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综合实践

如何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

发布者:cj_fuhong   发布时间:2014-04-14 14:10:28   点击数:

如何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
1、引导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如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访问、实验、分析、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这样既可以避免活动的枯燥单调,也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又让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充分锻炼与发展多种能力。
2、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由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出现了大量的调查、采访、参观、实验、信息收集与整理、统计、分析等学习活动,就涉及到一些实践的方法与技能的问题。因此在活动开展阶段,教师要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与技术的培训,如:如何掌握利用工具书、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如何使用视听媒体如何进行访谈,一个完整的调查步骤应该怎样设计,一个规范的调查报告基本格式是怎样的,如何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以帮助学生做好在不确定环境中解决问题的准备。教师有所指导,就会大大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与规范性,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因为有了一次这样的经历,以后参加类似的活动,学生就会做得更好。在方法指导上,要正确处理教师的示范、讲述与学生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着重在重点、难点的指导。
3、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经验、物质条件等限制,在这方面可能会遇到些困难,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起步阶段尤为明显,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如提供一些图书的分类情况,或向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网址、书目,划定查找范围,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活动效率。
4、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条件、因素比较复杂,因此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协调学生、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协调社会有关部门、机构与学生活动的关系,为学生开展实践性学习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课程资源。
5、指导小组合作,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
首先,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明确分工,鼓励各成员积极承担责任。大家任务明确,各行其责,可以防止互相推诿,彼此依赖的问题出现。
其次,要引导学生相互支持、配合。在一个小组内,学生学习能力有强弱,家庭背景、学习条件也有所不同。在完成任务时,则特别需要培养学生的相互支持和配合的精神。大家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彼此鼓励,共同完成任务。
要引导小组内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要给每个成员独立思考、认真钻研、发表观点的时间与机会,以防止组长独裁、好学生“一言堂”、困难学生成听众的现象。
6、指导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过程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如写日记、录音、绘画、摄影等,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在诸多记录活动情况的手段中,活动日记既能全面具体地记录活动过程,又容易操作。活动日记需要记录的内容一般包括活动时间、地点、活动经过、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收获体验等。活动日记的记录形式,可以是纯文本性的,也可以是表格式的。表格式有两个优点:一目了然,便于查阅;记录信息较全面。至于表格的形式,教师则可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自主设计出各种形式活泼的表格。
7、指导做好原始资料的保存积累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原始资料,有文本材料各种读书笔记、调查问卷、实验数据、活动日记等,有音像制品、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软盘等,有实物、标本、模型等。这些原始资料,是活动过程的真实记录,也为活动总结阶段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撰写各种报告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这些资料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种对活动的评价。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积累保存工作。活动主题一旦确立,就要指导学生制作档案袋,在档案袋的封面填写:课题名称、研究人员、合作伙伴、分工情况、指导教师等。在活动展开阶段的各种资料及时放进档案袋,以保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8、拓宽思维,将活动引向深入
在活动开始实施阶段,学生兴趣较高,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碰到的困难也可能越来越多,这时,学生容易出现畏难情绪,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围难所在,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及时督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够不断深化、思路不断开阔,这样就能保证研究向更深入的水平发展,让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深化下去。当然,不可急于求成,包办代替。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