写作目的,对文章有自己的初步认识。
题型:对句子内容的感知;对段落内容的感知;对事件过程的感知;对形象心理的感知;对作者情感的感知。
例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获取信息能力
    获取信息能力,是指阅读文章能够辨识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根据要求从文章中找出相关信息。
题型:对文本内容所含信息进行提取与概括。
例如:1.阅读全文后,围绕“我们”和朋友对摄影的不同表现,在方格中补全对故事内容的概括。
 三、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指阅读文章能利用文中信息和日常积累对关键词句、重要段落、写作手法、情感认识等,进行恰当的理解和合理的解释。
    题型:理解文本的具体内容;理解文中词句的含义;理解表达方式的作用;理解句子结构的作用。
 例如:结合文意说说“大爱不言愁”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四、欣赏评价能力
    欣赏评价能力,是指阅读文章能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能对文章所写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欣赏和评价,从中获得美的体验以及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
题型:欣赏有表现力的词;判断并欣赏有表现力的句子;欣赏品评写法。
例如:比较下列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甲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五、实际运用能力
    实际运用能力,是指阅读文章能借助文章提供的内容和信息解决现实问题,形成迁移并有所发展。
    题型:利用文本提升自己;谈由文本引发的认识;对作品情感的认识;能根据具体的生活的情境,对文本的知识或观点进行恰当的运用。例如:
读书交流时,同学们对父亲的“打”有以下不同的认识。请你也发表看法,并结合文章内容作适当的阐述。
复习策略
   下面针对中考考查的五项能力,谈一谈复习方略。
 一、整体感知的复习策略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对理解文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的主旨、基调、思路、写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而加深对文章各个具体或局部问题的理解,这是现代文阅读的正确程序,也体现了阅读过程的一般规律。那么,如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呢?
1.揣摩题意,领悟基本内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大多能揭示全文内容的重点,有暗示文章主旨的作用。阅读中,我们通过仔细推敲题目所蕴涵的信息,可以感知到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中心。
2.辨识文体,分析重点文意。不同体裁的文章,其各自要素不同,表现中心的方式也各不相同,阅读中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而有所侧重。记叙文可以按分清要素、理清层次、认清主旨的程序来展开阅读和进行理解。议论文则可以从把握论点人手,进而弄清论据、分析论证。说明文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然后再辨识方法、归纳内容。
3.理清思路,了解行文结构。如果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能大体辨明,就能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印象。
4.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人们常说“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还常说“卒章显志”“结尾点题”,这说明文章的首段和尾段往往蕴涵着怍者的思想感情,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我们在阅读中一定要揣摩首尾,体味题旨,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大意。
二、获取信息的复习策略
是否正确地获取了文章的信息,是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文章的标准之一。那如何提高这一能力呢?我们在平时复习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信息筛选的标准
现代文阅读中,明确信息筛选的标准极其重要。所谓筛选信息,就是根据阅读的要求提取相应的信息或内容。 ‘
2.确认获取信息的区间
在阅读中,材料信息必须按照一定的需求去选取,才有效率,才能准确。题干往往规定了范围,即信息的筛选区间,要在确定的区间内进行取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原则。
3.通过抓关键词获取主要信息
阅读时要抓住诸如“首先”“其次”“另外”“还有”“也”“除此之外”等提示语。
4.通过抓关键句筛选主要信息
所谓关键句,就是指过渡句、段首句、文末点题句等,它们往往能给我们提供一些集中而有效的信息。
三、理解方面的复习策略
下面,我们从词句的理解与句段的理解两个方面,分别谈一下理解方面的复习策略。
1.词句的理解
理解词句含义,最重要的就是要联系文章这个整体,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考虑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①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一名优秀的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总是紧扣中心思想来选择他认为最恰当的词句。因此,当我们分析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时,首先要考虑这个词语或句子与文章中心思想的关系,想一想这个词语或句子在体现文章主旨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②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当我们阅读一段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时,一定要注意那些看似普通的词句里所隐含的有关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要从人物塑造的高度去把握这些词句的含义与作用。
③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好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因情为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脉一般贯穿文章始终。因此,我们在理解一些词句的含义时,不要忘记考虑语句中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作者遣词造句,总是要为表达中心服务。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词句会产生特殊的含义,我们在理解时必须要结合上下文意,经过仔细的思考,准确地把握其含义。
⑤联系修辞特点来理解词句的含义。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在文中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表达深刻的意味。这样的词句,常常是含蓄难懂的。我们可以抓住修辞的特点,通过还原法来透过表象去领悟其中的深意。如对《藤野先生》中的开头段的“标致”,我们就可以这样去理解。
2.句段的理解
一般来说,文章都是由一个一个的句子组成段,再由一个一个的段落组成整篇文章的。它总是要一句一句、一层一层地,有步骤、有条理地表达意思。理解句段作用,就是从文章整体出发,把握一些重要的句子在内容表达及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把握一些段落在表达中心、安排结构、抒发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正确地理解句段作用,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可以提高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进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对于句子的作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①从内容上分析。在不同的文体中,对句子的作用理解应各有侧重:在记叙文中,主要表现为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议论文中,常表现为揭示中心论点及分论点;在说明文中,大多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
②从结构上分析。不同位置上的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文章开头的,有总提作用;在文章中间的,有承上启下、标志行文思路的作用;在文章结尾的,有总结作用。
③从表达效果上分析。在某些文学色彩浓厚的文章中,有些句子还有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要想充分理解句子的作用,还要注意抓好以下几种句子的分析。一是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二是中心句和点睛句。三是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四是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五是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六是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等。
对于段落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一是联系中心思想去思考。段落总是为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服务,所以我们要联系中心思想去理解。
二是联系文章结构去思考。段落体现着作者的构思,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有:首尾呼应,承上启下,使文章结构完整、紧凑、严谨等。
三是联系文章的感情抒发去思考。作者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感情,往往有意安排一定的段落,或议论,或抒情。
当然,段落在文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就某一段落而言,其作用也往往是综合的,所以我们在理解时就要全面综合地分析。
四、欣赏评价的复习策略
对于欣赏评价,我们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
1.语言美的角度
(1)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及成语等。(作用: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描述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
(2)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旬、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反问句可增强文章气势……)
(3)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等。(可从语言优美、清新隽永、真挚朴实、不落俗套、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
2.结构层次的角度
一般有并列结构(显得层次清楚)、递进结构(叙写步步深入)、总分结构(提示主要内容,分叙清楚)。
3.表达方式的角度
如叙议结合,寓情于景等。
欣赏评价要特别注意描写:
(1)从不同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角度来描写。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5)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借景抒情等。
4.表现手法的角度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事说理、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结合等。
五、实际运用的复习策略
这类考点的考查目的,在于让考生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所以答题时考生完全可以在把握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性,进行自由表达。当然,这种自由表达并非毫无限制,它需要对材料内容、主题、情感等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具体说来,在阅读中要抓好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细读。这是答题的基础,要有针对性地反复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情感、写作技巧,理解具体语境中词句的意义和作用,再结合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二是提炼。要善于捕捉材料中重要的语言信息,运用恰当的组合,对词义、文意、人物、事件、主题思想或文学形象,作出正确的评析。
三是联想和拓展。要能在阅读中与自己的生活对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表达出独特的认识和见解。
四是表述。此处的表述,指的是组织语言回答问题。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同时还要规范和清晰。
记叙文或记叙性语段的阅读是考试的重点,也是最易出现失误、最易拉开档次的地方。要做好这类题,我们只要能了解其命题的依据,熟知题型,并具备以上五种能力,在中考中就可游刃有余。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