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政治 > 教学资源

从生活入手,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发布者:cj_lihua   发布时间:2014-05-08 16:33:49   点击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现今学校中所通行的修身伦理,很少有实行的机会,即或有之,亦不过练习仪式而已。所以嘴里讲道德,耳朵听到的,而所行所为不合乎道德的标准,无形无影中把道德一分为二,若想除去这些弊端,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的行为不可。”细想一下我们当代国人的表现与陶行知先生说所得完全一致:来至礼仪之邦的中国游客在国外的行为举止大不符相关礼仪;说起大道理来一套一套,做起来却又是另一套等等。思想品德这门课作为一门以德育为主要内容和任务的学科,面对现实社会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从生活入手,回归实际,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领悟思想品德课的内涵,切实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生动性和时效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思想品德教材进行了非常大的调整,大多数问题都市从学生的实际入手,材料丰富、图文并茂,可以说对学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过去的那种冷冰冰的纯理论式教学已不能再适应我们的新课程了,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走思品教学“生活化”之路。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把生活问题化为学习的内容,使学习问题生活化,以学生亲身参与为主要途径,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探究生命的奥秘、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优化学生的各项能力,引导学生在现有生活的基础上,学会提炼生活内涵,进而超越自我,成为一个合格的祖国一份子。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生活的模拟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与学,我悉心钻研、努力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生活问题思品化,思品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新模式,真正使思品课“活”起来,“动”起来。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即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既培养知识技能,又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能力及适应未来生活的基本素质。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把生活化为学习的内容,使学习问题生活化,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感悟人生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承担了初中三个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针对三个年级的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学目标生活化应将三维目标细分,各有侧重。七年级侧重情感目标统领知识和能力目标;八年级侧重知识目标统领情感和能力;九年级侧重能力目标统领知识和情感目标,通过阶段分层,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最终实现中学思想品德的总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即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但又不是原本照搬,必须有一定的提炼。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材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教材的二次创造,包括对教材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例如:在讲七下《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时,我发现教材在讲到自信、自负和自卑这个问题时,在编排上让人感觉不太好上,第一课时时间偏紧,第二课时内容又有些偏松,内容上也与第一课时有重复,对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相应调整。第一课时我讲了“自信一族”与“自信有助于成功”,第二课时我讲“超越自负,告别自卑”与“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通过调整,使学生学起来更具条理性。其次,我还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资源。例如:2008年5.12大地震后,我就及时地将这方面的资料运用到教学中。讲七年级自尊自信时,我就用到那个被救出时敬礼的小男孩的例子;讲八年级《我们应尽的义务》我就请同学们结合大地震来谈自己该尽哪些义务;讲九年级民族精神时,我就大量列举了我们中国人在抗震救灾时积极救灾的各种表现,感悟民族精神之伟大。通过各种方法,带学生走进“活”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感受、体验、分析、研究、反思,使教学内容更好得与学生生活接轨。

三、教学模式“生活化”。即教学模式是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如开放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小小的课堂中也能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促成师生互动,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例如;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中学自我认识较模糊、片面,但自我意识却不断增强,教学中我就尽量多采取体验式学习,如角色扮演、请求帮助、情境设置等。八、九年级的学生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各方面不断发展,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种教学方式并举。如讲《学会合理消费》时,就可以设计社会调查,请学生事先走进消费场所,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最后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带进课堂,进行探究性学习。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即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过程、结果并重,建立激励发展的评价策略,构建生活化评价体系。在教学中,我们既重视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指尊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成长与生活体验,将学生平时的生活学习习惯的表现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纳入考核,为学生建立学生成长册。终结性评价是指通过试卷的形式,全面的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健全人各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思想品德课如何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效,使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走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之路,既是增强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一条捷径,也是必由之路。我希望能和所有同仁共同研究,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①《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年

②《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